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00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455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1.
为了研究珠三角地区细粒子气溶胶的环境效应,使用粤港地区长期气象资料和珠三角大气成分站网高分辨率资料,结合卫星遥感AOD结果,分析了珠三角地区由于细粒子(PM2.5)污染导致能见度下降与形成灰霾天气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气溶胶云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且长期稳定存在,重污染区位于珠江口以西的珠江三角洲西侧.灰霾天气主要出现在10月至次年4月.灰霾导致能见度恶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该地区的能见度急剧恶化,灰霾天气显著增加,其中有3次大的波动,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相伴随的粗颗粒气溶胶污染、硫酸盐+粗颗粒气溶胶污染、光化学过程的细粒子+硫酸盐和粗颗粒气溶胶的复合污染时期.雾和轻雾造成的低能见度的长期变化趋势,没有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或经济发展影响带来趋势性变化,其波动主要反映了气候波动固有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珠江三角洲能见度的恶化主要与细粒子关系比较大,PM10有一半年份的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年均值限值(70μg·m-3),而PM2.5年均值全部年份都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年均值限值(35μg·m-3),尤其是有些年份的年均值浓度超过标准限值的2倍,细粒子浓度甚高.另外,近年PM2.5占PM10的比重非常高,可达51%~79%,黑碳气溶胶浓度非常高,月均值达到5.0~9.1μg·m-3.和20余年前的资料相比较,细粒子在气溶胶中的比重有明显增加.因而在目前粤港地区的气溶胶污染中,主要是细粒子的污染,尤其是黑碳气溶胶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712.
浮游植物降解过程中的水体光学吸收特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配制3组不同浓度浮游植物,在室内进行长时间(37d)降解实验,分析水体光学吸收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解速度前3d最快,25d后逐渐趋于稳定;浮游植物色素吸收系数( aph)随时间变化不断减小趋势明显,在分解过程中不同波段aph(440)、aph(624)、aph(675)与叶绿素浓度(Cchl)显著相关(R2>0.5984,P<0.05),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ap(440)、ap(675)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仅呈弱相关性(R2<0.4613);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构成比较复杂且相对不稳定,非藻类颗粒物吸收系数ad(440)和光谱斜率Sd随时间变化均呈现不规律性.另外,与太湖同期野外采样点相比,室内降解实验的总颗粒物和浮游藻类色素吸收光谱更相似,Sd和Sg更大.通过研究浮游植物死亡分解过程中水体吸收特性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构建高精度的黑水团遥感监测模型,及时掌握黑水团信息.  相似文献   
713.
络合萃取法处理高浓度H酸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用络合萃取法回收H酸废母液中染料中间体的多种影响因素,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萃取工艺,H酸废母液中染料中间体回收率可达90%以上,萃余液中CODcr d (1000-3000)mg/L之间,此工艺可使废母液中的回收物浓缩5-10倍,萃取剂可以再生回用。  相似文献   
714.
以生活污水培养驯化污泥的小试规模氧化沟工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混合液回流比为100%、200%和300%时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混合液回流比对TP去除效果影响不大,但去除途径不同,当混合液回流比为200%和300%时,TP主要是在缺氧区通过反硝化除磷去除的,而混合液回流比为100%时,TP主要是在好氧区去除的;随着混合液回流比增加,NH+4-N和TN去除率也有所增加。在混合液回流比为200%时,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最好,出水TP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93.9%和82.6%,且NO-3-N可以在缺氧区作为电子受体提供给反硝化除磷。从控制运行能耗和反硝化除磷的角度综合考虑,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200%是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715.
本溪大气黑碳气溶胶浓度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本溪黑碳气溶胶浓度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本溪黑碳平均浓度值为6.877 μg/m3,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0.592~20.577 μg/m3,每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达64.518 μg/m3;黑碳浓度具有明最的季节变化,夏季的平均浓度最低,最高值出现在冬季的1月份,这与冬季取暖...  相似文献   
716.
2013年1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暴发持续性重污染过程.本研究利用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分析这次过程中黑碳气溶胶(BC)的质量浓度、混合态以及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京BC质量浓度在1.01~14.05μg·m-3之间,平均为4.39μg·m-3,污染较重时呈现夜间高白天低的日变化特征,污染较轻时则为早晚双峰型;用相对包裹层厚度(Dp/Dc)表示BC混合态特征,污染较轻时日变化为凌晨及午后较高,早晚出行高峰期较低,说明在凌晨及午后BC的老化程度较深,早晚机动车排放高峰时段BC多为近地源排放的新鲜粒子.污染较重时Dp/Dc日变化相对平缓,区域性污染特征更为明显并在高相对湿度下体现出气-固转化的过程;BC质量和数谱的粒径分布均为单峰型,数谱峰值粒径在污染较轻时分布在91 nm左右,污染较重时为100 nm,不同污染程度下质量谱峰值粒径均为210 nm,通过对比全球范围的观测结果可以体现出BC一次源的区域性差异.本研究对深入认识长三角地区大气BC污染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17.
