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77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22篇
综合类   455篇
基础理论   10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51.
松辽流域水资源区域补偿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为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分析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的区域补偿对策,指出流域上、中、下游的用水量应统一调配,当上游地区超配额使用水资源时,超标使用地区应赔偿下游因此而受到的消极影响;跨区域调水时应对供水区进行资源与环境的补偿;流域上游进行生态恢复与建设,下游应对上游给予受益补偿;建立全流域排污权市场,促使企业产生节约水环境资源的动机,有效控制水环境污染;受益地区和受益者应对蓄滞洪区分洪的损失进行补偿,以实现对流域水资源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相似文献   
852.
武汉东湖水生植被重建及水质改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普遍存在的水体富营养化及水生植被衰退引起水生态系统崩溃和水质恶化,受损湖泊进行水生植被(特别是沉水植被)的修复/重建被认为是改善湖泊水质和湖泊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研究在严重富营养化的东湖水果湖边建立的围隔中开展,采用多种措施对围隔的底质和水质进行适当改善,依据自然湖泊中水生植被分布和植物种类组成的特点,选用14种常见的土著水生植物在该区进行移栽与群落构建。经过水生植被的重建,所移栽的14种水生植物全部存活,并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植被群落,而且经过随后4个月的水质监测,发现植被重建后围隔内的水质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水的色度、透明度和叶绿素含量改善最为明显,与围隔外(即东湖I站)相比,围隔内除NO3-外湖水中的各种营养盐含量以及底泥中TP的含量都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TPW降幅最大;PCA分析发现构建的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受水体的TPW、氨氮浓度、电导率、水下消光系数以及底泥的TPS影响;pH、COND、ORP、TPs、DO、碱度、Kd、PO43-、NO3-、TPW和DIC这些主要的环境梯度对构建的水生植物群落中各层片上的各种优势物种体内TN、TP含量影响最大。总而言之,本研究实现了水体从"浊水态"向"清水态"的快速转换。这一结果表明在富营养湖泊中通过建立围隔,采用"化整为零"的策略逐步恢复水生植被是一个可行方案。此外,增加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可以增加植被恢复的成效。  相似文献   
853.
胡玉霞 《环境与发展》2020,(1):168-168,170
随着我国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了飞速的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了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污染问题极大的降低了我们的生活品质,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在当今社会中,对于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而环境监测工作和数据是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环境监测工作对于能否做好环境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当前环境监测存在的一部分问题影响环境管理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54.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the concept of inherent occupational health has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reduce occupational hazards that may adversely impact workers’ health. In order to assess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the chemical process, different inherent occupational health assessment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at the early stages of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design. The methods in the order of process information availability – ranging from the detailed piping and instrumentation diagrams to a simple sketch of process concepts are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index (OHI), health quotient index (HQI) and inherent occupational health index (IOHI). This paper proposes systematic heuristic frameworks to assist process designers and engineers in assessing and reducing inherent occupational health hazards or risks based on process information availability.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health hazards or risks in the OHI, HQI and IOHI methods based on inherently safer design (ISD) keywords of minimization, substitution, moderation and simplification a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the proposed frameworks act as guidelines for design engineers in systematically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index and methodology to assess and reduce health hazards/risks based on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process information. A case study is solved to illustrate the proposed framework.  相似文献   
855.
Restoration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s have recently begun to include economic and social aspects in the design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for restoration projects. With few exception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tudies that include economics focus solely on evaluating costs of restoration projects. However, economic principles, tools, and instruments can be applied to a range of other factors that affect project success. We considered the relevance of applying economics to address 4 key challeng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ssessing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estimating overall costs, project prioritization and selection, and long‐term financing of restoration programs. We found it is uncommon to consider all types of benefits (such as nonmarket values) and costs (such as transaction costs) in restoration programs. Total benefit of a restoration project can be estimated using market prices and various nonmarket valuation techniques. Total cost of a project can be estimated using methods based on property or land‐sale prices, such as hedonic pricing method and organizational surveys. Securing continuous (or long‐term) funding is also vital to accomplishing restoration goals and can be achieved by establishing synergy with existing programs,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nd financing through taxation.  相似文献   
856.
某型液体发动机高空环境局部失效和改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某型液体发动机高空环境下局部产品失效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产品失效原因和形成过程。按照不同的需求,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提高了发动机高空环境下工作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通过实际飞行试验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857.
介绍了人工湿地系统的概念及其去污机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工程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而探讨了人工湿地治理小流域污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58.
基于MIKE11模型提高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效果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鸿斌  陈雪  张斯思 《环境科学》2017,38(12):5063-5073
为寻求提高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效果的方法,本研究选择中国多坝闸重污染河流颍河为研究对象,针对引江济淮工程颍河段的水质改善要求,以颍河主要的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为指标,提出了应用MIKE11建立试验河流一维河网水动力和水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试验研究河流水质改善的最优技术方法,模拟试验主要进行了补水流量、补水水质、补水位置和补水方式等措施对改善颍河水质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用MIKE11模型中水动力模块(HD)和对流扩散模块(AD)并结合降雨径流模块(NAM)来进行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是可行的,即补水流量为河流本底流量的10%,分别对补水点1采用Ⅲ类水,补水点2和补水点3采用Ⅳ类水进行补给,补给效果最佳,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2.3%和55.7%,使研究区颍河85%以上的河段达到Ⅳ类水水质标准,为河流污染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59.
根据郑州市2014~2016年间大气中PM10和PM2.5年平均浓度数值,采用泊松回归相对危险模型,评估了控制PM10和PM2.5污染后所能带来的95%置信区间下的健康效应及健康效益.结果表明,2014~2016年间,PM10浓度达到二级限值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亿元计,括号中为置信区间,下同)分别为181.8(150.4,211.2)、242.5(202.5,279.4)和206.2(173.3,239.2),分别占郑州市当年生产总值的2.7%、3.3%和2.5%;PM2.5浓度达标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分别为178.8(143.7,211.6)、216.5(174.6,255.3)和172.5(137.8,205.5),分别占郑州市当年生产总值的2.6%、3.0%和2.1%.PM10和PM2.5浓度达标后,城镇受益人数高于农村,急性支气管炎减少人数高于其他健康终端,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成人受益比儿童大,哮喘则相反.慢性支气管炎人数减少带来的健康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哮喘,门诊和住院的健康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860.
目的研究高原环境对军用越野汽车性能的影响,提出提高军用越野汽车高原环境适应性的技术措施。方法简要介绍高原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特点,通过高原实地试验分析高原环境条件对军用越野汽车动力性能、经济性能、起动性能、热平衡和制动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结果针对军用越野汽车的动力系统、底盘系统和驾驶室人-机环境等,提出了采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可调高增压、低气压低温起动、热平衡控制、四轮转向、悬架增强、辅助制动、轮胎中央充放气以及驾驶室高原人-机工程等提高军用越野汽车高原环境适应性的技术对策和建议。结论为提高军用越野汽车高原环境适应性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