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13篇
安全科学   116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114篇
综合类   621篇
基础理论   224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55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Measurements of carbonyl sulfide (COS) and carbondisulfide (CS2) were carried out on samples drawn from a smoke stack of an aluminium smelter. Volume mixing ratios of 6 ppm COS and 0.1 ppm CS2 were measured for gases from the electrolysis unit that had previously passed an Al2O3 fluid bed reactor and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Specific emissions of 1.6 kg COS and 0.03 kg CS2 per ton of primary aluminium were found. Extrapolating from this particular smelter’s conditions to a world mix specific COS emissions of about 4 kg/t(Al) are calculated resulting in emissions of annually 0.08 Tg COS into the atmosphere due to electrolytic aluminium production in 1995. Besides the photochemical conversion of anthropogenic CS2 aluminium production is established to be the second major industrial source of COS probably exceeding automotive tire wear’s and coal combustion’s contributions.  相似文献   
392.
污泥屏障通过物理拦截以及化学作用可以有效控制重金属离子迁移,采用污泥屏障处理酸性矿山废水(AMD)已被证明具有可行性.作为尾矿渣处置场屏障的主体材料,研究污泥压缩特性很有必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含水率相同的压实污泥试样,孔隙比随干密度增大而减小,最终趋于1;干密度相同的试样,最优含水率的孔隙比随应力增大减小最快.试样压缩系数随干密度增大而减小,随含水率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优含水率的压缩系数为0.8 MPa-1.AMD溶液作孔隙液能提高试样压缩系数.通过对比分析有机质土的压缩特性,为以后的深化研究提供相关参数支持.  相似文献   
393.
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是当前总量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ReNuMa模型对石头口门水库流域建立了污染源—水质的定量响应关系,从径流量、总氮的模拟结果来看,模型的模拟精度满足要求。其次,建立了包括4部分内容(容量总量控制目标、规划年预测排污量、目标合理性因子、环境管理调控系数)的流域总氮总量控制目标确定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到2020年石头口门水库流域总氮的总量控制目标为2.49万t。该总量控制目标确定模型统筹了目标总量控制与容量总量控制要求,兼具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94.
针对抗生素菌渣危害性大、处理处置困难等的问题,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可在降低污染物的同时产生清洁能源,是实现抗生素菌渣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重要途径。含固率(TS)是厌氧消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改变体系的含固率,研究其对土霉素菌渣厌氧消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内氨氮、挥发性脂肪酸(VFAs)均随TS的增加而增加,当氨氮浓度大于2 000 mg·L−1、VFAs大于4 000 mg·L−1时,会对系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系统稳定性能、产气效率以及有机物去除效率均随TS的增加而降低。TS为4%的反应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其他组,且其中残留的土霉素去除效率最高,可基本实现菌渣的无害化处理。对体系内优势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发现,产甲烷菌的优势菌群以Methanosarcinaceae和Methanosaetaceae为主,可知,土霉素菌渣的厌氧发酵以乙酸型发酵为主。本研究结果可为厌氧消化技术在抗生素菌渣处理处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95.
选取了12个省份所在的72个典型村镇进行垃圾样品采集,系统分析了我国典型村镇春季生活垃圾组成及理化特性,在不同方面对村镇春季生活垃圾组成与特性进行了对比,对村镇春季生活垃圾组成成分与理化特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村镇生活垃圾组成中以厨余类(31.39%)和灰土类(22.05%)为主,其次为橡塑类(13.84%)和纸类(14.58%),有害类(0.39%)含量最低。在春季,村镇生活垃圾容重变化范围在82.50~398.86 kg·m-3之间,平均值为256.25 kg·m-3;含水率在41.03%~77.53%之间,平均值为54.03%;湿基低位热值在1 056~7 553 kJ·kg-1之间,平均值为3 611 kJ·kg-1。村和镇的春季生活垃圾组成与理化特性无明显差异;南方地区村镇春季生活垃圾含水率高于北方地区,湿基低位热值低于北方地区;不同经济区域之间村镇春季生活垃圾组成随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规律。村镇春季生活垃圾湿基低位热值与厨余类、含水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与橡塑类、纸类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6.
采用静态电导率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及硼浓度条件下,硼砂和合成的五水合五硼酸钠(SPP)对碳酸钙临界过饱和度值的影响,并利用多晶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碳酸钙沉淀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硼砂和SPP具有分散作用,硼含量越高,分散作用越好。随着温度升高(20~70℃),硼砂和SPP的分散作用均降低,但SPP更具有耐温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硼砂和SPP能够捕获Ca2+,导致沉淀量减少,同时能够降低碳酸钙结晶度,但是不改变碳酸钙的晶型和成分。SPP的分散作用更明显,导致沉淀中出现球状和盘状结构。这可能是由于SPP溶液中[B5O6(OH)4]-阴离子特殊的三维骨架结构更易捕获Ca2+,阻止沉淀晶粒的生成。研究结果可为高效多硼酸盐分散剂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7.
采用振荡活化方法,探究44种有机酸对碳酸镉的活化差异及其机理,评价活化能力较强的5种有机酸对低浓度Cd污灌菜园土的活化效应。结果表明:低分子有机酸、酚酸及氨基酸对碳酸镉的活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低分子有机酸活化能力总体较强,其中草酸、柠檬酸活化率达7.48%、7.06%。等摩尔浓度有机酸活化效果计算表明:柠檬酸的活化效果最大,活化量为22.73 mg·L-1,其次是苹果酸和顺乌头酸,分别为14.55和12.75 mg·L-1,酚酸的活化效果不明显,氨基酸中除天冬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活化效果较强,其余无明显效果。研究表明在等摩尔浓度时,柠檬酸活化碳酸镉主要机制为官能团的螯合作用,而草酸主要为酸溶作用;活化碳酸镉能力较强的柠檬酸对污灌菜园土低浓度Cd的活化最强,对镉的活化量达到食品安全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398.
Migration of concentrated NaNO3 solutions in homogeneous packs of pre-wetted silica sand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light transmission system. Solutions of 5 molal NaNO3 were found to migrate downward 24-62% faster than pure water, in an unstable, fingered manner. This behavior was attributed primarily to a surface tension induced, non-zero apparent contact angle between the imbibing and the resident fluids. For saline solutions of similar surface tension to that of pure water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2% methanol), the migration rates and plume shapes were comparable to that of water, demonstrating that density was not the primary source of the observed differences in migration patterns. At depths where resident saturation increased above residual, the migration process appeared to occur via film flow with slight changes in saturation (<4%), rather than in a series of abrupt jumps, as observed at shallower depths. A method for contact angle scaling wa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s of non-zero contact angles on capillary pressure-saturation curves.  相似文献   
399.
一分析仪对上海市天然水体中的铀含量进行了10年连续监测,并比较了不同水体的铀含量,描述了其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上海天然水体中铀含量的范围为0.05-089μg=L,属我国天然水铀含量本底范围。  相似文献   
400.
水中全盐量的电导法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用电导法测定水样中全盐量的新方法,与经典的重量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经对水样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