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长期以来,我国对排污或超标排污实行征收排污费制度。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修订通过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此进行了改革。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2.
偏心不耦合装药爆炸应力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深孔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质量对永久边坡的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利用偏心不耦合装药爆炸应力场的全息动光弹研究成果,对传统不耦合装药结构进行了改进,使高边坡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减少了因爆破效果不佳而造成悬、浮石滑落的事故隐患。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可供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解决现有接口电路俘能效率低、开关控制电路模块结构复杂等问题。方法 基于电压翻转及电荷提取技术,提出一种自供电式同步翻转电荷提取的压电能量俘获电路(Self-Powered Optimized Synchronous Inversion and Charge Extraction Circuit,SP-OSICE)。该电路设计了2个电压峰值检测电路,检测压电换能器两端电压峰值,并在正峰值处进行一次电压翻转,然后在负峰值处采用同步电荷提取方法,提取压电换能器寄生电容上储存的电荷,提高能量的收集效率。结果 在低负载区,SP-OSICE电路的输出功率略低于SICE电路的输出功率,随着负载电压的增大,SP-OSICE电路的输出功率略高于SICE电路,且可达到全桥整流电路最大输出功率的6倍以上。结论 SP-OSICE电路优化了SICE电路中的开关控制策略,无需整流桥结构,提高了接口电路的输出功率。整体电路采用自供电设计,无需外部辅助电路控制晶体管通断,降低了电路结构的复杂性。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SP-OSICE电路的优势。  相似文献   
74.
张晗  董秉直 《四川环境》2011,30(3):104-108
如何有效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医药活性化合物等有机微污染物的研究逐渐增加,其中,纳滤膜由于其较高的去除率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纳滤膜去除这些物质的分离机理较为复杂,有时并不明确,给实验带来较大困难。文章总结了纳滤膜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医药活性化合物的典型应用及其三种分离机理——筛分作用、电荷作用、吸附作用,并对去除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加以总结。为今后纳滤膜去除内分泌干扰物/医药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5.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220 k V电压等级的输变电网络将越来越多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对民众关心的220 k V输变电工程进行客观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实际问题。以某拟建220 k 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为例,介绍了评价因子尤其是电磁环境的现状监测、类比监测及模式预测综合分析,深入分析了该拟建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The public health and ecological impact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s) pollution have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in China, arous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emissions control.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VOC reduction policies, namely pollution charges and environmental taxes at the national and industrial sector levels. It uses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which connects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with VOC emissions inventory, to simulate the effects of policy scenarios (with 2007 as the reference year). This paper shows that VOC emissions are reduced by 2.2% when a pollution charge equal to the average cost of engineering reduction methods –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regulation in China – is applied. In order to achieve a similar reduction, an 8.9% indirect tax would have to be imposed. It concludes that an environmental tax should be the preferred method of VOC regulation due to its smaller footprint on the macroeconomy. Other policies, such as subsidies, should be used as supplements.  相似文献   
77.
TiO2纳米材料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光催化纳米材料之一。但TiO2通常只在紫外光下具有光催化活性,严重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范围。光敏化作用以及配合物-金属电子转移等途径可将TiO2的光响应范围拓展到可见光区域,成为TiO2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光敏化作用和配合物-金属电子转移等方法在TiO2可见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进一步扩大TiO2的实际应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8.
OECD国家经验对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虽发挥了筹集污染治理经费的功能,但未能达到促进污染物减排的功效。针对这一问题,借鉴OECD国家经验,提出国内应将排污收费标准提高至不低于治理成本;同时需根据成本的有效性确定收费对象。  相似文献   
79.
可变电荷与恒电荷土壤胶体对DNA吸附与解吸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平衡法研究了红壤胶体、砖红壤胶体、潮土胶体和褐土胶体在不同pH值条件下DNA吸附与解吸特征.结果表明,在NaCl和KCl电解质体系中,4种土壤胶体在吸附过DNA后,溶液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H增加的幅度为红壤胶体>砖红壤胶体>潮土胶体>褐土胶体;NaCl电解质体系>KCl电解质体系.土壤胶体对DNA的吸附量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在pH为2~4,不同胶体对DNA的吸附量保持最大值,约为13.1~14.8μg.mg-1.当平衡溶液pH值从4.2开始上升至8.6,在NaCl体系中,砖红壤胶体和红壤胶体上DNA的吸附量下降幅度约5.5μg.mg-1,而在KCl体系中,DNA的吸附量下降幅度约2.1μg.mg-1.2种电解质体系,潮土胶体与褐土胶体上DNA的吸附量下降幅度约为8.3~12.2μg.mg-1.DNA吸附量下降幅度为恒电荷土壤(潮土和褐土)胶体>可变电荷土壤(红壤和砖红壤)胶体.用NaOAc和NaH2PO4对土壤胶体吸附DNA的解吸时,可变电荷土壤胶体与恒电荷土壤胶体解吸规律有明显差异.在3种溶液pH值为3、5和7时,可变电荷土壤(红壤和砖红壤)胶体上NaOAc解吸率约10%~24.5%,Na...  相似文献   
80.
The ionization potential of one-electron ions can be calculated from a well-known simple equation, but no such equation has been available for calculating the ionization potential of multi-electron ions. I report here an equation that accurately gives the ionization potential of helium-like (i.e., two-electron) ions as a function of the atomic number,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from experimental values being below 1% for all ions for which reliabl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found (Z = 3–29). The equation also predicts the stability of the negative hydrogen ion (the hydride ion), H, although with twice too large a value for the ionization potent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