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194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赤泥基聚合硫酸铝铁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翌  周绍杰 《环境工程》2016,34(8):6-10
以赤泥为主要原料,采用硫酸浸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硫酸铝铁(PAFS)。对制备PAFS的酸浸条件进行研究,并评价其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最佳酸浸条件为硫酸浓度35%,液固比5.5 m L/g,酸浸温度90℃,酸浸时间2.0 h;2)在浊度的去除方面,PAFS>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铁(PFC),且PAFS去除率高达95.4%;在COD去除方面,PAC>PAFS>PFC,且PAFS最高去除率为82.7%;在总磷去除方面,PAFS>PFC>PAC,且PAFS最高去除率为87.4%。  相似文献   
162.
本文报道了2,4-二羟基-5-安替比林偶氮苯甲醛(DAP)及DAP与聚乙烯醇(PVA)的缩合产物(PV·DAP)的合成.并利用PV·DAP做萃取剂,析相萃取和光度测定了铝合金和环境水样中的镍.实验结果还表明,高分子显色剂与相应的小分子试剂相比,在液-固萃取方面表现为易获得高萃取率且不受萃合物电性的影响,在光度测定方面则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从而说明试剂的高分子化可改善其性能.  相似文献   
163.
采用好氧驯化活性污泥对5种不同结构阳离子染料的生物脱色效果进行了动态观察,并在不同醋酸浓度下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活性污泥对阳离子染料的脱色率较高,阳离子红GTL和阳离子艳蓝2RL(浓度为2 0mg L)的脱色率分别达93%和98% ;提高污泥浓度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不明显;醋酸(2 0 0~12 0 0mg L)和染料(2 0~10 0mg L)浓度的改变对阳离子红2GL、阳离子红GTL、阳离子艳蓝2RL、碱性绿染料的脱色率影响不大,揭示这几种结构阳离子染料的生物脱色是吸附和后续生物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随醋酸浓度增加,阳离子红6B的脱色率增加,是与醋酸产生共代谢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4.
以K2S2O8-脲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AM—DMC)絮凝剂,并研究了其对4种活性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效果,考察了P(AM—DMC)加入量、阳离子度、特性粘数、染料溶液pH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P(AM—DMC)加入量随染料分子中磺酸基数目的增加而增加,随絮凝剂阳离子度的增大而减少;阳离子度大于52%时,最高脱色率基本相同;特性粘数对脱色效果影响很小;在染料溶液为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P(AM—DMC)的脱色效果较好。P(AM—DMC)对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机理是,P(AM—DMC)中的-N^+(CH3)3与染料分子中的-SO3^-结合,生成-N^+(CH3)3SO3^-,同时也形成了分子间氢键,通过键合作用使染料分子聚集沉降。  相似文献   
165.
聚合物驱采出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庆油田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采出水粘度大、油珠粒径小,其处理难度大于油田常规水驱采出水。通过对聚合物驱采出水的特性分析,并在现场分别进行了以横向流除油器(串联DTH聚结器)和水力旋流器为主体的工艺试验。其工艺参数分别为:横向流除油器和DTH聚结除油器的处理量均为85 m3/h,有效停留时间为2.4 h。过滤器为石英砂、磁铁矿双层滤料,处理量为20 m3/h,过滤周期24 h,反冲洗时间为15 min,一次和二次过滤的滤速分别为12 m3/h和8 m3/h。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均可代替现有的沉降过滤工艺处理聚合物驱采出水。  相似文献   
166.
絮凝剂XN98处理油田聚合物驱含油污水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通过筛选复配得到絮凝剂XN98,该絮凝剂由五种成分组成,其中以无机絮凝剂为主,含有少量有机絮凝剂。该絮凝剂处理油田聚合物驱含油污水效果良好,絮凝剂用量为50 mg/L时,处理后水质可以达到中、高渗透层含聚污水处理指标。絮凝剂XN98处理聚合物驱污水的药剂成本约为0.2元/t,约为PAC(聚铝)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7.
聚铁硅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应用直接与间接形态分析方法相结合 ,研究聚铁硅型复合混凝剂形态分布特征的结果表明 ,聚合铁硅型复合混凝剂的形态分布随碱化度、氧化硅的种类与Si/Fe比的不同而有显明的差异 .其中碱化度是决定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 .3种氧化硅中Silica(A)与Silica(B)的特性比较类似 ,较Silica(C)具有更大的活性 ,即对形态分布有着更显著的影响 .随着OH/Fe比的增加 ,Fea 含量显著下降 ,而Fec 含量显著上升 .Feb 含量较少 ,但也随着碱化度呈略微上升趋势 .与聚合铁相比 ,呈现出相近的形态分布与转换趋势 .在一定碱化度条件下 ,随着Si/Fe比的增加 ,引入Silica(A)与Silica(B)导致Fea 与Feb 含量上升 ,而Fec 含量显著下降 .Silica(C)对其 3类型态的含量变化影响不大 .  相似文献   
168.
Components for binary polymer blends were sought to produce an immiscible blend of improved renewable character and with good structural properties. The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and polyamide6,10 system was selected based o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molecules and the bio-based origin of the feedstock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ree compositions in this system demonstrated the similar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two polymers as measur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the ability of these polymers to be processed together in conventional extrusion equipment to produce blends with micrometer-scale domains. Dispersed phases were observ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near the end members. Available viscosity data and the appearance of columnar blends at the 50/50 composition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of co-continuous blends in close proximity to this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169.
含油污水中活泼金属离子会对聚合物产生不同程度的降解,导致注入液的黏度损失较大。室内试验表明:水中二价铁、二价硫及硫化亚铁在溶解氧存在的情况下,均会大幅降低聚合物溶液的黏度,0.5mg/L的二价铁或二价硫、1mg/L的硫化亚铁,黏度损失在15%左右。溶解氧为5.17mg/L时,加入9mg/L的二价铁,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仅为5.48mPa.s,黏度损失超过95%。为减少上述因素对聚合物黏度的影响,利用陈化法、曝气法及化学氧化法等方法均能有效降低含油污水配聚过程中的黏度损失率。  相似文献   
170.
石英砂在给水工艺中最主要的作用为去除浊度,其固-液界面的微生物作用受到忽视.为了解决普通石英砂(sand)在控制消毒副产物和条件致病菌有限的问题,将普通石英砂改性为铁改性石英砂(Fe-sand),用气相色谱-ECD测定了典型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和含碳消毒副产物的最大生成势.结果 表明,Fe-sand对卤代硝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