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249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1.
较系统地研究了氯化残渣、矿渣、熟料、激发剂等掺量对低熟料水泥强度的影响;找出了利用氯化残渣生产低熟料水泥的最佳条件;并对低熟料水泥性能进行了初步探索。试验表明,利用氯化残渣可生产425^*低熟料水泥,工业废渣的利用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412.
瓷窑粉煤灰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413.
吕天宝 《化工环保》1995,15(5):302-306
介绍了大型磷铵工程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排出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利用及治理情况,并对生产过程的磷、硫和氟的转化及损失量进行了衡算。  相似文献   
414.
本文以乌鲁木齐市水泥行业除尘设施效益调查的数据为基础,为分析评价除尘设施的技术、经济效益指标,建立了该市水泥行业除尘设施的建设费用函数、运行费用函数和成本效益函数,对水泥行业选择除尘方案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415.
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中重金属释放潜能表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通过模拟煅烧试验制取水泥熟料,并采用国标GB/T17671—1999制取混凝土样品.选用酸解法,EA NEN7371和pH静态试验分别测定了混凝土中重金属的全量、有效量和在不同pH系列中的释放量,研究了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环境安全性评价中重金属的释放潜能指标.结果表明,全量和有效量存在较大差异,但二者间的相关性因元素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别,Ni,Cd的全量和有效量间相关性较好,R2分别为0.989和0.994,而Cr,As和Pb基本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H静态试验中最大释放量与有效量较为接近,而与全量有较大差异;有效量是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使用过程中表征其重金属释放潜能的较优指标.   相似文献   
416.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生物脱氯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高氯含量是限制其在水泥工业中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因素,如何实现垃圾焚烧飞灰的有效脱氯是飞灰应用于水泥工业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对我国7个典型垃圾焚烧厂飞灰组成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飞灰与污泥共处置脱氯工艺,结果表明,我国典型生活垃圾焚烧厂飞灰氯含量达4.6%~12.7%;不同地区焚烧飞灰中氯含量差异性比较明显,主要原因是不同地区垃圾组成不同,其中工业垃圾是飞灰中不可溶氯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比水洗前后飞灰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飞灰中可溶氯主要以KCl、NaCl、CaClOH形态存在,不可溶氯主要以AlOCl形态存在;飞灰与污泥按质量比8:2混合,并共处置150d后,飞灰氯含量由14%降低至0.03%,满足我国《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标准所规定的水泥氯含量不高于0.06%的要求;飞灰与污泥共处置发酵产酸使得混合体系pH值降低,促进飞灰中不可溶氯盐向可溶性氯盐转化是飞灰生物脱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17.
邓琪  陈吉宁 《生态环境》2012,21(2):298-302
运用物质流分析法定量比较原生水泥与再生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物能代谢和环境负荷,并采用生命周期分析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生产1 t原生水泥需要的直接物质投入是1.637 t;消耗原煤0.086 t/标准煤,消耗电力0.067 t/标准煤。利用钢铁工业固废生产功能单位再生水泥,可减少资源投入0.16 t;减少能源消耗0.036 t;环境排放SO2减排0.000 2 t;粉尘减排0.001 t;烟尘减排0.000 12 t;NOx减排0.000 34 t;CO2减排0.231 t。水泥生产潜在的各类环境影响中以废气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最大;其次依次是酸化效应和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光化学烟雾和人体健康损害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影响都相对较小。与原生水泥相比,再生水泥各环境负荷均呈下降趋势,两者总体环境负荷差值为6.93E-15。研究结果充分说明钢铁工业固废资源化可以明显的降低水泥生产的总体环境负荷,是促进水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18.
通过对2种不同结构、不同烧成气氛的梭式窑的整个烧成过程中NOx生成进行测试分析,得出快速升温将增加整个陶瓷烧成过程中NOx的生成;其次,烧嘴的合理布置,改善窑体结构,加强高温阶段窑内温度场的均匀性,可以减少NOx的生成;第三,还原气氛可抑制NOx的生成;最后,提出降低陶瓷烧成中NOx生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19.
废皮革水泥窑共处置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废皮革为典型固体废物开展水泥窑共处置试烧试验.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为研究手段,对水泥窑共处置技术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与常规水泥生产过程作比较.结果表明:常规水泥生产过程的综合环境负荷为7.028×10-12 a-1,其中最大的环境负荷为全球变暖,达3.368×10-12 a-1.当废皮革作为替代燃料在水泥窑中共处置时,可减少燃煤的使用量,同时降低CO2的排放,降低了能源消耗、人体健康损害等方面的环境压力;其综合环境负荷为6.618×10-12 a-1,比常规水泥生产降低了5.83%.   相似文献   
420.
矿井井筒开拓安全通过巨厚洛河组砂岩含水层是一个普遍的难题,普通水泥注浆法无法形成有效的止水帷幕。为了给地面预注浆或帷幕注浆法过洛河组砂岩含水层提供依据,通过改变注浆材料,开展了超细水泥浆液在洛河组砂岩中的注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较好地掌握了超细水泥对洛河组砂岩注浆性能,获得了相关的注浆经验。结果表明,超细水泥浆液无法对洛河组砂岩实现可注,并从微观结构上分析了不可注的原因。研究成果对类似地层的注浆改造和井巷工程的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避免了注浆经验导致工程实践的失败与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