聚藻区高有机负荷表层底泥已被证实是西巢湖黑臭频发的主要因素,但能否借鉴像控制湖泊内源污染的翻耕方式对黑臭进行预控,则有待于与过程有关的试验研究.基于湖泊底泥再悬浮特征和耕作性能设计的底泥翻耕措施,借助能够模拟湖泊风浪与沉积物再悬浮的大型装置,通过藻体堆积诱发试验,研究黑臭诱发过程中上覆水水色,ρ(Fe2+)、ρ(S2-)的动态,新生沉积物-水界面底泥关键物化指标以及底泥间隙水Fe、S变化对底泥翻耕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①翻耕深度对黑臭影响较大,PT15(15 cm深度的翻耕处理组)达到了对湖泛黑臭的控制,当第8~14天PT2、PT5、PT10(2、5和10 cm翻耕处理组),CK(对照组)和Blank(空白组)相继发生黑臭时,PT15上覆水主要致黑物质为Fe2+和S2-,其质量浓度分别为PT2、PT5、PT10、CK和Blank的68.6%、79.5%、48.1%、46.7%、51.3%和75.2%、65.7%、57.1%、74.5%、75.0%.②PT15可明显提升新生泥-水界面对蓝藻堆积及缺氧环境的耐受力,黑臭诱导模拟后,其底部水体及泥-水界面的ρ(DO)、Eh和pH均远高于发生湖泛黑臭处理组,ρ(∑H2S)却明显低于发生湖泛黑臭处理组,表层底泥间隙水中ρ(Fe2+)为0.54 mg/L,仅为发生湖泛黑臭处理组的25.3%~33.7%,ρ(Fe2+)占ρ(TFe)的比例为25.2%,远低于发生湖泛黑臭处理组(约40.0%),表层底泥中w(AVS)(AVS表示酸可挥发性硫化物)为0.51 μg/g,仅为发生湖泛黑臭处理组的14.6%~17.2%.研究显示,底泥翻耕作为一种底泥物理改良方式,对于聚藻区内底泥,因其将有机污染负荷较重的表层翻转至了下层,阻隔了表层污染底泥中物质迁移供给和对厌氧微生物参与的控制,在藻体大量聚集和死亡的水柱环境中可较好地阻止致黑致臭物的形成,有效控制了湖泛黑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18.
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期间,执行了严格居家隔离措施,人为排放源急剧降低,但北京仍出现了两次持续重霾污染过程.本研究使用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气溶胶数浓度和气象要素数据,结合气团轨迹模式(HYSPLIT),计算了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了两次重霾污染过程中大气污染物的演变特征及其潜在源区贡献.结果表明,COVID-19期间居家隔离措施对PM2.5和黑碳(BC)的日变化特征影响较大,对CO、NO2、SO2和O3的日变化影响较小.两次重霾污染过程首要污染物均是PM2.5,污染过程1主要是以局地污染为主,污染过程2以局地污染和外来输送为主.不同过程下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均为单峰型分布,峰值位于0.3μm,在污染过程中主要是0.2~0.5μm粒径气溶胶数浓度增加,是干净日的3.3~13.6倍.不同过程中BCliquid对BC的贡献为64.8%~85.1%. BCliquid的浓度为:污染过程2(5.04μg·...  相似文献   
719.
南京北郊黑碳气溶胶分布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谢锋  林煜棋  宋文怀  鲍孟盈  章炎麟 《环境科学》2020,41(10):4392-4401
黑碳(black carbon, BC)是含碳物质燃烧排放所产生的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中一种重要组分,其对辐射效应表现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影响着地气系统的能量交换.本研究于2019年1~5月在南京北郊利用黑碳仪AE33(aethalometer,magee)测量了黑碳气溶胶浓度数据,对其日夜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分析,并筛选出污染天与清洁天,对其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样期间黑炭气溶胶的平均浓度为(3.8±2.3)μg·m-3,冬季浓度为春季的1.3倍.BC浓度呈现明显的日变化,BC高值出现在日间交通高峰时间段,受到交通排放的影响较大.?ngstr?m指数α冬春整体差异不大,春季为1.32冬季为1.30,此结果也指出BC排放源以机动车排放为主.此外,针对采样期间污染天与清洁天的BC来源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污染天机动车排放源占比为68%~87%,清洁天为72%~86%,清洁天来源小幅波动但均以机动车排放源为主,污染天相对而言存在一定的机动车源减少生物质和煤炭燃烧源增加的情况,取决于污染时段的排放情况,利用BC/CO(0.0...  相似文献   
720.
成都地区黑碳气溶胶变化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王璐  袁亮  张小玲  贾月涛 《环境科学》2020,41(4):1561-1572
利用7波段黑碳仪(AE-33)于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在成都测量黑碳(BC)质量浓度,获得了成都地区BC浓度变化特征,并基于黑碳仪模型和后向轨迹模型对BC排放来源和潜在源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地区BC浓度冬季最大(8.18μg·m-3),其次为春季(5.11μg·m-3)和秋季(3.91μg·m-3),夏季最小(3.28μg·m-3),年平均浓度(标准差)为5.26(4.67)μg·m-3.各季节BC浓度日变化受边界层和交通排放高峰的影响呈现出早晚双峰结构.黑碳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液体燃料(如交通排放)对BC质量浓度的贡献在各季节均占主要地位,其中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受交通早晚高峰的影响,液体燃料对BC的贡献在各季节均呈现早晚峰值,夜间固体燃料排放贡献有所增加.潜在源贡献分析(PSCF)和浓度轨迹权重分析(CWT)的结果表明,成都各季节BC的潜在源区受到气团来源的影响稍有差异,但主要以成都周边及以东至重庆局地区域(川渝城市群)的影响为主,该区域对成都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