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7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458篇
安全科学   187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87篇
综合类   1001篇
基础理论   272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79篇
社会与环境   132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3 毫秒
891.
传统的区域二氧化硫控制优化都是基于损害函数法和环境标准化法的。本文在分析比较了传统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战略优化中的损害函数法和环境标准化法各自的优点与局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时间序列决策的整数规划优化模型。这一理论模型更好地描述了控制战略实施的过程。把时间作为模型优化的一个因子。这种基于时间序列的过程充分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并能分析这些时间价值对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战略的动态过程影响。本文的模型是更加符合现实的情况。它对于区域二氧化硫控制的中长期决策优化显得更为有效和准确。  相似文献   
892.
森林的过滤器效应是指森林对污染物所具有的净化缓冲作用,这是森林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之一。森林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截留、吸附与净化一般是通过污染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乔木层与灌草层植物、枯落物和土壤(微生物)等组分间的转化过程来实现,阐明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对污染物的净化效应是正确评估森林过滤器效应的关键。系统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对污染物净化效应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指明了目前该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并指出目前国内已有的大多数研究还处于实验观测与现象揭示阶段,缺乏对过程与机理的深入研究,很少进行多因素的动态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这都限制了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对污染物净化过程内在运行机制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评估。把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当作一个过滤器,从植物、凋落物、土壤、微生物几个亚系统方面介绍了森林过滤器对污染物净化缓冲作用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93.
Spring water in the city of Jinan comes from the limestone areas. Understanding the capacity of wellspring conservation is a critical point to resume the perennial spewing of the spring water. The vegetation, soil, and other natural and human aspects related to the conservation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remote sensing (R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In the end, suggestions for administration and planning as well as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894.
基于EOF和BP网络的库群径流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德智  董增川  夏军 《灾害学》2006,21(3):54-57
在考虑多个水库径流相关性的基础上,基于自然正交函数,将多维径流序列分解成时不变的空间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权重系数矩阵,并运用网络对时间权重系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对库群径流做出预测,以某区域中的三座中型水库为例,选用灰关联模型进行比较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5.
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增长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衡量工业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本文构建了"工业绿色增长指数",并运用基于松弛测度的方向距离函数(SBMDDF)对2007-2011年中国30省(区、市)进行测算,根据得分将其分成高绿化度地区、中绿化度地区和低绿化度地区;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行政型、市场型和公众参与型这三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增长指数的影响,同时考察技术创新、工业结构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作用程度。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工业绿色增长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行政型和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作用显著,市场型环境规制在高、中绿化度地区起主要作用,而低绿化度地区以行政型环境规制为主;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作用有限;技术创新和工业结构也是影响工业绿色增长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工业绿色发展,中西部地区要树立绿色、低碳的理念对东部地区所转移的产业进行选择;高绿化度地区需在提高排污费标准的同时,逐步采用排污权交易等方式加大对环境污染总量的控制力度;低绿化度地区可在实行低标准排污费政策的同时,逐步实现从行政型向市场型环境规制的转变;逐步发挥并扩大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作用;注重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技术吸收和应用推广,降低高载能行业的比重。  相似文献   
896.
2011年以来,国家环保部、财政部联合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为每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调节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有35个县域纳入国家的考核名单,涉及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两种生态功能类型。本文就内蒙古自治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97.
巩青歌  石福丽 《装备环境工程》2014,11(5):97-102,118
目的研究器材类武警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估模型。方法通过分析武警装备环境适应性要求类型及特点,提出器材类武警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因素集,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征,基于历史数据和问卷调查确定各环境因素影响的隶属函数。结果建立了考虑时间的器材类武警装备环境适应性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结论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合理,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98.
在区域开发规划生态影响评价的过程中,目前没有一个相对综合的指标来直观反映开发产生的总体生态影响。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作为一个相对成熟而科学的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可以应用到旅游区开发规划的生态评价实践中去。针对北京三海子郊野公园区域,其开发前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计算结果显示:公园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从开发前的40.96万元增加到开发后的247.01万元,增长了近6倍;增加较为显著的主要为水分调节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899.
文章根据(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应用改进灰色聚类法对厦门市全市及各个主要地区2007年-2011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聚类法引用指数型白化函数来建立样本值和各灰类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零权重的问题,应用修正聚类权值确定各个评价指标在不同级别中的权重,使最后的计算结果更加客观。经评价,厦门全市及各区2007年-2011年的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均为二级,厦门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改进的灰色聚类法概念清晰,计算方便,评价结果客观。  相似文献   
900.
李莉  蔡鋆琳  周敏 《环境科学》2015,36(7):2327-2336
2013年12月初中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入冬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长时间、大范围的高浓度颗粒物污染过程,期间上海市PM10小时浓度最大值超过700μg·m-3,PM2.5最大小时浓度超过600μg·m-3.为研究此次严重灰霾污染期间影响上海的污染气团的主要传输途径,采用HYSPLIT后向轨迹结合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本次污染事件中到达上海的主要气团轨迹,结合上海城区在线观测的PM10小时浓度资料,通过计算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了影响上海2013年12月PM10质量浓度的潜在源区,并探讨了不同源区对上海市PM10质量浓度贡献的差异.结果表明,西北路径和北路径是污染事件中的主要输送通道,在到达上海的气团轨迹中,大陆气团和海洋气团分别占总轨迹的79.6%和20.4%,影响上海的潜在源区除长三角一带的江苏、浙江和安徽等人口密集,工业、重工业和交通污染严重的地区以外,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对于上海城区颗粒物污染亦有一定贡献.研究表明,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乃至跨区域联动对于应对当前频发的重污染态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