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The SO4–S and NO3–N concentrations and pH in bulk precipitation, throughfall, stemflow and soil water for the 1994–2004 period were studied in pine forests in Latvia (Rucava and Taurene Integrated Monitoring stations). The SO4–S and NO3–N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over the study period, simultaneously with a decrease of acidity in precipitation. The changes were more evident in the western part of Latvia, probably due to declining long-range air pollution from West Europe. The trend of decreasing sulphate concentrations and increasing pH in precipitation were not followed by respective changes in soil water. In the upper soil horizon sulphate ion concentrations and acidity increased in soil water. Over the observation period, nitrate concentrations also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in soil water at Rucava and Taurene, but these chang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82.
根际环境特殊的理化性质可能显著促进汞(Hg)的甲基化.为证实上述假设,本研究采集了三峡库区消落带狗牙根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分别测定了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中总汞(THg)和甲基汞(MeHg)含量及主要理化性质,并采用双同位素示踪法(~(199)Hg~(2+)和Me~(201)Hg)进行室内模拟培养实验,探究其Hg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速率.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的Fe~(2+)、Mn~(2+)、有机质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非根际土(p0.05),MeHg含量、细菌、真菌数极显著大于非根际土(p0.01);根际土壤中MeHg的含量与Mn~(2+)、SO_4~(2-)、有机质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细菌、真菌数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1);根际土壤中Hg甲基化、去甲基化速率、净甲基化潜力均显著大于非根际土(p0.05),有菌根际土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速率显著大于无菌根际土(p0.05).本研究证实了根际是Hg发生甲基化的一个活跃区域,其中,微生物在根际土壤中Hg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过程中均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明确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并制备出超低导热系数的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方法 以超细玄武岩纤维针刺毡为增强体,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酸/碱两步法和超临界干燥制备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研究玄武岩纤维质量配比、玄武岩纤维针刺毡针刺密度、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名义厚度对玄武岩纤维...  相似文献   
84.
水稻光合碳是稻田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在土壤中输入与分配特征受水稻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施肥是影响水稻生长的关键因素,为了探讨施氮对水稻拔节期光合碳的传输动态的影响,应用稳定同位素13C-CO2脉冲标记技术,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光合碳在水稻-(根际/非根际)土壤系统中输入与分配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施氮的响应.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了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降低了水稻根冠比.随着水稻的生长,水稻植株的13C丰度逐渐下降,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13C丰度先减少再增加;施氮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中13C丰度,较不施氮相比增加了9.5%~32.6%.施氮使水稻地上部和根系中光合13C含量显著增加,较不施氮处理分别增加了24.5%~134.7%和9.1%~106%.脉冲标记一次性输入的光合13C主要分配在水稻植株体内,不施氮和施氮条件下的分配率分别为85.5%~93.2%和91.3%~95.7%;施氮显著影响光合碳在水稻地上部、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的分配特征(P0.01),标记后26 d,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使光合碳在水稻地上部的分配增加了13.4%,在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的分配分别减少了21.9%和52.2%.因此,施氮增加了光合碳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分配,但降低了光合碳在土壤中的累积.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施氮条件下水稻拔节期光合碳的分配,为明确氮素对光合碳在水稻拔节期的动态变化以及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和深入了解农田土壤有机质累积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5.
溧阳台体应变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预报的基础是要有连续可靠的高质量的观测资料。地震台站一线的工作人员对本台产出的观测资料的可靠性最有发言权,溧阳地震台的体应变观测资料在历年的全国资料质量评比中连续6年获得前三名。本文通过对江苏溧阳地震台体应变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1996年11月09日在南黄海6.1级地震和1997年07月28日在南黄海5.1级地震,台湾1999年09月21日7.6级地震和2002年03月31日7.5级地震以及2001年11月14日青海8.1级地震前后,该台体应变资料有较明显的前兆异常反应,并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和异常特征,通过对这种规律的总结对地震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我们对这种规律认真的分析总结,以提供给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6.
