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2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98篇
安全科学   582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343篇
综合类   867篇
基础理论   125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生态工业建设为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一项涉及到地区经济发展、人地关系协调的重大举措。从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生态工业的基本定义出发 ,对生态工业建设层次进行详尽分析 ;并结合代表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地区——吴县市、邗江县和邳州市的具体案例 ,通过对其产业构成、主导产业、消费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总量与人均水平的对比分析 ,指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 ,实施末端治理并逐步推广清洁生产这种较低层次的生态工业建设模式 ;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生态工业的建设则要采用生态企业以及生态工业园区这种较高层次的建设模式。为确保生态工业建设的顺利实施 ,最后从政府、企业、市场和公众四方面提出了生态工业建设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2.
基于工业生态化建设的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工业园区同时又是污染产生排放集中地,我国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环境问题,阻碍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可以从园区层面出发解决污染问题,这是个既复杂又重要的工作。本文在分析工业园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了目前工业园区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发现总体上园区环境管理水平较差。工业生态化建设为进行合理的园区环境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本文针对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基于工业生态化建设的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对策:1提升生态工业的意识,鼓励公众参与;2确立生态化建设思想,以生态化建设促进环境管理效率的提升;3加强工业生态化建设相关政策法规、规划的完善和实施;4构建工业生态化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以生态化建设来实现工业园区科学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33.
随着中央政府将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到国家区域战略的新高度,其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作为客观反映地区剩余或潜在建设用地对未来人口集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承载能力的指标,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成为决定研究区域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根据后备适宜建设用地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85 672.35 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18%,总体潜力不大,空间上呈现出长江北部高于南部,中游、下游、上游地区依次递减的分布趋势;人均后备适宜建设用地0.22亩/人,下、中、上游地区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趋势;四川盆地、两湖平原、皖北等区域的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较大,长三角、大城市市辖区以及川西地区不仅后备适宜建设用地较缺乏,人均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也较低。  相似文献   
134.
Environmental disputes arise due to opposing views of various groups about their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their economic or developmental interests.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nstitute two main contradictory objectives with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radigm, which are often in conflict. Th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GMCR II, which implements the graph model for conflict resolution, is employed to model and analyze an environmental dispute arising over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freeway between the Iranian capital, Tehran, and the city of Chalou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the country.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graph model for conflict resolution can be used as a methodology to promote a reasonable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rom a strategic viewpoint. In addition to systematically modelling the conflict by putting the existing information into proper perspective, it is shown how conflict analysis can be used for comparing alternative scenarios and predicting possible future outcomes. Readers should send their comments on this paper to: BhaskarNath@aol.com within 3 months of publication of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135.
李秋年  李秀贞 《四川环境》2009,28(4):123-127
文章围绕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一核心问题,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历史的必然切入。分析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应突出解决的关键问题,阐明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法律作保障这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36.
In Brazil most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C&D waste) is not recycled. This situation is expected to change significantly, since new federal regulations oblige municipalities to create and implement sustainable C&D waste management plans which assign an important role to recycling activities. The recycling organizational network and its flows and components are fundamental to C&D waste recycling feasibility. Organizational networks, flows and components involve reverse logistics.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s of reverse logistics and reverse distribution channel networks and to study the Brazilian C&D waste case.  相似文献   
137.
崇明生态岛建设对科技创新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崇明岛的生态科技创新,在解决资源、能源、环境等一系列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问题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在分析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崇明生态岛建设中,利用科技创新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思路:生态城镇的发展进程必须遵循生态学原则,重点发展低碳经济战略,节能减排,发展生态岛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此外,还提出了崇明生态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及生态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而使科技创新推动崇明岛生态建设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8.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对于落实“三同时”制度、实现总量控制目标、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目前,验收监测在管理体制、收费标准、成果应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可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等具体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139.
水电工程是一个在建设过程中充满风险的、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风险管理伴随着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随着我国水电工程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分析了在水电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理和评价方法,并对一些主要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大致的比较,同时对水电工程的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0.
我国大多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的安全管理只局限于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和整改工作,而对施工现场的整体安全性缺乏分析和有效的监控,目前安全评价技术在建筑业的运用并不成熟.运用科学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建筑施工危险性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可以补充、完善和指导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