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51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22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了钙镁磷肥传统生产方法,分析了钙镁磷肥高炉富氧空气助燃的可行性,认为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2.
心肌钠钙交换体是引起胞内钙超载的重要原因.简要综述了钠钙交换体的的结构特征、生理功能、病理作用以及在心肌保护方面的研究新进展.NCX反向转运的激活可能是心肌缺血预适应产生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3.
为了提高糠醛废水中和法生产醋酸钙镁(CMA)的纯度,采用活性炭对含CMA约30%的浓缩液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使用量占液体质量的10%,加入少量硅藻土为助滤剂,温度为60℃,充分混合吸附30 min,反复过滤6次CMA含量可达29.19%.  相似文献   
44.
缪明烽  沈湘淋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1):2366-2371
钙基脱硫剂孔隙结构特性直接影响到脱硫效果及脱硫剂的利用率,对其空间网络特性的描述将有助于分析SO2的扩散及反应特性. 在石灰石分解动力学和烧结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固体分解的成核机理,运用Monte-Carlo 方法,建立了脱硫剂孔隙网络的动态生成模型,对钙基脱硫剂分解形成的孔隙结构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对生成孔结构的分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动态生成模型,可以给出石灰石分解形成的CaO内部孔隙的微观空间结构,且模拟生成的孔隙网络的分形维数与实验测定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5.
通过加入黄原胶对流体进行黏度改性,增强修复剂在地下非均质环境中的迁移性能和污染物的接触效率,从而提高修复效率。实验重点研究了在黄原胶存在条件下,各因素(黄原胶浓度、多硫化钙剂量、地下水离子)对多硫化钙处理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原胶对Cr(Ⅵ)去除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在反应45 min内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多硫化钙剂量对Cr(Ⅵ)去除影响显著:随着多硫化钙剂量的增加,Cr(Ⅵ)的去除率显著增加,但增加到1.25×后,Cr(Ⅵ)去除率增速减缓;HCO_3~-具有抑制作用,Mg~(2+)具有促进作用,NO_3~-、SO_4~(2-)、Cl~-、Ca~(2+)和K~+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6.
磷酸钙沉淀法去除猪场废水中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宋永会  钱锋  向连城 《环境科学》2011,32(6):1679-1686
以模拟猪场废水为处理对象,进行了磷酸钙沉淀除磷小试实验,考察了pH值、不同初始n(Ca)/n(P)、CO<'2-><,3>、Mg<'2+>以及CO<'2-><,3>和Mg<'2+>共存对磷酸钙沉淀反应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沉淀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溶液pH=8.0和初始n(Ca)/n(P)=3.33...  相似文献   
47.
鸟粪石法回收养猪废水中磷时pH对沉淀物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鸟粪石沉淀法对养猪废水中的磷进行回收,应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法,并结合物料衡算研究pH变化对沉淀物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由8.0升至9.0时,磷去除率从85%增加到94%;pH在9.0~11.0范围,磷去除率稳定在94%左右;当pH升高至12.0,磷去除率急剧下降至70%.沉淀物组分为鸟粪石(MgNH4PO4·6H2O)、 钾型鸟粪石(MgKPO4·6H2O)、 Ca3(PO4)2·xH2O和Mg(OH)2,不含有硫酸盐和碳酸盐.当pH<9.0,沉淀物组分主要为鸟粪石;pH在9.0~10.0范围时,鸟粪石含量降低,钾型鸟粪石、 Ca3(PO4)2·xH2O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pH由10.0升至12.0时,鸟粪石含量急剧下降,Ca3(PO4)2·xH2O和Mg(OH)2含量快速增加,而钾型鸟粪石快速增加并在pH 11.0达到最大后急剧下降.因此,回收养猪废水中的磷时要获得纯度高的鸟粪石产品,pH值应控制在8.0~9.0.  相似文献   
48.
Aerosol filter samples have been collected nearby the industrialised basin of Leipzig in Saxony (Germany) at the research station Melpitz of the Institut für Troposphärenforschung e.V. (IfT). Time series (1992–1998) and a three year comparison (1995–1997) of two different aerosol filter sampling systems, the Sierra-Andersen-PM 10 high volume sampler (daily sample, PM 10 inlet) and the Rupprecht and Patashnik Co. Inc. Model Partisol 2000 (weekly sample, PM 10 and PM 2.5 inlet)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t sampling systems and strategies yields smal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aily and weekly samples for mass and different ions, which may be influenced by sampling duration and flow rates. A general trend of change in aerosol composition was observed: Soot and Sulphate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whereas Nitrate and Ammonium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During summers the mass of coarse particles is higher than in other seasons. One reason could be found in the occurence of longer periods of dry ground surfaces enabling reemission of crustal and biological material. The time series have been integrated in a longer historical aerosol mass trend for Saxony and do show a good agreement. Since 1990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 in gravimetric mass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相似文献   
49.
关于亚硫酸钙氧化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亚硫酸钙氧化为石膏的反应机理及影响反应过程的某些因素。对某厂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50.
利用矿化垃圾层预防和控制渗滤液导排系统堵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卫生填埋场中,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堵塞普遍存在,悬浮固体形成的物理堵塞、有机物降解和金属离子沉淀导致的生物-化学堵塞是引起导排系统堵塞的关键因素.本文构建了"矿化垃圾+砾石层导排"的渗滤液下渗装置,通过矿化垃圾预处理渗滤液中悬浮固体和有机物以控制导排系统发生的物理和生物-化学堵塞.结果表明,在矿化垃圾层,渗滤液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悬浮固体(SS)去除较多,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和87%,并且Ca2+浓度也出现了波动较大的现象;然而,渗滤液在砾石层下渗过程中,其COD、SS和Ca2+浓度保持稳定.并且,砾石层可排水孔隙率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表明渗滤液在砾石导排层没有形成明显的沉淀.与此同时,在没有添加矿化垃圾的对照组发现,砾石层可排水孔隙率减少最多的区段是渗滤液的进水点位(可排水孔隙率减少达到了53%),即渗滤液有机负荷最大处的饱和砾石层堵塞最为严重,其无机堵塞物主要是碳酸钙等.因此,在渗滤液流入砾石层前,采用矿化垃圾层部分饱和的方式对渗滤液中有机物和悬浮固体进行预处理,可以预防和控制渗滤液在砾石层形成沉淀堵塞.研究为填埋场的运行管理渗滤液导排系统堵塞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