臭氧层保护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保护臭氧层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 ,但为了更好地履行国际淘汰义务 ,必须首先解决几个疑难问题 :克服国际技术转让的障碍 ;切实进行进出口管理 ;加强机构间的协调与合作 ;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并关注中小企业利益。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行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使其在ODS淘汰实践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盐析法从利福霉素SV钠废渣中回收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盐析法破坏蛋白质水溶液的亲水胶体系统 ,从含水 89%左右 ,蛋白质 5 %左右 ,总固含量 11%左右的利福霉素SV钠废渣中 ,回收制得粗蛋白质约 39 0 9%的蛋白饲料。盐析处理后的药渣 ,机械脱水率大于 70 %  相似文献   
88.
中国河道外用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80、1993、1997三年的全国性河道外用水调查统计数据为依据 ,结合有关社经资料 ,全面系统分析了全国及各流域片的用水总量、用水组成、用水指标的变化趋势。从1980年至1997年 ,全国总用水量由4437亿m3 增加到5566亿m3,平均每年增加66 4亿m3,年均递增率为1 34 % ;用水组成有明显变化 ,农业用水比例由83 4 %下降到70 4 % ,工业用水比例由10 3 %上升到20 2% ,生活用水比例由6 3 %上升到9 4 % ;人均综合用水量变化不大 ,稳定在450m3左右 ;综合用水效率不断提高 ,万元GDP(1980年不变价)用水量由9820m3 下降到2410m3。  相似文献   
89.
采用盐析-蒸馏工艺,从异丙醇废液中回收异丙醇。以盐析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盐的选取、最佳混合比例和温度等因素对盐析及回收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待回收废液与盐AB饱和溶液于1:2.5体积比混合,可达到最佳的脱水效果;经盐析后,只需经普通蒸馏,异丙醇回收纯度即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90.
亚热带农田和林地大气氮湿沉降与混合沉降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在位于我国亚热带区域的湖南省长沙县金井河流域,设置一个农田监测点和一个林地监测点,开展了完整的2a(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大气氮素(N)湿沉降和混合沉降(湿沉降+部分干沉降)的监测,评价两种方法监测的大气氮素沉降的差别,并建立一种采用氮素混合沉降来估算氮素湿沉降的方法.结果表明采样点氮素湿沉降和混合沉降以NH_4~+-N沉降量最高,其中农田点大气氮湿沉降、混合沉降量分别为26.2 kg·(hm~2·a)~(-1)、28.9 kg·(hm~2·a)~(-1),湿沉降、混合沉降NH_4~+-N、NO_3~--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分别占湿沉降、混合沉降总氮(TN)的49.7%、31.3%、19.0%和48.7%、31.6%、19.7%.林地点大气氮湿沉降、混合沉降量分别为23.6 kg·(hm~2·a)~(-1)、27.8 kg·(hm~2·a)~(-1),湿沉降、混合沉降NH_4~+-N、NO_3~--N和DON分别占湿沉降、混合沉降TN的53.9%、34.8%、11.4%和49.6%、31.6%、18.9%.研究区域降雨量与湿沉降、混合沉降雨水中NH_4~+-N、NO_3~--N和TN浓度均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沉降量有显著正相关性.两监测点湿沉降与混合沉降的雨水中N素浓度具有极显著线性相关性(决定系数大于0.82),根据二者之间建立的回归方程,农田点采用混合沉降估算湿沉降中NH_4~+-N、NO_3~--N和TN沉降的系数值分别为0.875、0.774和0.852;林地点相应的系数值分别为0.859、0.783和0.819,该系数值主要与监测点的氮素湿沉降量及大气颗粒态氮的污染水平有关.亚热带区域采用大气氮素混合沉降替代氮素湿沉降,将导致氮素湿沉降被高估10%~18%,利用氮素混合沉降和氮素湿沉降之间的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实现采用混合沉降来估算湿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