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3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3096篇
安全科学   305篇
废物处理   243篇
环保管理   590篇
综合类   4956篇
基础理论   88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63篇
评价与监测   192篇
社会与环境   110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569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524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于2003年8月下旬对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进行了十船连续同步27h采样调查,分析了调查区域的溶解态无机磷、有机磷、总磷的平面分布、断面分布、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域内,溶解态无机磷浓度很低,而溶解态有机磷浓度较高(占溶解态总磷的85%以上),是溶解态总磷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形态磷的平面分布、断面分布均呈现出由河口向邻近海域降低的趋势,溶解态总磷、溶解态有机磷梯度变化较溶解态无机磷更为明显;潮汐对河口浅水区的各形态磷浓度影响较大,对邻近调查海域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2.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脱硫脱氮与除尘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脉冲电晕放电是产生等离子体的方法之一,目前已达到工业性试验阶段,该文对脉冲电晕等离子脱硫脱氮与除尘技术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回顾,对其理论作了分析,并简介了工艺流程,还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3.
水葫芦对Zn2+、Cd2+和Fe3+的去除速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静态水培实验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发现水葫芦对个别重金属离子累积去除率头两天为Zn≈Cd>Fe,以后为Fe>Zn>Cd;5天中,Cd2 在水葫芦老黄茎叶中的积累量增长了130 0倍;在混合离子培养液中,Zn2 的去除速率明显下降,而Cd2 和Fe3 变化不明显。表明水葫芦在治理含镉废水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将钙钛矿型催化剂与碳烟均匀混合后置于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体系中,利用程序升温反应技术,在模拟柴油机尾气的情况下对同时催化去除氮氧化物(NOx)和碳烟的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改变含Cu原料的用量,得到不同Cu取代量的催化剂La0.8K0.2CuxMn1-xO3,性能评价结果表明,La0.8K0.2Cu0.05Mn0.95O3催化剂的综合性能较好,碳烟的起燃温度及NO向N2的最大转化率分别为280℃和58.0%.采用该催化剂,进一步考察了进气中NO浓度、O2浓度、进气总流量及催化剂与碳烟的接触状况对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气中NO浓度、O2浓度、气体总流量和催化剂与碳烟之间的接触状况对NO的去除率的影响比较明显,而对碳烟起燃温度的影响较小.O2浓度从5%变为7.5%时,碳烟的起燃温度及最大NO转化率分别从280℃和53.8%变为270℃和96.7%.碳烟与催化剂松散接触时,碳烟的起燃温度及最大NO转化率分别为290℃和48.4%,紧密接触时分别为275℃和70.4%.而进气中NO浓度、气体总流量的变化对碳烟的燃烧基本上没有影响,虽然NO的转化率有明显变化,但生成的N2总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65.
三峡库区总磷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2年实测水质资料,对三峡库区总磷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三峡库区总磷浓度基本上能满足Ⅲ类水质标准,多数断面总磷浓度能满足Ⅱ类水质标准,嘉陵江、乌江总磷浓度普遍低于长江。并对总磷负荷来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6.
微型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污染仍是中国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生物监测是常用水质监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生生物在污染环境下所发生的信息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而微型生物群落是水生态系统中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具有对胁迫反应敏感以及胁迫过后自身恢复迅速等特性,在水质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生微型生物主要包括藻类、原生动物、细菌、真菌、轮虫等.本文阐述它们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的各自地位、作用和微型生物监测水质成为生物监测的重要手段的原因.  相似文献   
67.
入冬水生高等植物的衰亡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上海市郊河流水体中有很高的氮、磷和有机负菏,由于受水生高等植物生灭的影响,初春河流中的氮、磷和有机负菏明显高于上一年的初冬,河流中的水生高等植物能大量地吸收水体中的氮、磷,抑制藻类生长,净化水质;但其植株残体在水中的腐解,又会重新释出营养元素,造成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在冬季,随着水生高等植物的大量死亡这种污染更加明显,应加强对水生高等植物的利用,尝试建立既能净化水质,又有创造经济效益的生态工程模式,使市郊受污水体得到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采用中和混凝 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化学除磷工艺对可发性聚苯乙烯 (EPS)废水的处理工艺。在废水中的CODCr、TP、SS、NH3 N分别为 194 0mg L、112mg L、5 92mg L、2 3 6mg L的条件下 ,废水经过处理后 ,出水CODCr、TP、SS、NH3 N分别为 70mg L、0 38mg L、2 6mg L、0 32mg L ,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废水中CODCr、TP、SS、NH3 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6 4 %、99 3%、95 6 %、98 6 %。  相似文献   
69.
在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氧利用率高的多级环流曝气小型实验装置上,对某种石油化工排放污水进行了生化处理性能实验。分别利用间歇和连续两种装置进行污水的处理,均得到了良好的试验结果。间歇实验探索了污水降解与系统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的对比,摸索出了两者之间的初步关系。连续实验表明,污水的停留时间在3-5h时,出水COD可以降到80mg/L以下。  相似文献   
70.
活性污泥通过机械搅拌强化污泥内循环回流,提高了污泥的活性,并且使污泥浓度可达到4.5kg/m3,用该机械强化污泥回流式一体化活性污泥法处理小区生活污水,当水力停留时间为3h,溶解氧为2.2mg/L,机械搅拌速度为250r/min时,CODcr、氨氮去除率均可达到83% 以上,出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该一体化活性污泥法简单易行,运行成本低,投资小,操作维护方便,是生活小区生活污水适宜的处理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