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2篇
  免费   957篇
  国内免费   3464篇
安全科学   481篇
废物处理   268篇
环保管理   1098篇
综合类   6470篇
基础理论   897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935篇
评价与监测   527篇
社会与环境   482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510篇
  2021年   483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422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423篇
  2016年   476篇
  2015年   547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776篇
  2012年   826篇
  2011年   769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71.
本文对水污染湖源特性查定的程序以及查定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论述,为污染源查定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72.
保护集镇饮用水河流是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现状分析,针对城乡结合部河流以面源为主的特点,找出影响饮用水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水排放特征.用系统分析方法,将集镇的经济、人口、环境统计资料作为环境管理模型的主要输入信息,经计算机仿真,得出保护水源水质应采取的对策与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73.
天津地区表层土中饱和烃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天津地区不同环境功能区表层土壤中饱和烃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析了该地区几个具代表性的环境功能区表层土(0~25cm)中饱和烃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重点讨论了正构烷烃和甾、萜烷烃类化合物的组成、分布及环境意义,比较了不同层次(亚层)(0~5cm,5~10cm,10~15cm,15~20cm,20~25cm)中这些化合物及相关的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以及同一采样点的不同亚层之间正构烷烃的组成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而甾、萜烷烃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均较为接近。正构烷烃以及甾、萜类地球化学参数综合分析揭示,不同采样点之间正构烷烃的来源多样,中低分子量的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石油等化石燃料,高分子量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蜡的分解产物,但甾、萜烷烃类化合物的来源是一致的,且主要来源于石油烃污染。不同采样点表层土中饱和烃的来源及污染程度均存在一定的差别,市区、油田附近、经济开发区以及近郊区受石油源影响较重,北部山区污染较轻,且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的降解。除个别采样点外,同一采样点不同亚层之间饱和烃的组成特征基本一致,表明污染源是一致的,主要来源由表层污染物往下迁移所致。  相似文献   
974.
不同有机物料在潮棕壤中有机碳分解进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特定年度中,不同月份间有机物料在潮棕壤旱田、水田中有机碳分解速率及C/N变化。结果表明,4种物料(玉米秸和玉米根,水稻秸和水稻根)在潮棕壤地区温度、湿度适宜的前3个月(1999年7—月)迅速分解,之后进入缓慢分解阶段,其中根的分解残留率始终高于秸秆。经计算约有2/3的玉米根和稻根腐解产物残留在土壤里;分解至试验结束。所有物料的C/N比都趋于一致,约在10—13之间,与土壤腐殖质的洲比非常相近,说明这些物料已基本完成其腐殖化过程,而成为较稳定的有机组分、这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75.
叶钊  邱挺  潘海波 《环境化学》2003,22(6):578-581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TiO2醇凝胶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对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并用XRD,FT-IR,BET和DRS对上述粉体进行表征.以光催化降解甲基橙为模型反应,结果表明,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所得的粒子比较,该工艺干燥的TiO2粉体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光催化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976.
塑料给水管材的选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水工程中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选用合适的塑料给水管材,本文从可靠性、使用寿命和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77.
还田秸秆配施外源纤维素酶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韩玮  聂俊华  李飒  王欣英 《生态环境》2005,14(6):936-940
为探求促进秸秆降解的新途径,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外源纤维素酶对秸秆降解速率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培养期内,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加酶处理与不加酶处理降解率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到培养结束时小麦秸秆加酶处理降解率高出不加酶处理7.10%~11.86%,玉米秸秆高出8.01%~14.04%;整个培养期内,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加酶处理与不加酶处理间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培养结束时,小麦秸秆最优处理速效氮、磷、钾含量高出对照4.15mg·kg-1,3.60mg·kg-1,32.35mg·kg-1,玉米秸秆高出6.50mg·kg-1,4.27mg·kg-1,47.97mg·kg-1。结果说明添加外源纤维素酶能够提高秸秆降解速率,促进秸秆养分矿化。  相似文献   
978.
Adoption of agroforestry is paramount as a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y. The assessment of plant biomas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biological systems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present study, agroforestry systems viz., agrisilviculture (AS), agrihorticulture (AH), agrihortisilviculture (AHS) and agrisilvihorticulture (ASH) were investigated for biomass production and carbon stock in vegetation as well as in soil in the Indian central Himalaya along the elevation i.e. E1 (<1100 m), E2 (1100–1400 m), E3 (1400–1700 m), E4 (1700–2000 m) and E5 (>2000 m). Mean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were 73.9% and 26.1%, respectively, of total biomass (64.4 t ha?1) in agroforestry systems. Fodder and/or timber trees accounted for 31% (in AHS) to 74% (in AS) of total biomass, while fruit trees accounted for 18% (in ASH) to 73% (in AH) of total biomass. The contribution of agriculture crops to total biomass fluctuated between 19% (in ASH) and 26% (in AH). Total vegetation biomass, soil carbon and total carbon density in agroforestry system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long the elevation, with maximum biomass at elevation E5 (32.0 t ha?1, 64.7 t C ha?1 and 96.7 t C ha?1). Total biomass of vegetation among agroforestry system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Soil carbon stock was highest in AHS (59.5 t C ha?1) and total carbon density (vegetation + soil) was highest in ASH (93.0 t C ha?1). Thus, in Indian Himalayas, vegetation biomass, carbon stock, soil and total carbon (vegetation + soil) stock increased along the elevation.

Abbrviations: AG: aboveground; BG: belowground; WD: wood density; VOB: volume over bark; BEF: biomass expansion factor; AS: agrisilviculture; AH: agrihorticulture; ASH: agrisilvihorticulture; AHS: agrihortisilviculture; E: elevation; C: carbon; CO2: carbon-di-oxide;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DBH: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AGBD: aboveground biomass density; BGBD: belowground biomass density; GSVD: growing stock volume density  相似文献   

979.
电催化氧化降解大气中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娟  俞伟刚  郭锐  余宙  杨骥  贾金平 《环境化学》2007,26(3):392-394
将有机废气通过高效微孔曝气转移到液相,采用活性碳纤维作为电极,研究不同鼓气速率和不同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低浓度高气量有机废气的处理.在实验范围内,当曝气速率为20L·h-1,外加电压为5V的条件下,处理速率最稳定.  相似文献   
980.
森林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剑芬  管东生 《生态环境》2004,13(4):674-676
由于人口剧增,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大,在过去100年全球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常见的土地利用变化是由森林转变为农业用地。森林砍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生物量大大减少,砍伐后作农业用地,降低了植被生产力,减少了土壤有机质的输入,增强了腐殖质的矿化作用,有机质分解速率增加,有机碳贮量随之降低,从而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使大量碳元素释放到大气中,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另一个常见的土地利用变化是植树造林和森林恢复,这一过程可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从而减缓大气CO2体积分数的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