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68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挥发性有机物(VOCs)大量排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实现VOCs的高效去除,本文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将稳恒直流电场引入典型VOCs气体苯的催化氧化过程,并基于不同电场条件下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表征结果进行机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nxCey催化剂对含苯废气的去除有良好的效果,稳恒直流电场显著促进了催化剂的活性,其中Mn1Ce3的催化性能最佳,电流为5 mA时,Mn1Ce3催化剂在155℃可达到50%的苯转化率,在202.4℃可达到90%的苯转化率,对应的转化温度T50T90比传统方法分别降低了62.4℃和48.3℃,且电场中的反应活化能由52.32 kJ·mol-1降低至32.31 kJ·mol-1.根据实验现象及表征结果,发现协同效应与活性位点的快速持续再生及活性氧物种的转化有关,由此提出苯在MnxCey催化剂上的氧化机理及电场协同催化的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2.
使用管式炉模拟村镇生活垃圾焚烧过程,研究不同焚烧温度和不同垃圾含水率条件下,村镇垃圾焚烧烟气中多环芳烃(PAHs)、氯苯及苯系物的生成和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焚烧温度为550℃时,烟气中多环芳烃和氯苯的释放量最大,当温度小于550℃时,多环芳烃和氯苯的释放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大于550℃时,多环芳烃和氯苯的释放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温焚烧不仅可以抑制烟气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及减少大分子量PAHs的排放,还能降低氯苯的释放量和氯代数,从而减小村镇垃圾焚烧烟气中的毒性;苯系物随着温度升高,由热解转变为高温合成,释放量也随着增加.水分对多环芳烃和氯苯有较大影响,对苯系物的影响较小.在400℃条件焚烧时,水分含量对多环芳烃总体上是促进的,而在850℃焚烧条件下则表现出抑制作用;而水分对氯苯则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并且可以降低氯苯化合物的氯代数.  相似文献   
3.
粗苯污染事故应急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一次苯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方法进行论述与总结,并分析了事故现场周围地表、地下水中苯污染浓度的变化情况,提出了该类事故的应急措施,以此作为处理同类事故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Li G  Hu H  Hao J  Zhang H 《环境科学》2002,23(5):13-18
该研究以生物炭为过滤介质 ,探讨过滤塔降解气流中苯、甲苯的生物降解性能 .实验表明 ,在总有机负荷低于 3 5 0 g/ (h·m3)、停留时间 1 5~ 90s的实验条件下 ,滤塔对苯和甲苯混合气体有较好的降解性能 ,苯、甲苯的最大削减能力分别为 1 2 0 g/ (h·m3)和 1 5 0 g/ (h·m3) ,甲苯比苯更易被微生物降解 .滤塔中CO2 生成量随苯、甲苯降解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实验增长速率小于理论增长速率 .菌落分析表明 ,滤塔中微生物主要有真菌、杆菌、芽孢杆菌 ,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种 .根据吸附 生物降解机理 ,建立了VOCs去除模型 ,并予以验证 .  相似文献   
5.
表面活性剂吸收法治理含苯废气的中试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填料塔来吸收治理含苯废气,分析了水一吸收剂的吸收机理。考察了喷淋量、废气入口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添加量这三个因素对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苯来说入口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最大,喷淋液体流量次之,表面活性剂的影响最小。条件满足时,含苯废气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6.
大气中挥发性苯系物的Carbotrap吸附气相色谱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以Carbotrap作吸附剂,在常温采集大气中挥发性苯系物,直接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分析。对新型吸附剂Carbotrap的采样-脱附-分析精度,回收率,突破体积等作了试验。本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不需复杂的样品预处理,色谱峰好,吸附剂可反复使用等优点。可对大气中10-9级苯系物进行测定,RSD≤3.5%。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25℃时活性炭自水中吸附苯、苯酚、苯胺、对-氯苯酚、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氯苯胺、硝基苯、对-氨基苯甲酸、对-硝式苯酚、对-硝基苯胺、对硝基苯甲酸的等温线,它们的等温线均为Langmuir型的,利用Langmuir参数计算了吸吸标准自由能变化△G^0,计算结果表明,△G^0具有加和性,即化合物的△G^0是组成该化合物各基团贡献之总和,化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连接性指数与△G^0有近似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室内空气中甲醛和苯系物检测与净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哈尔滨市装饰装修竣工一年内的60户室内空气污染物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室内空气甲醛超标64.1%,苯超标54.1%,甲苯超标35.6%,二甲苯超标30.6%.采用臭氧法,光催化氧化法和药剂法三种方法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和苯进行净化效果实验研究,评价其净化效果,比较了三种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9.
陈长伟  于艳科  陈进生  何炽 《环境科学》2013,34(12):4724-4733
采用共沉淀法和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uCeO x复合催化剂,对材料的物化性质进行了XRD、低温N2吸脱附、H2-TPR和O2-TPD表征.以石化行业典型VOCs(苯、甲苯和正己烷)为探针污染物,研究了污染物组成与浓度、反应空速、O2浓度、H2O浓度和催化剂种类对其氧化行为的影响,并对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模型拟合.共沉淀得到的催化剂具有均匀的活性相、好的低温可还原性能和较多的活性表面氧物种.甲苯氧化率随着污染物浓度升高而降低,高转化率下苯浓度与其氧化率无相关性,正己烷的氧化率与入口浓度呈正比.苯能够显著抑制甲苯的氧化,而甲苯加入有利于苯的氧化.正己烷对苯氧化的影响较小,但能够促进甲苯的转化,苯系物对正己烷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空速和高氧浓度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氧化,氧浓度的变化对正己烷和苯的氧化影响较小.水汽对甲苯的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苯和正己烷氧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共沉淀催化剂具有更好的甲苯和苯氧化性能,而无水条件下浸渍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正己烷氧化性能.拟一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不同条件下污染物的氧化行为.  相似文献   
10.
层次化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苯污染场地的应用及效益评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北京某大型苯污染场地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开展层次化健康风险评估.同时,结合场地污染调查结果,比较了不同层次风险评价确定的土壤苯修复目标、修复量及修复成本的差异.结果表明,在1×10-6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下,该场地第二层次风险评价确定的0~1.5 m深度范围内土壤苯修复目标为0.26 mg·kg-1、1.5~10 m范围内土壤苯修复目标为0.15mg·kg-1,相应的土壤修复量约为292 759 m3,修复成本约2.06亿元.但是,基于该场地苯污染区域土壤气中苯浓度进行的第三层次风险评价确定的0~1.5 m深度范围内土壤苯修复目标为2.6 mg·kg-1、1.5~10 m范围内土壤苯修复目标为1.5mg·kg-1,相应的土壤修复量约为153 222 m3,减少139 537 m3,修复成本为1.49亿元,减少了5 700万元,修复成本的降低远多于因开展第三层次风险评价所付出的约10万元的成本.因此,对于类似大型VOCs污染场地,开采第三层次健康风险评价能够节省大量修复成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