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13篇
  免费   1772篇
  国内免费   2701篇
安全科学   7353篇
废物处理   345篇
环保管理   3018篇
综合类   10506篇
基础理论   1868篇
环境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126篇
评价与监测   820篇
社会与环境   1280篇
灾害及防治   1059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610篇
  2021年   872篇
  2020年   909篇
  2019年   797篇
  2018年   553篇
  2017年   938篇
  2016年   930篇
  2015年   1093篇
  2014年   969篇
  2013年   1251篇
  2012年   1558篇
  2011年   1691篇
  2010年   1223篇
  2009年   1355篇
  2008年   944篇
  2007年   1557篇
  2006年   1579篇
  2005年   1325篇
  2004年   1101篇
  2003年   1035篇
  2002年   880篇
  2001年   700篇
  2000年   631篇
  1999年   560篇
  1998年   396篇
  1997年   311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6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71.
中国交通安全技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笔者在分析和比较中、美、日等国道路交通现状、交通安全的发展趋势、已采取相应对策及其实施效果的基础上 ,对我国现阶段交通特点、交通安全的状况、交通安全技术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和分析 ,并强调在交通安全管理的总体框架下 ,交通安全技术手段的提高是我国交通安全管理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而提出只有通过实施分阶段的、递进的安全管理对策和开展长效管理 ,提高交通安全技术 ,建立“点—线—面”的立体控制系统和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才能提高我国交通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572.
论安全的社会属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安全不仅是一种物质技术的状态和条件 ,而且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过程。安全是社会性的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种需要渗透在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 ,表现为安全的生产力属性、利益关系属性、社会生活属性、文化属性和政治属性。笔者分析了上述 5种安全社会属性的产生、内容、演化及其相互联系 ,提出对安全社会原理的若干看法。研究有关安全的社会现象、过程和规律 ,有利于认识安全工作的社会地位、作用、目标和社会调整机制 ,形成安全技术进步的动力和保障条件 ,对于当前社会实践和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3.
石灰凝胶阻化剂防灭火技术在高硫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现有凝胶阻化剂防灭火机理的基础上 ,笔者针对我国高硫煤矿采空区发火特点 ,研制出石灰凝胶阻化剂的配方 ,并对其防灭火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 ,确定了喷洒该种阻化剂的工艺过程及其应注意的问题。根据现场试验的测定数据表明 ,石灰凝胶阻化剂对高硫煤矿的防灭火效果好  相似文献   
574.
考虑到大型构件喷砂(涂)车间铝粉尘污染的特点以及构件进出空间的限制,比较了各种类型的除尘器,选择了最合理的通风除尘方案,进行了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该设计方案实施后,除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75.
随着网络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安全系统工程》课程面临着教学手段和方式的重要变革,开发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的课件成了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对该课程Web课件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探讨,综合运用了当今网络课件开发的新技术,规划了课件的总体结构、各模块功能和开发方案,为安全工程学科Web课件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6.
桂烈勇 《四川环境》2003,22(2):54-56,69
目前,我国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主要是企业,然而行政事业组织亦具有建立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具有重要意义。行政事业组织在建立体系时,环境因素识别和控制的重点在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及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体系的建立应与组织的行政管理职能紧密结合,促进环境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从而实现“绿色行政”的目标。  相似文献   
577.
我国砖瓦厂氟化物的排放及其污染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咏 《四川环境》2003,22(5):19-21
砖瓦厂是重要的大气氟污染源,本文报道了自90年代以来我国对砖瓦厂氟化物的排放及其污染治理的研究进展,对今后我国砖瓦厂的氟污染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78.
秦皇岛市水环境现状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皇岛地区原始自然环境优越,多年来,不正当的人为活动、环境恶化趋势明显,也直接干扰与影响着水的良性循环。现状水环境:河流基流渐小,并季节性断流,坑塘减少,湿地萎缩水土流失,洪径增大。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承压水无序开采,污净比失衡,河流承栽力降低。地下水垂直污染面扩大,点、面、垃圾污染源趋重。联通青一洋、石一起,实施水资源再分配。优化配置城乡用水。重视地下水源地建设,联合调度地表、地下水源。谨慎开发承压水。植树造林、涵养水分。注重防风林带建设,改善田间小气候。严控地下水采量,防止土壤旱化。搞好坑塘建设,解决乡镇污水出路与净化。保护湿地,促进水的良性循环。深度处理废污水.使之资源化。从源头抓好城市三大水源地污染源.察勘储备新地下水源地。改良恢复水环境,保障水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579.
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成果表明秦皇岛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序第39位,基础设施、环境、区位等硬竞争力较强,而企业管理、制度、文化等软竞争力较弱,因此虽然在河北省名列前茅,但在沿海城市中比较落后,为了增强城市竞争力,必须正确定位、协调发展;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加快招商引资;进一步开放;加快科技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城市营销和品牌建设;强化城市和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580.
Forests and soils are a major sink of carbon, and land use changes can affect the magnitude of above ground and below ground carbon stores and the net flux of carbon between the land and the atmosphere. Studies on methods for examining the future consequences of changes in patterns of land use change and carbon flux gains importance, as they provide different options for CO2 mitigation strategies. In this study, a simulation approach combining Markov chain processes and carbon pools for forests and soils has been implemented to study the carbon flows over a period of time. Markov chains have been computed by converting the land use change and forestry data of India from 1997 to 1999 into a matrix of conditional probabilities reflecting the changes from one class at time t to another class time t+1. Results from Markov modeling suggested Indian forests as a potential sink for 0.94 Gt carbon, with an increase in dense forest area of about 75.93 Mha and decrease of about 3.4 Mha and 5.0 Mha in open and scrub forests, if similar land use changes that occurred during 1997–1999 would continue. The limiting probabilities suggested 34.27 percent as dense forest, 6.90 as open forest, 0.4 percent mangrove forest, 0.1 percent scrub and 58 percent as non-forest area. Although Indian forests are found to be a potential carbon sink, analysis of results from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for different years till 2050 suggests that, the forests will continue to be a source of about 20.59 MtC to the atmosphe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 anthropogenic pressure on open and scrub forest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carbon source from land use change and forestry sector are discussed. Some of the mitigation aspect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land use change and forestry sector in India are also reviewed in the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