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191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李杰  朱琳  李睿华 《环境工程学报》2013,7(7):2424-2428
从广东云浮矿山酸性废水中富集获得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利用该氧化亚铁硫杆菌研究了反应时间、pH、温度、矿浆浓度和矿物粒度对磁黄铁矿生物氧化获得铁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9℃,摇床转速200 r/min,10%接种量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可以明显促进磁黄铁矿的氧化,但反应后期有黄钾铁矾沉淀生成,不利于获得铁离子;控制溶液pH值为2.00,温度在29~36℃范围,可促进生物氧化磁黄铁矿获得铁离子;铁离子量随着矿浆浓度的增大和矿物粒度的减小而增加,优化的矿浆浓度和矿物粒径分别为6%和58μm左右。  相似文献   
382.
The enriched mixed culture aerobic and anaerobic bacteria from agricultural soil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degradation of endosulfan (ES) in aqueous and soil slurry environments. The extent of biodegradation was ∼95% in aqueous and ∼65% in soil slurry during 15 d in aerobic studies and, ∼80% in aqueous and ∼60% in soil slurry during 60 d in anaerobic studies. The pathways of aerobic and anaerobic degradation of ES were modeled using combination of Monod no growth model and first order kinetics. The rate of biodegradation of β-isomer was faster compared to α-isomer. Conversion of ES to endosulfan sulfate (ESS) and endosulfan diol (ESD) were the rate limiting steps in aerobic medium and, the hydrolysis of ES to ESD was the rate limiting step in anaerobic medium. The mass balance indicated further degradation of endosulfan ether (ESE) and endosulfan lactone (ESL), but no end-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soil slurries, the rates of degradation of sorbed contaminants were slower. As a result, net rate of degradation reduced, increasing the persistence of the compounds. The soil phase degradation rate of β-isomer was slowed down more compared with α-isomer,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its high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on the soil.  相似文献   
383.
用电石渣浆制备烟气脱硫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军 《化工环保》2007,27(4):361-363
采用电石渣浆经处理后配制成的电石渣试样作为脱硫剂,对除尘后锅炉烟气进行脱硫实验,在烟气巾s与c质量比约为1:30、吸收体系pH为7~8、温度为15℃的条件下,平均脱硫率达96.35%。采用电石渣浆上层清液作脱硫剂对锅炉烟气进行脱硫的工业试验,在烟气流速为2.8~4.2m/s、脱硫塔内nCa:n5=1.2:1、体系pH为7~8的条件下,平均脱硫率达90.66%,且脱硫塔出气口处SO2质量浓度明显低于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84.
双回路吸收塔运用于火电厂、烧结厂等的烟气脱硫系统。它具有传质效果好、脱硫率高、产生的石膏纯度高等特点,对于减少对自然界石膏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资源上,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对双回路塔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性能特点论述,层层剖析,并进一步论证其循环浆液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85.
长期对农田进行沼肥灌施对土壤养分及重金属累积、迁移产生何种影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和研究。选取7—10年灌施沼肥的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耕层土壤中Cu、Zn、Cr、Cd、Pb、Ni、Hg和As的全量及Cu、Zn各形态含量,并对污染水平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持续灌施沼肥改变土壤的EC、pH等理化性质,造成P、K等营养元素和重金属Cu、Zn的显著累积。Cu、Zn平均积累速率分别为5.70~6.15、12.13~18.7 mg/(kg·年)。Cu和Zn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它们同源。外源输入的稀释作用及形态转化使原土壤Cu、Zn赋存形态发生改变。综合污染指数法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场土壤重金属均处于警戒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场土壤重金属危害程度整体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Cu、Zn年积累通量分别为10.26~11.07、21.83~33.66 kg/(hm2·年)。预测土壤中Cu、Zn浓度超出风险筛选值时间分别为10.19~11.01、9.16~14.14年。连续多年灌施沼肥将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