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5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899篇
安全科学   109篇
废物处理   122篇
环保管理   212篇
综合类   1525篇
基础理论   368篇
污染及防治   413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介绍了污水中微粒的分类、尺寸分布(PSD)和检测PSD的方法。PSD与污水化学成分相关,不同来源的污水PSD各不相同,且PSD会随着污水处理流程变化。PSD可对污水进行表征,对传统方法进行辅助和补充。在生物处理中,微粒尺寸与BOD降解速率呈反比例关系,PSD可提供COD组分迁移变化的必要信息,直接影响着生物处理的效果。无论是对传统活性污泥法还是对生物膜法中的PSD进行研究,均可评估生物处理中碳源是否足够,分析去除机理,优化处理效果。PSD对痕量物质的去除和迁移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度过滤中,污水中PSD呈幂函数关系,PSD可研究雌激素等痕量物质的去除机理。PSD作为一个新型的研究工具,可以进一步深入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贵州省典型煤矿区水体水质分析及其急性生物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煤矿开采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对贵州四个煤矿区水体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用隆线溞对水样进行了急性生物毒件实验.结果表明,各煤矿的开采对研究区的地表水体均造成了不同程度污染,水体中SO42-、Fe与Mn的最高含量分别达到了2 588.96 mg/L.58.301 mg/L,7.097 mg/L.pH值最低为2.85...  相似文献   
993.
快速、灵敏、低廉的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技术能够准确评价各类污染物毒性,反映出水体的污染情况和污染物的毒性。概括了发光菌毒性监测技术及其原理,综述了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复合曝气生物滤池运行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宜兴市华骐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碳氮比、水力负荷和气水比对复合曝气生物滤池运行的影响。研究发现,以葡萄糖作碳源,当碳氮比6:1时,滤池对总氮的去除率能达到80%以上,出水亚硝酸盐浓度很低。保持碳氮比为6,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滤池对总氮的去除率会有所下降,但增大到3.5 m/h时,去除率仍保持在60%以上;水力负荷对于浊度和COD的去除率影响不是很大。随着气水比的增大,好氧段对于COD的去除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95.
含氮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污水脱氮处理技术不断发展,涌现了很多新方法和手段。生物脱氮技术能耗低、易于操作、无二次污染且成本低,是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技术。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该方向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水中氮污染特征、传统生物脱氮技术与新兴生物脱氮技术,文章阐述了目前生物脱氮技术存在问题,展望了生物脱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6.
二级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在屠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宰废水有机物浓度和色度较高,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采用连续流二级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东北某肉业集团公司屠宰加工废水,在进水COD浓度为3 000~3 200 mg/L,BOD5为1 000~1 200 mg/L,SS=1 000~1 200 mg/L的情况下,对系统的处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气/水比为2:1时,二级BAF去除污染物效果最好,此时,系统对COD、BOD5、氨氮、TN和SS总的去除率分别为87.11%、87.78%、91.1%、51.0%和92.1%。BAF工艺表现出了较强的处理能力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出水能够连续稳定地满足国家《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7.
Saudi Arabia has experienced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biological disasters due to a wide range of generator factors, including natural disasters and epidemics. A national survey (n=1,164) was conducted across 13 regions of Saudi Arabia to examine public perceptions to the risk of a biological disaster. The primary results reveal: (a) a degree of knowledge about biological threats such as SARS and H5N1 flu, despite the lack of individual experience with disasters; (b) age, gender, education and faith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perception of biological risk; and (c) a number of important community resilience factors exist, including faith, education and willingness.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dapted resilience strategies in disaster management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public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volving cooperation with official organisations and religious authorities in the country to increase public awareness,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mitigating biological threats.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批平衡试验方法,研究了恩诺沙星(ENR)在含水氧化铝(HAO)和含水氧化铁(HFO)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两类不同含水氧化物上的吸附可以用Langmuir等温方程描述,其中,吸附平衡常数KL (HFO) > KL (HAO).当溶液中NaCl的浓度在0.01~0.50 mol·L-1之间时,恩诺沙星的最大吸附量随着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但吸附低浓度的恩诺沙星时,离子强度对吸附量的影响不大,表明此时两类含水氧化物对恩诺沙星的吸附均以配位反应为主.实验还发现,在较强的酸性或碱性环境中,恩诺沙星的吸附量都明显减小,配位吸附主要发生在pH为5~8的范围内,配位点主要发生在C-3羧基的位点上,形成ENR∶M (金属离子) =1∶1型的配合物,同时生成的表面配合物促进了恩诺沙星的溶解.  相似文献   
999.
速分球生物滤柱是速分技术与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结合。具有污泥消化和无需反冲洗等优点。实验采用速分球生物滤柱实验装置,以低C/N比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查了单污泥前置反硝化A2/O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平均C/N比为1.6,内回流比R为100%的条件下,平均进水COD、氨氮、TP分别为440.7、274.0和13.6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0%、19.2%和42.4%。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较低,对总磷的去除率要明显高于对氨氮的去除率。结论得出,系统脱氮除磷的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00.
镁离子浓度对SBR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幸  高大文  刘琳 《环境科学》2011,32(7):2036-2040
通过不投加镁离子(R1)、投加8 mg/L镁离子(R2)以及投加24 mg/L镁离子(R3),分析镁离子对SBR生物除磷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镁离子的添加会加速聚磷菌的富集,有助于维持生物除磷系统的稳定运行.在稳定运行阶段,镁离子不充足的系统(R1)磷酸盐去除率逐渐下降至50%以下,系统呈恶化趋势,而在镁离子充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