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49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535篇
基础理论   7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5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The formation of a crater by the abrupt and catastrophic rupture of a high-pressure pipeline can be highly relevant, especially when the crater uncovers other pipelines, which could undergo a domino effect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the consequences on people or on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this scenario has been only partially studied in the literature.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the pipeline parameters on the dimensions of the resulting crater,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ccidental ruptures of buried natural gas pipelines that have involved the formation of a crater was carried out.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are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proportionality relationships found, which can be very useful to support adequate separation distances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arallel corridors of pipelines after appropriate escalating effects are considered. Finally, detailed event trees were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the final outcomes, as well as the identified domino sequences, based on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The study of these accident scenarios, based on actual cases, represents a useful and needed advance in risk analysis of natural gas transportation through pipelines.  相似文献   
72.
为优化视觉显示终端(VDT)结构性搜索界面的布局,提高作业绩效和安全,设计了VDT系统搜索实验,构建了搜索目标位置在4个主观偏好指标下的Pythagorean模糊集决策矩阵,运用交互式多准则决策(TODIM)法计算各目标位置偏好的总体优势度并排序;同时对VDT系统搜索实验中各目标位置的绩效进行方差分析并排序,分析系统搜索策略下作业者对目标位置的主观偏好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系统搜索策略的VDT作业绩效在不同目标位置差异显著;导致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作业者对搜索目标位置的主观偏好度,而不是搜索目标的位置属性;除中心区域外,偏好度高的区域搜索绩效要优于偏好度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73.
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和面包中的溴酸根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齐竹华  屈锋 《环境化学》1998,17(6):601-605
选用AS9-HC高容量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不需处理除去干扰离子,可直接进样。测定了两种水样,其中一种检出溴酸根,方法检出根0.005mg.1^-1水样加标回收率91.3-93.4%。采用全新的自动化样品处理技术-加速溶剂萃取萃取面包中的溴酸根。经AS9-SC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选择最佳淋洗条件。电导检测,方法检 0.07mg.1^-1,对十二种市售包进行测定,均未检出溴酸根,样品加标回收率79.9  相似文献   
74.
以城市垃圾焚烧后的残渣为研究对象 ,着重地介绍城市垃圾焚烧炉中灰渣的形成、结构、组成等基本性质 ,同时借鉴燃煤技术初步探讨了城市垃圾焚烧过程中结渣的形成。对垃圾焚烧炉的正常运行提供科学的保证 ,对残渣的管理及综合利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用不同浓度柠檬醛处理不同部位剪切的蚯蚓,和处理剪切后不同时间段的蚯蚓体段,探讨了柠檬醛对赤子爱胜蚓再生作用的体段、作用浓度和敏感时间段.结果表明,柠檬醛对蚯蚓再生有明显影响,但这种作用依不同体段而异,以体段P7和P25作用最显著,而A25,A90和P60的受柠檬醛影响较小; 柠檬醛影响蚯蚓头部再生,而不影响尾部再生;对再生有影响的柠檬醛浓度为1mmolkg-1, 0. 1mmolkg-1和0. 01mmolkg-1 (土壤),对蚯蚓再生作用的时间为切后0. 5~1d.试验显示,柠檬醛干扰蚯蚓再生头部形成而且还影响再生头尾体轴形成;内源视黄酸在蚯蚓头尾轴再生图式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图4表4参18  相似文献   
76.
根据浙江省丽水市 1 986— 2 0 0 2年酸雨监测数据 ,对该市酸雨污染的现状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丽水市酸雨污染严重 ,并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冬、春季酸雨率高 ,降水 pH值低 ;降水的主要离子SO42 -与NO-3比值逐年下降 ,说明大气污染有从煤烟型转为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的趋势 ;煤耗量、地型地貌特点、低空逆温层频率、地面弱风频率对酸雨率和降水 pH值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直接进样-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溴酸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直接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溴酸盐的离子色谱方法进行了优化 .选用高容量的碳酸盐选择性离子色谱柱 ,以 7 2mmol·l- 1 Na2 CO3 2mmol·l- 1 NaOH为流动相 ,可消除样品中碳酸盐、次氯酸根和高浓度氯离子的干扰 ,直接进样测定饮用水中 2 μg·l- 1 溴酸盐 ,其检出限为 0 6μg·l- 1 .样品经微波浓缩后 ,对溴酸盐的检出限可降为 0 0 6μg·l- 1 .方法用于北京市饮用水中溴酸盐浓度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8.
Models for the formation of biogenic iodine in marine aerosol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Here, we analyse the possible species and reactions that could occur in the proposed models. We calculate the enthalpies of formation for the species and the enthalpies of corresponding reactions. We propose a modified model using iodous acid (HOIO) and reactions that are particularly suited to humid conditions.Selected article from the Regional Symposium on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Krusevac, Serbia, June 2003, organised by Dr. Branimir Jovancicevic  相似文献   
79.
元素富集成矿的过程实质上是元素在地球不同圈层和不同相以及不同集合体之间分配的结果。元素的富集起始于地球形成的初期。对于大多数金属成矿元素 ,地壳特别是上地壳是大多数矿石和矿胎的储库 ,地壳丰度是元素富集成矿的物质基础。元素在地质体系演化共存相间的分配是元素富集成矿的关键过程。对于以侵入体为中心的热液矿床的形成 ,岩浆部分熔融、结晶分异、液态分离、挥发分分离以及气液相不混溶等过程能够导致金属元素最终达到矿石级的富集。挥发分则是元素富集成矿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0.
浙江墩头盆地横山组孢粉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墩头盆地红色岩层中上部首获丰富的以Cassopllis为主(58.39—62.54%)伴有Exesipollenites(15.21—15.84%),Hsuisporites(0.56—0.62%),Cicatricosisporites(0—0.31%)等孢粉化石。该孢粉组合特征既与国内外晚侏罗世孢粉组合面貌差别较大,又与早白垩世中晚期孢粉组合面貌存在明显差异,显示了早白垩世早期孢粉组合的色彩。笔者认为这套红色岩层应归早白垩世早期横山组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