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针对目前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拟采用钢化玻璃作为防火分隔物的使用需求,通过建立实体试验模型研究在自动喷水冷却系统保护下钢化玻璃作为防火分隔物有效性,并进而提出可行的自动喷水冷却系统保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响应型洒水喷头在高温烟气作用下可及时启动并对玻璃进行冷却保护,使钢化玻璃完整性未受到破坏,且玻璃背火面温度和热辐射强...  相似文献   
162.
为了解上海市高校玻璃表面多环芳烃(PAHs)富集水平和来源,对中心城区和郊区的7所高校和1座大学城进行了不同季节玻璃表面有机膜样品采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美国环保署优先控制的16种PAHs进行了测定,对PAHs质量浓度的季节分布、组分特征和污染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区高校玻璃表面PAHs年平均面积归一化质量浓度(541.5ng/m2)明显高于郊区(290.0ng/m2),其中TJU(同济大学)年均质量浓度最高(998.1ng/m2),而SJUT(松江大学城)年均质量浓度最低(226.6ng/m2);SHU(上海大学)玻璃表面PAHs质量浓度季节变化幅度最小,说明污染物来源比较稳定;夏季,秋季和冬季玻璃表面更易富集低环PAHs;单体Phe是各季节占比最高的污染物;多种溯源指标表明上海市高校玻璃表面PAHs以本地源为主,主要来源于油类燃烧和扬尘,特别是汽车尾气的贡献很大;BaP、DahA和B[b+k]F是玻璃表面PAHs主要的致癌物.  相似文献   
163.
目的 研究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自然老化机理,预估该复合材料在厦门地区的使用寿命。方法 研究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厦门近海地区大气暴露、海水飞溅、海水全浸等3种方式下,自然老化3 a的表面形貌变化和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观察试样的微观结构,解释老化机理。运用线性回归方程对该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结果 获得了该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在老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大气暴露方式下试样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弯曲强度下降到75%时的使用寿命。结论 该复合材料在大气暴露方式下的自然老化程度最大,在海水全浸方式下的自然老化程度最小。在老化过程中,主要是复合材料表面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老化、脱离。以弯曲强度下降到75%为失效指标,计算得出复合材料的寿命为93.3个月。  相似文献   
164.
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玻璃附加值极低,毒性浸出实验表明CRT玻璃为危险废物,是当前我国电子垃圾处理处置中首要的必须解决的难题。废弃CRT玻璃安全处理处置的关键在于其含铅锥玻璃的处理处置。文章从锥玻璃的组成出发,探讨真空碳热还原除铅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计算表明真空碳热还原除铅完全可能,实验结果表明900℃,10 Pa下反应4 h铅的去除率可达93.53%,残余物中铅的质量分数仅为0.9%。该法为解决废弃危险电子垃圾CRT玻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5.
在火灾环境中,玻璃极易受到过量热流的影响而发生破裂,从而增加火灾房间的通风,导致火势急剧增长,甚至跨区域蔓延。研究防止玻璃在火灾条件下破裂与脱落技术手段对火灾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采用细水雾幕阻隔火焰热辐射保护玻璃的方法。实验通过改变细水雾幕工作压力及其在火灾不同阶段的启动,并与传统水膜法进行对比,研究各工况下的保护效果。结果发现火源与保护装置同时启动,细水雾幕与水膜都可以将玻璃首次破裂时间延长。流量为0.38 L/min时,在细水雾幕保护下玻璃首次破裂时间比水膜保护下延长361 s。细水雾幕工作压力越大,保护效果越好,但当压力超过1.0 MPa持续提高细水雾幕压力,保护效果变化不明显。当延迟到玻璃表面温度达到90℃时,启动这两种保护装置,细水雾幕对窗玻璃保护效果不受影响,但水膜法玻璃首次破裂时间会缩短。  相似文献   
166.
采用抛物线槽型反应装置,研究了玻璃弹簧和微珠负载型TiO2膜太阳光催化降解活性深蓝K-R,结果表明,由于玻璃弹簧具有良好的光透距离,脱色性能显著优于玻璃微珠,玻璃弹簧为载体,水溶液浓度为15mg/L,pH为3,流速为20mL/s,太阳光强度在1200 μW/cm2以上,光降解6h时,脱色率达到96%; 该降解反应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反应速率常数(K)与光强I的关系为:K∝I1.92。  相似文献   
167.
针对实际水处理中对催化剂性能的要求,以光催化降解苯酚溶液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玻璃纤维网上负载的TiO2膜催化剂长期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了催化剂在自来水中使用失活后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经过50次使用之后,膜催化剂120 min反应对苯酚的降解率从100%下降至83%,总体上看,所制催化剂还是具有相当好的稳定性;在反应器中用蒸馏水浸泡配合光催化反应对TiO2膜催化剂进行原位再生是一种可行的再生途径。  相似文献   
168.
对粘附于建筑玻璃上的粉尘来源进行分类,并分析了大气中粉尘的分散度和建筑玻璃的表面特征,根据建筑玻璃的表面特性、粉尘的特性和分子热力表面物理化学理论,阐述了粉尘与建筑玻璃的表面之间的耦合力和建筑玻璃表面利用羟基团来吸附某些粉尘的原理,进而探讨了建筑玻璃的清洁机理.  相似文献   
169.
玻璃纤维池窑废气的干法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环保设施 ,对玻纤池窑的废气进行干法治理 ,取得了较好的脱氟、脱硫、除尘净化效果 ,实现了玻璃纤维池窑废气的达标排放。在此就该治理工艺运用实践作一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70.
韩宪平 《环境工程》1998,16(5):69-70
介绍玻璃纤维袋除尘器在水泥厂立窑中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供选用玻璃纤维袋除尘器的水泥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