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7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96篇
安全科学   184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275篇
综合类   1024篇
基础理论   216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06篇
评价与监测   64篇
社会与环境   215篇
灾害及防治   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2 毫秒
541.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requires the involvement of many people ranging from communities who experience the effects on a daily basis and scientists attempting to understand the biophysical and socio-economic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desertification, to developers and policy makers on all levels. In many instances, however, the understanding, approaches and actions of these different groups contradict rather than support one another. Over the period 2000 to 2002, a conference process undertaken in southern Africa brought together communities, scientists, and development workers to test the concept that they could connect and work together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given an appropriate framework. The conference was a success, and communities, scientists and developers did exchange experienc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Many lessons were learned, although some pitfalls were experienced. Time, funding, enhanced communication, and good will are the primary ingredients for ensuring that different sectors complement one another in their efforts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相似文献   
542.
在建立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基础上,利用ADMS-城市多元扩散模型,采用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战略初步成果,测算了抚顺市二氧化硫、颗粒物的容量。  相似文献   
543.
模糊综合评判区域承灾体脆弱性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灾害的后果是由致灾环境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承灾体的脆弱性研究对灾害理论以及减灾政策的确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承灾体脆弱性等级评价是该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建立了区域承灾体脆弱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相似文献   
544.
一种新型悬浮填料的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生物接触氧化法中的悬浮填料一密度、材质和形状对曝气强度、充氧能力及挂膜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中分别采用清水状态的曝气和充氧能力试验以及挂膜的方法.结果表明,悬浮填料的密度在0.95~0.99 g/cma之间比较适合.曝气池内加入填料后,可以提高普通穿孔管的充氧能力,且在一定的投配率范围内,随着填料的增加,氧的传递速率和利用率增加.挂膜试验表明聚丙烯比聚乙烯挂膜快且均匀,膜量大,而且圆柱形填料比空心球填料的挂膜量大.  相似文献   
545.
用于结构振动控制的电流变阻尼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是一种随机振动 ,一旦发生将影响结构的安全。ER智能材料是一种可控流体 ,它在电场作用下可从牛顿流体变为剪切屈服应力较高的粘塑性体 ,且这种转变连续、可逆、迅速 ,因此 ,可用它来制作可调阻尼器 ,实现对工程结构地震反应的半主动控制。本文在简要介绍了ER电流材料的基本性能和ER可调阻尼器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具有较大可调范围和较高阻尼力的ER电流变阻尼器  相似文献   
546.
上海市2003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叶田  杨海真 《四川环境》2005,24(3):15-18
本文应用Wackernagel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概念和方法对上海区2003年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上海市人均生态足迹为3.3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6h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缓上海市生态赤字的一系列措施,最后对模型的完善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47.
H-酸萘环上含有的两个磺酸基团,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一个或者两个.pH 2.5条件下,主要有一个磺酸基团解离,此时,H-酸通过一个磺酸基团吸附在TiO2表面,占位小,饱和吸附量大,但吸附键较弱,吸附较可逆.pH 5.0条件下,主要有两个磺酸基团解离,此时,H-酸通过两个磺酸基团吸附在TiO2表面,占位大,饱和吸附量小,但吸附键较强,吸附不可逆性较强.这种吸附模式的差异是导致H-酸在不同pH条件下饱和吸附量和吸附不可逆性差异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不同pH条件下H-酸具有不同光催化降解途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8.
氧化锌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芬  姜安玺  余敏  邵纯红  闫波 《化工环保》2006,26(2):115-118
在分析了无机硫化物、有机硫化物脱硫机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氧化锌脱硫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针对氧化锌脱硫剂在中温、高温脱硫时稳定性较差、低温硫容低、再生温度高导致脱硫活性下降、脱硫过程未实现无害化等问题,提出了研制纳米氧化锌脱硫剂是提高氧化锌脱硫技术水平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49.
厌氧消化体系的酸碱性及其缓冲能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厌氧消化体系的酸碱性及其缓冲能力是影响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体系的pH值和缓冲能力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依据溶液电中性理论,在充分分析厌氧消化体系内影响酸碱性的诸多因素和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消化液的电荷平衡方程,以此表明体系内的多相化学平衡。通过对方程确定的pH值随有机酸浓度变化曲线的讨论,指出有机酸浓度对消化液pH值的影响受体系中氨、磷酸、钙、其它离子含量及气相二氧化碳分压的制约,曲线拐点处的有机酸含量反映体系的最大缓冲能力,该值可由近似公式求得,并提出对消化液的pH值及体系的缓冲能力实施控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550.
东莞运河水环境容量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东莞运河的特点,建立了适用运河特点的水环境容量优化模型,求解运河在不同的运行规律下最大的水环境容量值。建立的模型简单,易于求解,求解方程可以直接引用线性规划软件,计算得到的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