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97篇
安全科学   143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73篇
综合类   553篇
基础理论   117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iver flooding impacts human life and infrastructure, yet provides habitat and ecosystem services. Traditional flood control (e.g., levees, dams) reduces habitat and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xacerbates flooding elsewhere. Floodplain restoration (i.e., bankfull floodplain reconnection and Stage 0) can also provide flood management, but has not been sufficiently evaluated for small frequent storms. We used 1D unsteady Hydrologic Engineering Center's River Analysis System to simulate small storms in a 5 km-long, second-order generic stream from the Chesapeake Bay watershed, and varied % channel restored (starting at the upstream end), restoration location, restoration bank height (distinguishes bankfull from Stage 0 restoration), and floodplain width/Manning's n. Stream restoration decreased (attenuated) peak flow up to 37% and increased floodplain exchange by up to 46%. Floodplain width and % channel restored had the largest impact on flood attenuation. The incremental effects of new restoration projects on flood attenuation were greatest when little prior restoration had occurred. By contrast, incremental effects on floodplain exchange were greatest in the presence of substantial prior restoration, setting up a tradeoff. A similar tradeoff was revealed between attenuation and exchange for project location, but not bank height or floodplain width. In particular, attenuation and exchange were always greater for Stage 0 than for bankfull floodplain restoration. Stage 0 thus may counteract human impacts such as urbanization.  相似文献   
2.
以广西柳州泗顶铅锌矿区的玉米地、菜地、灌木、尾矿库、森林和柑橘园6种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土壤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6种土壤的优势菌门,所占比例为31.34%~53.47%,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纲.冗余分析表明,在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灌木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与土壤中铅、锌、镉、铜的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在土壤钠和钾含量较高的玉米地和菜地,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的丰度有所增加,而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则有所下降.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而总氮、总磷含量较低的柑橘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丰度较高.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浮霉菌门的丰度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国境内的湖泊、水库、河流等淡水系统CH4排放研究的相关成果,对203个湖泊(595个样点)、46个水库(221个样点)、112条河流(441个样点),总计1257个样点的CH4通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中国淡水系统(湖泊、水库、河流)CH4排放的一般特征,总结了当前研究进展,并进一步估算和评估了中国淡水系统CH4排放总量水平.结果表明:1)中国湖泊CH4排放通量平均为(1.17±1.87) mg/(m2·h),蒙新湖区((3.84±0.57) mg/(m2·h))和东北湖区((2.62±3.54) mg/(m2·h))较高,青藏湖区((1.94±4.13) mg/(m2·h))次之,东部湖区((0.81±0.90) mg/(m2·h))较低,云贵湖区((0.19±0.26) mg/(m2·h))最低;湖泊CH4排放通量呈显著的纬度模式,高纬度地区湖泊CH4排放高于低纬度地区;2)水库CH4排放通量((1.25±1.78) mg/(m2·h))与湖泊相似,水库消落带较高的排放通量((4.34±4.45)mg/(m2·h))对水库CH4排放具有重要贡献;3)河流CH4排放((0.82±1.14) mg/(m2·h))略低于湖库,长江水系CH4排放通量((0.98±2.38) mg/(m2·h))和黄河水系((0.85±0.75) mg/(m2·h))相近,高于海河水系((0.54±0.93) mg/(m2·h)),辽河、珠江水系研究较少,数据变异性极大;4)受降水、温度、径流稀释等影响,淡水系统CH4排放呈显著的季节变化,其中湖库排放夏季高于秋季,冬春季较低,而河流则春秋季高于夏冬季;5)基于外推法估算全国湖泊、水库、河流CH4排放总量分别约为0.96,0.29,0.76Tg/a,相当于全国湿地系统排放的75%.由于较大的时空变异性以及监测数据分布的不均匀性,目前估算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淡水系统CH4排放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贡献仍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伊犁地区矿泉水资源与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矿泉水的化学组成及其特征,并给出了水化学类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系统研究了扬子型铜矿床中有代表性的菱铁矿、胶黄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及部分脉石矿物的稀土元素组成及特征,总结了展状矿石中和矽卡岩矿石中矿物稀土元素组成的特点及二者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别,从一个方面探索扬子型铜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资源短缺地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论文以人均水资源量、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人均供水量和单位GDP占有水资源量为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台湾外)进行缺水程度及缺水类型的划分。根据缺水综合指数划分为丰富区、脆弱区、缺水区和严重缺水区;根据人均水资源量、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人均供水量与全国均值的差值划分为资源型、工程型和过载型。  相似文献   
7.
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属矿床明显受不同级别的火山构造控制,是中—酸性火山岩区一套很有特色的矿床组合;热源、水源、地层产状有机组合生成的环流热液是成矿的前提之一;成矿流体以重碳酸盐型、硫酸盐型为主,属中—低盐度热液;温度、pH值、fo_2等物理化学条件是矿床及矿种类刑的重要控制因素。本文在《次生石英岩容矿型非金属矿床系列的矿种、组合及其成矿作用特征》(1986)一文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这类矿床的成矿机理和地质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的岩浆岩在某些地区表现为由酸性→中性→基性的演化顺序,我们称之为岩浆的逆向演化.本文讨论了岩浆逆向演化的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及其产生机制,同时也论证了岩浆逆向演化与内生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阳 《环境保护科学》2001,27(2):9-10,25
介绍了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工艺 ,影响装置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成矿结构体系及其钨矿找矿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矿床共生组合和成矿系列是古老的或研究时间较长的概念,在不同矿床类型间的成因联系研究、指导成矿预测和找矿起了不小作用。为了更利于成矿预测和指导找矿,在不同矿床(点、体,种)类型的成因联系研究基础上,进行不同矿床(点、体,种)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或空间结构形式的研究,对钨矿新一轮找矿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首次提出成矿结构体系概念,并对其主要特征、类型、形成机制、钨矿成矿结构体系及其找矿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