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7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217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Objective: We assessed obesity trends in U.S. drivers involved in fatal crashes since 1999 and distinguished whether crash risk factors were different between obese and nonobese drivers.

Methods: We included only drivers of passenger cars involved in fatal traffic crashes between January 1, 1999, and December 31, 2012. Obesity wa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and profiled between 1999 and 2012 using the adjusted prevalence ratio (aPR) from log-binomial regression models. Differences in crash risks (e.g., driver's fatality, drunk driving, seat belt nonuse) between obese and nonobese drivers were estimated as adjusted odds ratios (aORs)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Results: A total of 753,024 U.S. drivers were involved in fatal crashes, for which obesity information was available for 534,887. About 56% (n = 299,078) were driving passenger cars. The prevalence of class I obesity increased from 10% in 1999 to 14% in 2012 (aPR = 1.50,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42–1.58), class II obesity from 3 to 5% (aPR = 2.22, 95% CI, 2.05–3.01), and class III obesity from 1 to 2% (aPR = 2.65; 95% CI, 2.27–3.10). Compared to nonobese controls, obese driver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s for fatality (1.10 ≤ aOR ≤ 1.47), seat belt nonuse (1.00 ≤ aOR ≤ 1.21), need for extrication (1.01 ≤ aOR ≤ 1.23), and ambulance transport time ≥30 min (1.01 ≤ aOR ≤ 1.28). Compared to nonobese controls, obese drivers were less likely to drink drive (0.41 ≤ aOR ≤ 0.72) or speed >65 mph (0.78 ≤ aOR ≤ 0.93).

Conclusion: The rising national prevalence of obesity extends to U.S. drivers involved in fatal crashes and indicates the need to improve seat belt use, vehicle design, and postcrash care for this vulnerabl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82.
目前国内许多生活垃圾填埋场接纳未达到入场技术要求的市政污泥,既要考虑尽量增加库容以满足填埋场使用年限的要求,又要对库区内现有的污泥塘进行处置以确保安全运行.文章以某填埋场污泥塘处置方案为例,探讨了针对污泥塘的加固措施,计算了加固前后垃圾堆体竖向位移、水平位移、不均匀沉降以及堆体边坡稳定系数等主要参数,设置加筋垫层一方面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另一方面减少了竖向和水平向位移和不均匀沉降,是处置污泥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3.
江西葛源黄山铌(钽)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葛源黄山铌(钽)矿床位于灵山花岗岩体西侧的内外接触带上,受赣东北深大断裂及其次级北东向和北西西向断裂的控制。围岩蚀变主要为角岩化、矽卡岩化和黑鳞、铁锂云母岩化等。总体矿化特征,近岩体富铌,远岩体而富钽。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针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恢复技术的分析,提出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的设想.  相似文献   
85.
采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香烟烟雾水溶物对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影响,以检查吸烟对生殖过程的影响。香烟烟雾水溶物可抑制卵母细胞排出第一极体,而不影响生发泡破裂。香烟烟雾水溶物抑制极体排出是由于破坏了细胞内的微丝或微管,使有丝分裂器不能向细胞边缘移动,并抑制了胞质分裂,形成两倍体的卵子。结果表明,吸烟对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成熟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86.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一般都会伴随着大量人员的遇难,及时妥善处置灾后众多遇难者遗体,是许多国家面临的棘手问题。借鉴我国唐山7.8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中遗体应急处置的经验与教训,从遗体的搜集、存放、运输、消毒、防腐、保存、火化、掩埋等方面,探索遗体处理应急预案的程序与内容,从而提高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后大量遗体的应急处置能力,全面保障灾区群众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7.
现代高科技武器的发展以及日益复杂的作战环境对防弹衣的防弹性能和穿着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材料仍将成为下一代新型防弹衣的开发方向。本文介绍的碳钠米管纤维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被发现。由于其制造成本贵比黄金而一直未被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工艺技术的改进及生产规模的扩大,碳纳米管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其开发潜能和应用前景逐渐受到材料科学界和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关注。本文在分析现代常用防弹衣防弹机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碳钠米管作为超级纤维的独特性能在防弹领域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88.
不同植被覆盖情景下景观水体水质改善效果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水作为城市景观水体生态补水的主要水源,能够改善城市景观水体水污染状况,但水体内较高的氮磷物质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爆发水华现象,因此,研究水生植物群落对景观水体水质及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维持意义重大.镜河是以再生水为补水水源的新建景观河道,为提升水环境质量,以流场、COD、氨氮及硝态氮为指标,应用MIKE 21和ECO L...  相似文献   
89.
某水电站库首右岸拉裂变形体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水电站库首右岸存在一个拉裂变形体,低线施工公路从陡峭拉裂变形体山坡下部通过。低线公路开挖完成后路堑边坡发生局部塌滑,于2003年5月在其上部形成浅层滑坡体(1000多方)。结合拉裂变形体的分析和治理工作,在统计分析大量勘探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拉裂变形体是边坡在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的复合应力场下快速却荷引起岩体的浅表生改造,形成如荷松动岩体,后期在低线公路祠室大爆破开挖施工、下部坡体切脚和基雨的影响下形成浅层滑坡体,并逐步向上扩展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