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3篇 |
免费 | 454篇 |
国内免费 | 56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9篇 |
废物处理 | 144篇 |
环保管理 | 90篇 |
综合类 | 1020篇 |
基础理论 | 458篇 |
污染及防治 | 401篇 |
评价与监测 | 143篇 |
社会与环境 | 15篇 |
灾害及防治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79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99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142篇 |
2014年 | 122篇 |
2013年 | 180篇 |
2012年 | 133篇 |
2011年 | 102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86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预处理的铜绿假单胞菌对Cu2+的生物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电镀废水污泥中分离,纯化获一高抗铜菌株,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采用不同浓度盐酸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预处理,同时考察了不同因素如溶液的pH,温度,摇床转速,接触反应时间对未处理菌和预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0.1NHCl预处理的菌体具有最佳吸附效果,pH、摇床转速对菌体的吸附具有较显著影响,温度对菌体吸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2.
183.
184.
乌江中上游段河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开展人类活动影响下乌江中上游段河流水化学特征研究,有助于流域地表水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和保护.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乌江中上游段的六冲河、三岔河、猫跳河、清水河的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乌江上游段4条河流优势阳离子均为Ca~(2+)、Mg~(2+),两者占全部阳离子的70%以上,阴离子以HCO~-_3、SO~(2-)_4为主,两者占总阴离子的85%以上.与乌江1999年水化学数据相比,本次样品的阴阳离子浓度出现了明显增加,主要表现在NO~-_3、SO~(2-)_4等受人为活动影响显著的离子方面.受流域碳酸盐岩地层的控制,4条河流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为主,少部分样点为HCO_3·SO_4-Ca型,反映出部分样点可能受到人类源的SO~(2-)_4影响.河水中Na~+、K~+、Cl~-主要来源于大气输入,Ca~(2+)、HCO~-_3、Mg~(2+)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的溶解;NO~-_3和SO~(2-)_4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分析得出:六冲河、三岔河、清水河上游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大气降水及碳酸盐岩的溶解因子的控制,向下游受人为活动因子影响均增强;猫跳河上游、下游水化学组成主要受大气降水及碳酸盐岩的溶解控制,而中游湖泊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清水河支流南明河中下游水化学组成主要受人为活动因子控制. 相似文献
185.
186.
The in vivo toxic impact of chromium in its two forms(trivalent and hexavalent) on glycogen metabolism in the tissuesof freshwater field crab Barytelphusa guerini was studied.In a sublethal long-term exposure of 30, 60 and 90 days, thedepletion of glycogen and glucose levels reflected in theactivity of glycogenphosphorylases `a' and `ab'. A tissuespecific and time-dependent variation in tissue glucose reservesparelleled the progressive accumulation of haemolymph sugars.Trivalent and hexavalent chromium induced alterations in metabolite levels and in enzyme activities in the tissues. Themagnitude of responses were found more in the hexavalent formthan in trivalent form. 相似文献
18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ESI-MS/MS)测定地表水中高氯酸盐的方法。以Dionex IonPac AG20阴离子交换柱为分析柱,弱碱性的0.056%氨水/5 mmol/L乙酸氨为流动相,1.0 mL/min的流速,电喷雾负离子模式电离,MS/MS串联质谱为检测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高氯酸盐。方法检出限达0.043μg/L,线性范围为0.2~50μ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4,含量分别约为2、6、30μg/L的实际样品进样10次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7%、4.55%、0.49%,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0%~109%,将该法与US EPA method314.0进行比对,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8.
189.
采用细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Cd2+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肝胰脏、肾脏和鳃组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 d的试验时间内,低浓度Cd2+胁迫时,肝胰脏和肾脏组织POD活性随时间变化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而高浓度Cd2+胁迫时,肝胰脏组织POD活性始终受到显著抑制(P<0.05),肾脏组织POD活性短时间内被诱导,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其受到显著抑制(P<0.05);鳃组织在受到Cd2+污染时POD活性随时间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趋势。草鱼鳃组织POD活性明显低于肝胰脏和肾脏组织。 相似文献
190.
4A沸石去除水中Pb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4A沸石对废水中Pb2+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实验表明:当温度为30℃,废水pH为5~6,0.01g4A沸石对100mg/LPb2+溶液10mL吸附20min,Pb2+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在实验研究条件下,4A沸石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相关系数为0.9819和0.9998。经计算,4A沸石对Pb2+的饱和吸附量为125mg/g。4A沸石吸附水中Pb2+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较短;溶液pH值的变化对吸附效果影响不显著;温度从室温略微升高,Pb2+的去除率略有增大。吸附在4A沸石上的Pb“可回收利用,处理后的4A沸石可以再生,且重复使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