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01篇
  免费   3395篇
  国内免费   3820篇
安全科学   1289篇
废物处理   1040篇
环保管理   3193篇
综合类   12801篇
基础理论   2447篇
环境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633篇
评价与监测   1325篇
社会与环境   550篇
灾害及防治   129篇
  2024年   417篇
  2023年   566篇
  2022年   687篇
  2021年   816篇
  2020年   773篇
  2019年   663篇
  2018年   583篇
  2017年   713篇
  2016年   773篇
  2015年   860篇
  2014年   991篇
  2013年   1269篇
  2012年   1306篇
  2011年   1358篇
  2010年   1104篇
  2009年   1087篇
  2008年   884篇
  2007年   1325篇
  2006年   1444篇
  2005年   1047篇
  2004年   942篇
  2003年   978篇
  2002年   807篇
  2001年   705篇
  2000年   653篇
  1999年   536篇
  1998年   401篇
  1997年   340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8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13篇
  1972年   10篇
  197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利用含铬废水和含铅废水制备铬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净化后的含铬废水和含铅废水制备铬黄.采用沉淀法对废水进行净化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100mL含铬废水中加入20 g Na_2CO_3,及10 mL H_2O_2,用NaOH调节含铬废水pH为10.00;用NaOH调节含铅废水pH为2.65.将净化后的10 mL含铬废水和25 mL含铅废水混合,在55-60℃条件下反应10 min,合成的铬黄达到GB/T 3184-2008<铬酸铅颜料和钼铬酸铅颜料>的质量标准.经重金属吸附剂处理Pb~(2+)后铬黄合成滤液中的Cr~(6+)和Pb~(2+)质量浓度均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2.
稀土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国内稀土金属在废水处理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总结了稀土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含磷、氨氮、砷、氟、铬、镉等废水处理中的效果,讨论了稀土复合混凝剂和稀土催化剂在染料、助剂、化工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为找到高效环保的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3.
NaCl和KCl对厌氧污泥抑制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厌氧颗粒污泥和厌氧絮状污泥系统中,进行盐质量浓度(NaCl或KCl质量浓度,下同)对厌氧污泥抑制动力学的研究,得到不同拟合的COD降解动力学方程及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盐质量浓度为10~30 g/L时,KCl对厌氧污泥的COD比降解速率的抑制程度大于NaCl;当盐质量浓度由0 g/L增至10 g/L时,半速率常数逐渐增加;当盐质量浓度由10 g/L增至30 g/L时,半速率常数逐渐减小;在厌氧污泥系统中,NaCl抑制作用下的盐抑制常数高于KCl,且颗粒污泥的盐抑制常数高于絮状污泥.  相似文献   
154.
制备了一种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膨润土/腐植酸钠三维网络凝胶吸附剂,重点考察了吸附剂对Cd2+吸附的pH依赖性、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Cd2+溶液pH值对吸附容量有较大影响.在pH=8、吸附时间30 min、Cd2+溶液初始浓度0.02 mol/L和吸附剂用量0.10 g的条件下,吸附剂对Cd2+的饱和吸附量可达294.7 mg/g.与膨润土相比,三维网络凝胶吸附剂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和更快的吸附速率.  相似文献   
155.
通过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实验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了ABR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BPNN模型,通过测试对比,找出了较优训练函数为traingda,较优训练次数为1 900.利用分割连接权值法(PCW)对影响出水SO42-和COD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进水COD、SO42-、pH、COD/SO42-和HRT对出水SO42-和COD均产生一定影响,其中进水pH对出水SO42-和COD的影响最大,相对重要性(RI)指数分别为30.79%和23.44%;并通过样本试验数据分别建立了对SO42-和COD去除率的限制因子仿真模型,为预测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过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6.
亚微涡旋的混凝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IV)测得了Taylor-Couette反应器旋转内筒和固定外筒间的环隙流场图像.所得图像表明环隙间存在亚微尺度的涡旋.同时实验研究了在Taylor-Couette反应器环隙间不同涡旋形态下聚合氯化铝(PAC)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混凝效能.结果表明,在波涡流(WVF)形态范围内混凝效能达到了最大(50%以上),这可归因于涡的闭合特性及其随时间的膨胀和收缩.但在波涡流形态范围以外得到的混凝效能相对较低,可归因于相互连通的非闭合涡特性.  相似文献   
157.
高强度好氧反应器(jet-loop compact reactor,JLCR)采用射流曝气强制溶氧.对JLCR处理制药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JLCR的运行效果、反应器的启动与污泥驯化、抗冲击负荷性能以及污泥沉降性能等.初步结果表明,该系统启动时间较短,运行稳定,COD去除效果较好.进水COD为8000 mg/L左右时,去除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158.
北京市空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北京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的影响,采用时间序列半参广义相加模型(GAM),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及气象因素的影响后,分析2009~2011年北京市空气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并按性别和年龄层建立模型.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有一定的滞后效应,PM10在滞后0~3d(avg03)或0~5d(avg05)的移动平均值,SO2和NO2均在滞后0~2d(avg02)的移动平均值使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的增加百分比(PI%)值达到最大,其中PM10、SO2和NO2浓度每增加10μg/m3,对应的呼吸系统疾病全人群的PI%分别为1.72%、1.34%和2.57%.年龄365岁的老年人群对北京市空气污染物最为敏感,其次为年龄£14岁的人群;空气污染对女性的影响较男性明显.  相似文献   
159.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前期持续淹水和干湿交替预培养对2种水稻土———太湖地区黄泥土、江西鹰潭红壤性水稻土中外源Cd形态分配及高丹草吸收C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mg·kg-1和10mg·kg-1外源Cd处理下,与干湿交替预培养比较,持续淹水预培养后黄泥土中MgCl2提取态Cd分别由21.8%、28.5%下降为8.0%、16.9%,而NH2OH.HCl提取态Cd由17.7%、17.3%升高为28.1%、37.5%;红壤性水稻土NaAc提取态Cd由20.8%、29.6%下降为11.6%、12.6%.回归分析表明,MgCl2提取态Cd与高丹草Cd吸收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长期淹水预培养显著降低高丹草对黄泥土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0.
套种条件下混合螯合剂对污染土壤Cd淋滤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螯合剂对污染土壤Cd向下迁移的影响,对采自广东省乐昌市和清远市的2种铅锌矿废水污染水稻土(分别为中性和酸性土壤)进行100 cm土柱室外淋溶试验,研究在玉米与东南景天套种系统中,在5 mmol.kg-1土的混合螯合剂[MC∶柠檬酸∶味精废液∶EDTA∶KCl(摩尔比)=10∶1∶2∶3]的强化作用下对2种污染土壤中Cd的淋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混合螯合剂后第2 d,混合螯合剂能明显提高2种土壤各土层淋滤液Cd浓度;施后第8 d混合螯合剂仍能继续提高中性土壤20 cm以下土层和酸性土壤60 cm以下土层淋滤液Cd的浓度,但其活化作用均已迅速下降.施后第2 d和第8 d,2种土壤各土层的套种+MC处理的淋滤液Cd浓度均超过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施加混合螯合剂可降低中性土壤表层全Cd量.不同处理的土壤Cd均有向下层迁移的趋势,尤其是酸性土壤,在20 cm和40 cm处不同处理的全Cd量与起始值比较分别下降了40%~58%和39%~49%,经过100 d的修复即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上述结果表明,施用混合螯合剂对Cd污染土壤的地下水水质存在一定的潜在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