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7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834篇
安全科学   338篇
废物处理   163篇
环保管理   278篇
综合类   1608篇
基础理论   50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52篇
评价与监测   109篇
社会与环境   95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烟台市环境受体PM2.5四季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6~2017年四季在烟台市3个点位采集了PM_(2.5)样品,分析了其质量浓度和化学组分特征.利用CMB模型对受体进行解析,并利用后向轨迹和PSCF对传输气流和潜在源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台市监测点位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的PM_(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9. 45±56. 80)、(76. 78±28. 44)、(32. 65±17. 92)和(57. 32±24. 60)μg·m~(-3). PM_(2.5)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P 0. 01).全年PM_(2.5)各源类分担率大小依次为:二次硝酸盐源(20. 3%)城市扬尘源(15. 7%)机动车排放源(14. 9%)燃煤源(13. 8%)二次硫酸盐源(12. 8%) SOC(6. 1%)建筑水泥尘源(5. 5%)海盐源(2. 9%),可以看到烟台市以二次源、扬尘、机动车排放源和燃煤源为主要污染源.春季硝酸盐源和城市扬尘源是重要贡献源类,夏季硫酸盐源贡献突出,燃煤源在秋冬季占比突出.烟台市气流输送和潜在源区也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主要受烟台市短距离输送的影响;夏季主要受烟台东部沿海和本地的影响;春秋季主要受山东东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传输和烟台市本地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以某废弃焦化厂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耦合表活淋洗、生物降解、化学氧化等技术设计了4种修复工艺,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针对该实际焦化污染土壤,单一的生物泥浆降解工艺21 d后PAHs可实现58.64%的降解率;采用表活增溶+化学氧化+生物泥浆的降解工艺,26 d降解率可达到65.68%,但前置的化学氧化会抑制生物降解效果;采用干筛分+表活分批淋洗+化学氧化的降解工艺降解率可达到85.36%,有效缩短降解时间到13 d内,但土壤中残留的PAHs与土壤颗粒结合紧密,化学氧化降解率仍难以满足大于90%的要求;采用湿筛分+表活分批淋洗+生物泥浆+化学氧化的生物强化协同降解工艺,29 d降解率可达到95.32%,实现了土壤的修复目标。生物强化协同降解工艺路线,综合了多种修复技术的优点,实现了修复技术组合优化,为焦化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修复提供了可行的工艺路径。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四川省西昌市邛海沉积岩芯10种金属元素全量与表层沉积物7种重金属元素全量和赋存形态的分析,研究了近百年来重金属累积和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在表层沉积物中的潜在生态风险.20世纪70年代之前,沉积岩芯中金属元素含量均较为稳定;70年代沉积物中Al、Fe、K和Cr含量呈明显的峰值,与流域降水量增加及围湖造田和毁林开荒等导致的细颗粒表土侵蚀输入有关;9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土壤侵蚀强度降低,Al、Fe、K和Cr等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As、Cd、Cu、Pb和Zn含量逐渐升高或较为稳定.富集系数结果表明,沉积岩芯中Cd、Pb和Zn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污染;其中Cd污染最重,污染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以来保持在中等污染水平.表层沉积物中,Cd在西北部湖区含量较高,其余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化趋势不明显;Cd、Pb和Zn的有效态质量分数平均分别为95%、63%和48%,其中Cd以酸可提取态为主,Pb和Zn主要赋存于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中;其余重金属有效态质量分数平均值小于27%.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结果均表明,表层沉积物中Pb和Zn为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水平,Cd平均为中度污染水平,但在西北部湖区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基于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分别估算的表层沉积物中人为源Cd、Pb和Zn的含量较为接近(P>0.05),说明人为输入的重金属在沉积物中主要赋存于有效态中.综合沉积物质量基准、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及重金属赋存形态,表层沉积物中Cd具有较强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余重金属表现为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4.
基于固体推进剂的贮存老化,以NEPE推进剂和以HTPB推进剂为代表,综述了近年来固体推进剂老化进程中所受的各种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及化学反应机理研究进展。总结了温湿度、应力和环境气氛为代表的外部环境因素,配方性质、组分变化和添加剂等内部影响因素对推进剂老化及贮存失效期限的影响。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出发,分析了内外部各种影响因素加速或减缓固体推进剂老化进程的作用机制。此外,针对黏合剂、氧化剂、防老剂等化学组分,总结了固体推进剂贮存老化期间发生的氧化交联、分解、降解断链等主要化学反应,并分析了各个反应发生的机理及原因。最后,展望了未来固体推进剂老化影响因素研究的发展趋势,并为今后固体推进剂老化机理及失效模式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一起储罐破裂导致的化学品泄漏事故原因分析,说明了次氯酸钠与盐酸是禁忌物质,建议设计、评价人员应全面深刻理解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和设计规范,正确设计;生产使用单位接受事故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演。  相似文献   
36.
音乐教育对每个人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长久以来音乐教育都不被学校、学生所重视,在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才刚刚起步。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高校音乐教学经验,认为高校的音乐教育关键是编订独具特色的音乐教材、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施行兼收并蓄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7.
绿矾处理垃圾焚烧灰渣过程中重金属的同时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绿矾稳定垃圾焚烧灰渣(包括飞灰及底排渣)中的重金属,将绿矾溶液与灰渣混合然后实施氧化过程.以Pb,Hg,Cd,As和Cr为代表,研究各类重金属同时稳定化的反应条件,着重研究了铬的稳定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Pb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效果良好;As和Cd的稳定化效果随绿矾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其中Cd还受过程pH值的影响.厌氧阶段的设置、CO2的辅助处理、提高绿矾的用量都有助于Cr的稳定化;同时使用CO2辅助处理也有助于As的稳定化,但CO2只适用于强碱性、高酸中和能力的灰渣.反应温度在常温至90℃变化只影响氧化速度.研究还表明飞灰与底排渣可作为一股废物流同时处理.对Hg,应从研究其物质形态出发来研究它的稳定.  相似文献   
38.
以医院排放高浓度含氰(CN-)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亚铁+曝气”初级化学处理和ClO2二级深度氧化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模式,不仅使含氰废水实现无毒化处理,而且使高浓度含氰废水实现资源化回收利用。试验表明,处理后的废水中CN-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为医院高浓度含氰废水的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通过实验优选出一种CuCl-MgCl2水溶系统高选择性CO吸收剂,确定了吸收剂对CO的最大吸收量与温度的关系,探讨了气体组成变化对CO回收率的影响,由实验数据求出吸收过程中CO的回收率为93%。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出产物CO的纯度为98%,给出吸收液的解吸温度范围为120-140℃。初步探讨了CuCl-MgCl2水溶系吸收剂对CO的吸收反应机理,为转炉烟气等工业废气中CO的分离回收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0.
以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保护为实例,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中景观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认为在进行景观要素设计之前,应先进行景观适宜性评价,之后进行核心斑块、缓冲区和廊道的设计。①核心斑块 :不仅要考虑斑块的景观适宜性,而且斑块的面积应能维持一定物种数量 ;②缓冲区 :在考虑距离对目标物种影响的同时,还应考虑缓冲区的范围应该覆盖所有的核心斑块 ;③廊道 :需要辨识两种情况,其一是对现存生境廊道的保护,为了避免不同核心斑块被隔离,必须严格保护现存的生境廊道。其二是对潜在生境廊道的建设,在条件允许时,通过植被重建,建立适宜的生境廊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