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2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1712篇
安全科学   180篇
废物处理   253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2281篇
基础理论   513篇
污染及防治   716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1.
天然沸石对溶液中氨氮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王浩  陈吕军  温东辉 《生态环境》2006,15(2):219-223
为了探讨天然沸石对NH4 的吸附规律,以浙江缙云出产的粒径为2~3.2mm的天然斜发沸石为实验材料,进行吸附等温线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沸石对NH4 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公式,且对氨氮吸附量的极限值为1.624mol·kg-1;实验沸石对NH4 的吸附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常数为0.1882h-1。通过监测溶液中各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可确定沸石晶体内与NH4 进行交换的主要离子为Ca2 和Na ,二者占交换总量的96%以上;在交换反应初期,出现了由于沸石晶体中的离子在固液两相中的再分配所造成的离子交换的不等量现象。  相似文献   
912.
NKA-Ⅱ型大孔吸附树脂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苯胺废水的特点,利用NKA-Ⅱ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处理,研究了苯胺废水质量浓度、pH值、温度和流速等因素对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苯胺去除率>99%,COD>98%,出水苯胺的质量浓度<40mg·L-1,COD出水的质量浓度<100mg·L-1,树脂的平均脱附率值接近99.7%。在废水得到有效处理的同时,苯胺资源也得到了回收,达到了废水治理与资源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913.
研究四川六大类紫色土对五价砷的吸附解吸及其数学模拟,并采用灰色系统的关联度方法,力图使吸附解吸参数与土壤性质联系起来。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和Temkin方程对五价砷的吸附解吸的模拟,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尤以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3)方程最佳;根据二式求出的Xm、Qm主要受土壤pH、粘粒含量、CaCO3、有效磷、Ca2+、Mg2+饱和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4.
杨敏  豆小敏  张昱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581-1585
固液界面吸附是环境水化学及水处理技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目前固液界面吸附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对吸附剂表面性质、吸附络合物形态、表面反应描述中使用的一些重要实验技术、理论计算方法和模型模拟手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展望了固液界面吸附研究的发展趋势.表面表征技术、理论计算及表面络合模型的发展、应用和结合有力地促进了人们对各种固液界面体系吸附机制的深入理解,对于阐明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及开发新型吸附剂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15.
对活性炭吸附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由IAST理论推导的简化模型可更好地解释活性炭对存在一种主要溶质的双溶质体系中痕量溶质的理想吸附现象,并解释了Henry系数与主要溶质的平衡浓度之间不呈简单的反比关系这一现象。活性炭对含苯酚、苯胺溶液中的氯仿和四氯化碳的吸附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影响Henry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单溶质溶液的Freundrich参数和主要溶质的平衡浓度。各参数的敏感度分析表明:单溶质溶液的Freundrich参数对活性炭吸附痕量有机物的影响要大于主要溶质的平衡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6.
测试了污泥灰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酸化改性,考察了振荡时间、溶液pH值和反应温度对改性污泥灰去除废水中Cu2+的影响;改性污泥灰对Cu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其对Cu2+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7.78mg/g。  相似文献   
917.
废弃物中水溶性有机质对土壤吸附Cd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 5种来自不同固体废弃物的水溶性有机质 (DOM)对土壤中Cd吸附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DOM对土壤中Cd吸附行为的影响与土壤类型和DOM种类有关 ,其影响机理主要是DOM的酸碱缓冲作用和络合作用 .酸性土壤中 ,猪粪DOM对Cd吸附的促进作用最强 ,而脱水污泥、堆腐污泥、消化污泥、小麦秸杆DOM的促进作用较弱 ,且差异不大 ;中性土壤中 ,各种DOM均抑制Cd的吸附 ,抑制效果由大到小顺序为 :堆腐污泥DOM >消化污泥DOM≈小麦秸杆DOM >脱水污泥DOM >猪粪DOM ;碱性土壤中 ,5种DOM同样表现为对Cd吸附的抑制作用 ,抑制效果由大到小顺序为 :堆腐污泥DOM >消化污泥DOM >脱水污泥DOM≈猪粪DOM >小麦秸杆DOM  相似文献   
918.
分别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改性膨润土,研究了制备有机膨润土的适宜条件及其对吸附对对硝基苯酚性能的影响。25℃时,CTMB-膨润土和CPC-膨润土对对硝基苯酚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75mg/g,远大于原土的饱和吸附量(125mg/g)。pH〉7时,有机膨润土吸附处理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都在85%以上,比原土的去除率(8.6%)大9倍,通过X-衍射、红外光谱分析、比  相似文献   
919.
Four materials, 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 (Na-CMC), sodium alginate (SA), polyvinyl alcohol (PVA), and chitosan (CTS), were prepared as supports for entrapping fungus Aspergillusfumigatus. The adsorption of synthetic dyes, Reactive Brilliant Blue KN- R, and Reactive Brilliant Red K-2BP, by these immobilized gel beads and plain gel beads was evaluated.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ies of Reactive Brilliant Red K-2BP and Reactive Brilliant Blue KN-R by CTS immobilized beads were 89.1% and 93.5% in 12 h, respectively.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by Na-CMC immobilized beads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mycelial pellets. But the dye culture mediums were almost completely decolorized in 48 h using the above-mentioned two immobilized beads (exceeding 95%).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by SA immobilized beads exceeded 92% in 48 h. PVA-SA immobilized beads showed the lowest adsorption efficiency, which was 79.8% for Reactive Brilliant Red K-2BP and 92.5% for Reactive Brilliant Blue KN-R in 48 h. Comparing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by plain gel beads, Na-CMC plain gel beads ranked next to CTS ones. SA and PVA-SA plain gel beads hardly had the ability of adsorbing dyes. Subsequently, the growth of mycelia in Na-CMC and SA immobilized beads were evaluated. The biomass increased continuously in 72 h.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Reactive Brilliant Red K-2BP and Reactive Brilliant Blue KN-R by Na-CMC immobilized beads was 78.0 and 86.7 mg/g, respectively. The SEM micrographs show that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Na-CMC immobilized bead is loose and finely porous, which facilitates diffusion of the dyes.  相似文献   
920.
物化-厌氧-好氧-溶气吸附工艺在毛条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应用物化 厌氧 好氧 溶气吸附工艺治理毛条废水(CODCr浓度138000~15600mg/L)的工程实例。一年多的运行情况表明CODCr去除率达9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