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86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81.
ABSTRACT: Spreadsheet software was utilized on two related large scale trial and error problems. Gaged streamflow data and known reservoir volume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daily continuity balance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daily mean flows from ungaged portions of a study watershed over one year. Watershed yield coefficients were determined for two diverse types of watersheds with and without significant ground water contribution. Subsequently, a spreadsheet template was devised to ensure than an EPA supported water quality model, WASP, would successfully model the actual segmental volumes of a flood control reservoir. Inlet, outlet, and intersegmental advective flows were determined on a two week average basis using a continuity balance, segmental routing, and known segmental volumes. The protocols described relate the use of microcomputers to the resolution of hydraulic and hydrologic problems requiring iterativ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282.
283.
4种禾草用于覆盖层灌溉垃圾渗滤液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良型百慕大草、普通狗牙根、香根草、百喜草4种禾草和经循环回灌处理后的渗滤液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不同体积浓度渗滤液在模拟垃圾填埋场植被覆盖层灌溉处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一个生长季12 mm d-1的渗滤液灌溉胁迫,改良型百慕大、香根草、普通狗牙根皆能生长,而百喜草在高浓度下不能存活.渗滤液15%浓度时,4种禾草生物量最大,随浓度的增大生物量明显下降,生物量和渗滤液体积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生物量下降率的大小表明了禾草对渗滤液的抗性百慕大>香根草>狗牙根>百喜草.高浓度渗滤液灌溉会导致禾草活性氧产生和抗氧化系统清除间动态平衡的破坏和膜脂过氧化的加剧,加速了禾草衰老进程;保持抗氧化酶活性的稳定是禾草抗渗滤液胁迫的机制之一.渗滤液灌溉裸土覆盖层处理水量削减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2.5%~57.6%和64.3%~66.1%,植被覆盖层灌溉处理效果优于裸土,水量削减率为61.3%~91.2%,COD去除率66.4%~94.0%.低浓度渗滤液下百慕大、狗牙根水量削减和COD去除效果较好,而高浓度时香根草较好.渗滤液覆盖层灌溉处理的水量削减和COD去除效果表明,填埋场终场覆盖层灌溉处理渗滤液是可行的,改良型百慕大和香根草是适宜的植被材料.图4表1参19  相似文献   
284.
大量微囊藻浮力调节及其垂向迁移是形成蓝藻水华的重要机制之一.为研究微囊藻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洱海北部湖心为监测点位,采用野外采样室内分析的方法,于2016年9—12月对微囊藻生物量、伪空胞体积、粒径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9—11月微囊藻生物量逐月增长并于11月达到峰值(1.77 mg/L),在12月出现下降(月均值为0.34 mg/L);9月、11月微囊藻伪空胞体积(18.0~22.6 μm3/cell)较高,10月、12月较低(10.2~17.3 μm3/cell);9—11月微囊藻的垂向迁移速率(5.4~14.5 m/d)、漂浮百分率(57%~96%)及群体粒径(91~305 μm)逐渐增大,12月明显减小.微囊藻生物量、伪空胞体积及群体粒径的垂直分布规律均表现为表层最高,中层次之,底层最低.9—11月,微囊藻在洱海中出现垂直分层现象,伪空胞提供的浮力作用和藻群体粒径作用大于风力扰动作用,促使微囊藻在水柱中主动迁移并聚集在水面;而在12月,风力扰动对微囊藻垂直分布的影响远超过浮力及粒径的作用,微囊藻在水柱中趋于均匀分布.研究显示,藻华高风险期微囊藻在洱海呈弱分层分布,且浮力及群体粒径是影响其垂直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85.
利用自行研制的浓缩液桶内干燥装置进行了含硼44000 ppm和30000 ppm的模拟浓缩液桶内干燥试验研究.考察了水分蒸发速率、干燥产物含水率和性状、减容比以及去污能力.结果表明:在较高加热温度条件下,干燥过程平均水分蒸发速率可以达到6.0 kg/h,干燥产物含水率≯15%,整体减容比达到了4.0~6.0;但是去污能力较差,干燥过程产生的冷凝水不能直接排放,需要增加处理设备进行处理或返回蒸发器二次浓缩.  相似文献   
286.
环境可接受的甲酸盐钻井完井液性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一种新型的钻井完井液 ── 环境可接受的甲酸盐钻井完井液,正在国外现场试验和推广应用,目前已引起国内有关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分析了甲酸盐钻井完井液的工艺性能,并着重对甲酸盐钻井完井液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优越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87.
本文从板块碰撞观点出发,根据理论与实验的结果,强震震中分布,震源机制解,强震地表破裂带等资料,提出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活动格架。它是两簇近似于对数螺线的构造滑移线,即在统一的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最大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变集中的区、带。它们是控制和支配现今地震活动和构造运动的空间分布网络。这种网络结构,为我们研究地震活动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据这些网络具有某种自相似性特点,进而研究了大地震(M≥7)的空间分维结构,计算了该区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容量维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大地震发生前有降维的现象。  相似文献   
288.
气瓶水压试验合格标准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压试验是气瓶检验的主要项目,将容积残余变形率超过10% 作为气瓶报废的标准沿用至今。笔者通过实验,分析了气瓶水压试验现行评定标准存在的问题,并对采用容积弹性变形作为评定指标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制订更合理的水压试验标准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89.
颤蚓污泥减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批沉降实验考察了颤蚓对一系列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颤蚓污泥减容效果显著.对活性污泥的主要性质指标进行Pearson偏相关分析后.发现污泥本身的污泥沉降比(SV,亦称30min沉降率)和半沉降时间t50是影响颤蚓污泥减容作用的重要因素,而并非污泥浓度TSS和SVI.其中,SV分别与颤蚓作用60min后的污泥减容率η(SV60)及污泥半沉降时间的减少率η(t50)之间显著相关.另外,在污泥性质相同的情况下,颤蚓污泥容积比也是影响颤蚓污泥减容效果的重要因素,单位容积下颤蚓投加量越大,污泥减容率会越高.  相似文献   
290.
The steam explosion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accidents in the metallurgical industry. In this paper,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of molten copper column with cooling water was carried out using high-speed camera and transient pressure measurement system.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falling height, diameter and mass of molten copper column on the inter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steam cavity phenomenon was observed in the interaction and the percentage of steam cavity volume affects the probability of fragmentation of molten copper column. The maximum percentage of steam cavity volume increases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falling height. I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iameter of molten copper column, but the mass has a weak effect. The pressure wave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molten copper column with cooling water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temperature of molten copper column. The energy conversion rate in the interaction of molten copper column with cooling water was calculated. The rate of energy conversion from the thermal energy of molten copper column to the energy of pressure wave is low because most of the thermal energy is dissipated into the cooling water by heat transf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