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18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159篇
综合类   763篇
基础理论   260篇
污染及防治   170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预计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到2050年仍占50%,仍将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煤炭开发、运输,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废渣、废气、废水的数量巨大,治理难度大,耗资高,对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因而既要开采煤炭,又要重视治理污染。  相似文献   
22.
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过程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模拟试验研究了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中脱硫渣再循环利用、气体参数(SO2浓度、气速、气温)及浆液参数等对脱硫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了喷雾干燥塔内传热传质过程。本文结果将有助于改进喷雾脱硫塔的设计和操作。  相似文献   
23.
三种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出发 ,结合天津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及园林绿化建设中面临土源紧缺以及周边地区存在大量的海湾泥、粉煤灰、碱渣土等固体废弃物的现实 ,在详细研究了3种废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探讨了用这些废物代替农田客土的可行性。实验及推广应用结果表明 ,这些废物按适当比例混合后能够形成一种可替代种植客土的新型土壤 ,这种新型土壤的最佳配比(即海湾泥与粉煤灰或碱渣土 )比例为3:1 ,同时该配比基质对植物生长的适宜性优于滨海盐土。  相似文献   
24.
郑州市固体废物现状及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基准年(1998年)郑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预测了2000~2015年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提出郑州市固体废物远景规划目标,并明确实现这一目标的污染控制对策及具体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25.
以工业废物制备高效氧化铁系脱硫剂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研究了以硫酸烧渣、转炉赤泥、平炉尘为主要原料制备氧化铁系 (SW型 )脱硫剂的方法及制备工艺。结果表明 :脱硫剂最佳配方为粘结剂 5 %~ 8% ,制孔剂 0 0 8%~ 0 1% ,木屑 8%~ 12 % ,工业废渣 (硫酸烧渣、转炉赤泥、平炉尘等 ) 78%~ 88% ;成型的最佳温度为 15 0℃ ,活化方法应根据主要原料的不同有所差异 ,活化条件以成型活化优于成型前活化  相似文献   
26.
旅游踩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明旅游活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多样性的影响,保护土壤生态平衡及合理开发自然保护区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旅游踩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设的3个试验区中,0~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受到旅游踩踏的影响最严重,5~1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受到旅游踩踏的影响较严重,而15~2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受到旅游踩踏的影响最轻,旅游踩踏对所设3个试验区中3个层次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从旅游踩踏对3个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程度来看,0~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受到的影响最严重,5~1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受到的影响较严重,而15~2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受到的影响最轻,背景区与缓冲区15~2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遭到了旅游踩踏的破坏,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已受到了旅游踩踏的破坏.  相似文献   
27.
能源连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渐得到显现.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发展生物质能是解决中国能源紧张的重要突破口。发展生物质能的战略措施是建立生物质能源的产业体系。即相对于传统产业体系的第二产业体系。具体战略阶段是:2000—2010年实验探讨阶段(初级阶段);2020—2030年推广应用阶段(发展阶段):2030年一2050年优化提出阶段(提高阶段)。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战略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即农村小康社舍的建设;有助于减轻环境压力;有助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28.
Herein,a one-step co-pyrolysis protocol was adopt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prepare a novel pyrogenic carbon-Cu0/Fe3O4 heteroatoms (FCBC) in CO2 ambiance to discern the roles of each component in PDS activation.During co-pyrolysis,CO2 catalyzed formation of reducing gases by biomass which facilitated reductive transformation of Fe3+ and Cu2+ to Cu0 and Fe3O4,respectively.According to the a...  相似文献   
29.
生物质利用现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生物质能的使用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其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阐述生物质、生物质能定义和优点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生物质资源量及其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生物质利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认为现阶段我国生物质的利用应该注意国家政策的支持、基础研究的深入和宣传力度的加强。  相似文献   
30.
Population demography, seed production, biomassallocation, net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of two Leymus chinensis divergence populations and between two years in Songnenplain, northeast China were compared. Strong differences betweenthe dry 1997 and moist 1998 occurred in vegetative shoot and sexualshoot densities, sexual differentiation and tiller densities, aswell as in the lengths of inflorescence, seed numbers perinflorescence, seed weights and biomass allocation in eachpopulation respectively (P<0.01). While strong differences betweenthe two populations occurred in vegetative shoot densities, sexualshoot densities, sexual differentiation and seed weights in eachyear (P<0.01).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opulations intiller densities and in biomass allocation to sexual shoots were significant (P<0.05).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opulations in the lengths of inflorescence, seed numbers per inflorescence and biomass allocation to rhizomes and vegetative shoots (P>0.05). Excepting the transpiration rate in the early Jun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opulations in net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rate of vegetative shoots and sexual shoots were strongly significant in the early June and July respectively (P<0.01). Relative stable variations in population demography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between the two popul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y are divergently in the Songnen Pl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