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7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217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浏阳农村地区人群暴露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浏阳市农村地区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地区人群的暴露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地区成人男性、女性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62.45和53.71kg,平均体表面积分别为1.710和1.546m2;成人日均饮水摄入量为1428 mL,P95(第95百分位数)为3350mL,其中,日均直接饮水量为1035mL,P95为2500mL;调查地区大米、面粉、鱼类、猪肉、鸡肉、蛋类(鸡蛋和鸭蛋合计)日均摄入量,成人男性为335.54、89.28、15.41、18.48、14.18和21.70g/d,成人女性为269.28、68.45、14.89、16.73、13.11和18.07g/d. 研究还发现,调查地区人群饮用水源以泉水和井水为主,分别占52.42%和36.31%,也有个别人群饮用河水和湖水等地表水. 研究结果与美国和日本暴露参数推荐值相比有较大差异,与我国同类研究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暴露参数具有区域性、种族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2.
黄敏    唐绍辉    黄英华    吴亚斌    吕冠颖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7):124-131
在充填体作用机理,稳定性分析与监测,爆破地震效应,静动态特性及损伤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依托安庆铜矿高阶段大直径深孔采矿法第一步骤采场的充填现状,采用Phase2软件建立了多种数值分析模型对不同灰砂比充填体厚度的充填效果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进行了多方案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灰砂比为1∶4,1∶8,1∶10对应充填体厚度分别为10,24,22 m时,为最优方案。该充填体厚度可为矿山采场充填配比设计、充填管理及充填质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3.
为了研究矿柱底部严重剥落形成的上宽下窄型矿柱与早强胶结充填体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现场地质调查,选用石蜡模拟早强胶结充填体进行室内试验,同时进行数值模型的构建和试验模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加载过程中,破坏主要发生在矿岩中,石蜡充填体由于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没有明显的破坏裂纹;矿岩中的裂纹主要沿矿岩和充填体接触面进行延展,直至延伸至临空面破坏;试样表壁的石蜡薄层表征显示在加载过程中,在试样表壁大的裂纹带附近伴随小裂纹产生。通过相关研究,厘清剥落型矿柱与早强充填体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破坏规律,以便开展针对性的矿柱补强,确保充填采场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94.
物质代谢分析框架及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泽强  智静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8):1091-1098
追溯了物质代谢概念的起源和发展,剖析了不同学科视角下物质代谢内涵的共性和差异性,并将物质代谢划分为生命代谢、生态代谢和经济或社会代谢等三大类.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重点和目标不同,将物质代谢分析划分为代谢主体分析和代谢物质分析两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为组织代谢、区域代谢、物质分析、材料分析;对主要的物质代谢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和界定.基于物质代谢分析框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地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客观分析和评价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展望了物质代谢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
添加蚓粪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总固体(TS)含量为50g.kg-1,采用中温35℃批式发酵,考察了添加蚓粪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单独发酵时,单位TS产气量为333.3mL.g-1,甲烷产量为202.0mL.g-1,并在反应初期出现酸化现象;蚓粪与玉米秸秆TS质量比为1:1进行发酵时,单位TS产气量为400.0mL.g-1,甲烷产量为269.6mL.g-1,相对于玉米秸秆单独厌氧发酵分别提高了20.0%和35.5%,且反应过程中未出现酸化现象。说明蚓粪适合作为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产气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96.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wearing an ice-vest (ca 1 kg) on physiological and subjective responses in fire fighters.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a treadmill in a hot-dry environment. The physical cooling effect of the ice-vest was measured with a thermal manikin. The ice-vest effectively reduced skin temperatures under the vest. On average, heart rate was 10 beats/min lower, the amount of sweating was reduced by 13%, and subjective sensations of effort and warmth were lower during work with the ice-vest compared to work without it. Thermal manikin tests indicated that the useful energy available from the vest for body cooling was rather high (58%). In conclusion, the ice-vest reduces physiological and subjective strain responses during heavy work in the heat, and may promote efficient work time by 10%.  相似文献   
97.
环境与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文介绍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总结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土地荒漠化和干旱、环境污染以及城市化等多方面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探讨了人体总暴露研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最后概括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8.
3种基质材料对高浓度养殖废水处理效果及降解过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养殖场直排废水负荷高,易造成湿地植物无法生长、处理效率低等问题.为使养殖废水通过前端生态治理技术,出水达到湿地植物耐受范围,探索高效利用作物秸秆,降低污染负荷的可行性,开展野外控制实验,对比分析了三大粮食作物秸秆——麦秸、稻草和玉米秆对猪场废水N、P的吸附去除效率.三级基质池各填充12. 5 kg干秸秆,设定连续式进水,水力停留时间7 d.结果表明,在进水COD、TN、NH_4~+-N、NO_3~--N和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 652. 83、371. 31、303. 51、0. 67和65. 22 mg·L~(-1)时,麦秸对COD、TN和TP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32. 1%、40. 9%和33. 3%,稻草对NH_4~+-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43. 4%.经180 d处理后3种基质材料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均未完全分解.各种基质材料木质素降解速率低于纤维素与半纤维素,且稻草中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最快,麦秆中半纤维素降解最快.结果表明,麦秆和稻草对去除高浓度养殖废水污染物效果均好于玉米秆,并且建议基质材料更换周期为5个月,可为生物基质材料运用于养殖废水处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
通过论述秦皇岛市在城市垃圾收集、压缩、运输、无害化处理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环境卫生工作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对不同季节、不同发生主体垃圾成份进行分析,开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科学研究;开展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工作,防止对水、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以期把秦皇岛市真正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00.
水、土环境中锑污染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亚平  张婷  陈锦芳  彭然 《生态环境》2011,(8):1373-1378
随着工业的发展,锑作为一种具有潜在毒性和致癌性的类金属元素,已经较为广泛地存在于水体和土壤环境中,显现出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并引起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文章综述了锑在水体和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化学行为形态以及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由采矿业、制造业带来的锑水土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目前的处理处置方法难以满足需求。今后需要在锑的水土环境化学方面加强研究,探讨锑的迁移转化规律;高效吸附材料的开发制备也是一个重要内容;植物组合修复土壤中的锑污染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