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55篇 |
免费 | 999篇 |
国内免费 | 9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80篇 |
废物处理 | 39篇 |
环保管理 | 268篇 |
综合类 | 1899篇 |
基础理论 | 435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238篇 |
评价与监测 | 245篇 |
社会与环境 | 203篇 |
灾害及防治 | 14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1篇 |
2024年 | 102篇 |
2023年 | 171篇 |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170篇 |
2020年 | 192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173篇 |
2017年 | 187篇 |
2016年 | 188篇 |
2015年 | 162篇 |
2014年 | 162篇 |
2013年 | 201篇 |
2012年 | 220篇 |
2011年 | 226篇 |
2010年 | 179篇 |
2009年 | 172篇 |
2008年 | 99篇 |
2007年 | 152篇 |
2006年 | 149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872.
热解技术是将有机固废转化为能源的一种有效手段。有机固废热解动力学是对固废热解的反应机理、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有机固废热解结果的预测以及其热解装置的设计和模拟有着重要意义。重点提供了有机固废热解动力学的研究概述,总结了计算有机固废热解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的各种模型和方法,及其应用情况和优缺点;总结了近些年对有机固废热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转化率、添加剂、原料组分等因素都会影响有机固废热解动力学参数,可为有机固废热解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3.
874.
以上清液浊度和沉降面高度作为表征煤泥水沉降性能指标,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 software设计研究了粘土类型、pH值、絮凝剂用量、水质硬度和煤变质程度五个因素对煤泥水静态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土类型是影响絮凝效果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在相同条件下,含高岭石的煤泥水比含蒙脱石的煤泥水上清液浊度大,而沉降面高度小.pH值越大,上清液浊度越小,但沉降面高度越高;絮凝剂用量对两个指标影响都不显著,其值越大,上清液浊度越小,沉降面高度越大;提高水质硬度有利于降低上清液浊度和沉降面高度,但影响不显著;煤变质程度对两种指标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75.
为研究唐山市大气PM2.5中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来源,于2017年10月19日—2018年1月31日(秋冬季)在唐山市的超级站(典型城市站点)、开平站(工业站点)和古冶站(工业站点)开展了PM2.5的手工连续采样,定量分析测定了PM2.5中23种无机元素.结果表明:Si、Al、Ca和Na等地壳元素的质量浓度均在10月最高,在1月最低.10月,ρ(Cr)在开平站最高(0.020 0 μg/m3),随后逐月略微降低,其主要受钢铁冶炼工业的减产和限产影响.多数重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在11月或12月最高,包括Zn、Pb、Mn、Cu、Ni、Se、V、Cd和Co,其可能受燃煤取暖影响.Cd、Zn、Pb和Cu四种元素的富集因子值分别为2 677、616、422和77,均达到极强富集,且均受人为排放源影响最大.基于因子分析法得出,唐山市大气PM2.5中元素的主要来源有燃煤源、钢铁工业源与扬尘源的混合源、交通源以及土壤扬尘源,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6.3%、21.6%、7.1%、5.4%.研究显示,秋冬季唐山市大气颗粒物PM2.5中元素最主要的污染来源为工业源、燃煤源和扬尘源. 相似文献
876.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tatistical modelling framework for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rainfall extremes over a region of interest. Using a Bayesian hierarchical approach, the data are assumed to follow the generalised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 whose parameters are modelled as spatial Gaussian processes in the latent process layer. We also integrate a parametr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cipitation maxima accumulated over increasing durations. The inference of the model parameters is thus improved by pooling information across both space and accumulation duration. In addition, we propose and investigate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daily and sub‐daily rainfall data within the framework. We also demonstrate how information from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can be integrated to enable the investigation of future projections of extreme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We apply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to precipitation datasets from two large‐scale study regions located on the east coast of Australia. The models are fitted using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and we present estimated model parameters and posterior inferences of return levels at various durations and sites of interest. We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ramework in spatially extrapolating the inference to locations other than those at which direct rainfall measurements are available. We also provide comparisons between rainfall extremes at various durations obtained for the current climate and those based on future projections from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Both methods proposed for the integration of daily and sub‐daily records were found to yield similar results in terms of model performance and computational requirements.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77.
分析了国际分类法的不足,引入能见度因子对大气稳定度参数进行计算,分别利用两种分类计算方法计算上海市市某气象站1996年逐时气象资料,再对比分析不同分类结果后,得出能见度因子对大气稳定度数的计算比国际分类法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78.
MODIS NDVI与MODIS EVI对气候因子响应差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喀斯特地区植被为研究载体,利用2001-2010 年MODIS NDVI、MODIS EVI 序列和气候资料,分析两种植被指数与同期及前1-9 期水汽压、降水量、相对湿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露点温度、气压、风速、日照时数多个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及响应差异,为合理选择植被指数序列对植被进行监测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喀斯特地区植被EVI和NDVI与多数气候因子显著相关,但二者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有明显差异。除日照外,EVI 与其他各气候因子相关性明显高于NDVI。与NDVI相关性较高的气候因子为日照、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其对应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616、0.535、0.474;而与EVI相关性较高的气候因子为水汽压、平均气温、露点温度,其对应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857、0.844、0.839。②喀斯特地区植被EVI和NDVI对多数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较之于EVI,NDVI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更为滞后。E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最高时期多出现在前1 期,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最高时期多出现在前2 期。两种植被指数对日照、风速的响应无滞后性。除相对湿度、日照、风速外,各站点两种植被指数与其他各气候因子在0-9期的响应趋势均较一致。 相似文献
879.
The vertical profiles of nonylphenol (NP) and nonylphenol ethoxylates (NPEOs) were investigated in a sediment core from the Beipaiming Channel, North China using high sensitive LC-MS and GC-MS metthods In this core,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NP and NPEOs occurred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40 cm), with the maximum value of NP and NPEOs reaching 3539 and 12735 mg/g, respectively, whereas, no NP or NPEOs were detected in deeper sediments (〉40 cm).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NP and NPEOs in the surface layers suggested recent inputs in this area. NPEOs with short ethoxy chains (NPnEO, n=0-3) were dominant in the NPEO mixture with percentages from 54% to 78%, which were similar to the distribution of homolog NPEO in effluents from nearby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STPs), indicating that the channel received the effluents from these STPs. The sewage treatment ratio was quite similar to that found in North America before the 1980s. Final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NP and NPEOs were related to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p〈0.001), suggesting that TOC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NPEOs and NP from the Beipaiming Channel. 相似文献
880.
为了研究哀牢山山区降水的影响主要因素并探索适于山区降水的空间插值方法,本文利用研究区内30个地面测站10年(2005~2014)的降雨实测数据,根据降雨的时间分布特征,将研究时段划分为年季、干季和湿季,并对影响降水的因素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确定并组合得到影响降水的主要因子,使用留一法交叉检验插值精度,通过分析验证,寻求最优的降雨插值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降水的主要因子为高程、纬度、坡度、坡向和主风向效应指数(PWEI);2)影响年季降水变化的主要因子为高程、纬度、坡度和坡向;影响湿季降水的主要因子为高程、纬度、坡度和PWEI;影响干季降水的主要因子为高程、坡度、纬度和坡向;3)插值过程中结合环境特征引入影响降水的因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插值结果的精确性。由此可见,降雨插值精度不仅和插值方法本身的结构有关,更重要的是在降水特征的基础上合理筛选及引入主要环境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