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7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697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144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1005篇
基础理论   313篇
污染及防治   367篇
评价与监测   139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The contamination of surface and ground water by bentazone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global concern in recent years. We conducted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using MIEX resin to eliminate bentazone from waters.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 ect of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retention time, resin amount, and initial pesticide concentration, on removal e ciency of bentazone. Results showed the sorption process was fast and bentazone could be e ciently removed in 30 minutes. The kinetic process of bentazone sorption on MIEX resin was well described by pseudo second-order model and intraparticle di usion was the rate controlling step. The MIEX resin possessed the highest sorption capacity of 0.2656 mmol/mL for bentazone according to Langmuir fitting. Bentazone is a hydrophobic ionizable organic compound, and both ionic charge and hydrophobic aromatic structure governed the 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n MIEX resin. The di erent removal e ciencies of ionic and non-ionic pesticid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ge balance equations of bentazone, SO4 2??, NO3?? and Cl??, indicated that removal of bentazone using MIEX resin occurred primarily via ion exchange.  相似文献   
492.
高氯酸根离子是水质污染物中常见的污染源之一.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稳定、分散性好的纳米银溶胶颗粒(粒径为30~40 nm),并以此为基底,探究了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迅速准确地检测质量浓度为10-6~10-1 g/L的高氯酸根离子溶液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果表明,当高氯酸根离子质量浓度为10-5~10-1 g/L时,随着高氯酸根离子浓度的降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强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493.
Fenton试剂处理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用 Fenton试剂对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 ,当溶液 p H=2 .0、H2 O2 ( 30 % )投加量为 6 0 m L/L、F e SO4· 7H2 O投加量为 4.5 g/L、H2 O2 投加次数为 4、反应时间为 1.5 h时 ,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94.
赤泥作为氧化铝冶炼过程中排出的一般工业固废,具有数量大、碱性强、粒径小、孔隙结构丰富等特征。采用XRF、XRD、SEM/EDX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赤泥的化学组成、矿物结构、粒度、比表面积、表面形貌、酸中和能力等特性。通过批实验观测了赤泥对水溶液中Pb(Ⅱ)的去除效果,并对Pb(Ⅱ)初始浓度、pH等影响因子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赤泥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O、SiO2、Al2O3和Fe2O3,平均比表面积为43.8 m2·g−1;赤泥有很强的酸中和能力,对硝酸的中和能力约为1.875 mol·kg−1。初始pH=4,且过程中不控制pH时,反应在10 min之内达到平衡,去除率为98%~100%,赤泥对Pb(Ⅱ)的去除能力可达到25.9 mg·g−1。当pH=4时,赤泥对水溶液中Pb(Ⅱ)的去除反应在90~120 min时达到平衡,去除率为10%~45%,当初始浓度为1~100 mg·L−1时,Pb(Ⅱ)初始浓度越高,Pb(Ⅱ)去除能力越强,去除率越低。当pH为7和10时,Pb(Ⅱ)去除率分别为92%和98%,残留Pb(Ⅱ)浓度小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0 mg·L−1。通过分析可知,赤泥对Pb(Ⅱ)的去除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机理主要为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495.
沸石滤料曝气生物滤池 (ZBAF)对氨氮的去除包括生物硝化和离子交换两种作用。中试装置启动试验表明 ,初期对氨氮的去除以离子交换作用为主 ,末期以硝化作用为主 ,不能以氨氮总去除率达到稳定作为启动过程结束的标志 ,而应以氨氮硝化去除率达到稳定作为标志。沿程试验表明 ,硝化细菌对沸石的“生物再生功能” ,实质是已被沸石交换的氨氮被水中浓度较大的其他阳离子交换下来后 ,被硝化菌所利用的现象 ;沸石表面有生物膜时 ,仍具有交换氨氮能力  相似文献   
496.
农药化工厂生产苯肼、苯唑醇、乙基氯化物过程排放的废水是高氯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采用三辛胺作萃取剂,用液-液萃取处理,三辛胺与水中Cl-离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转移到有机相.再经高效絮凝处理后,CODCr总去除率达89.8%,Cl-总去除率达83.2%,BOD/COD比从0.02上升到0.34,可生化性大幅度提高. 废水再经河水稀释进A/O池生化处理3d后,可达标排放.负载萃取液用5%NaOH水溶液反萃取.由于萃取剂回用降低了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497.
采用自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对镉、铅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对镉、铅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其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 2 0 6.6mg g和 10 5 .5mg g ;吸附速度快 ,2 0min即可达到平衡。用Langmuir方程对其吸附等温线进行回归 ,结果显示实测值与理论方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98.
粉煤灰虽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但单独做为处理剂处理含铬废水,效果并不理想,具有吸附容量小、溶解损失大、且有毒性浸出等特点.为了解决粉煤灰以上缺陷,提出氧化钙复合粉煤灰去除铬渣渗滤液中总铬的技术,研究表明,在室温25℃条件下,总铬初始浓度在0.30~80.00 mg/L范围内,选择粉煤灰与CaO配比为1:1时,以150 r/min转速充分振荡24 h,总铬去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通过空白对照实验研究表明,粉煤灰复合CaO使用,对总铬的去除远优于单独使用粉煤灰或CaO做为吸附剂的处理效果.利用SEM,XRD,红外光谱分析3种材料表征方法,对粉煤灰原料、CaO-粉煤灰处理后残渣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介质条件下,粉煤灰与CaO能生成晶体矿物.当溶液中有铬存在时,晶体矿物在形成的过程中能将铬裹入其结构中.通过浸出实验表明,此晶体矿物对铬具有很好的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499.
吴乐  刘哲  史玲玲  王鹏  龚勋 《环境工程学报》2015,9(12):6054-6058
粉煤灰中痕量元素的滤出会对灰场下游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研究粉煤灰中痕量元素的淋滤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贵州某电厂灰样,开展铬元素的迁移控制及柱淋滤特性的研究,建立HPLC-ICP-MS对不同价态铬定量分析的方法,结果显示,以EDTA为络合剂,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Cr(Ⅲ)与Cr(Ⅵ)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0 s和120 s左右,实现了基线分离.并选取硫酸亚铁,研究硫酸亚铁的添加对不同价态铬元素在柱淋滤系统内淋滤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0.
铬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化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某工业场地的铬污染土壤为修复对象,投加不同比例的FeSO4·7H2O、FeSO4·7H2O和Ca(OH)2混合物及NaHSO3,通过测定土壤及浸出液中六价铬、总铬以及铬的形态,比较3种稳定剂对该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化作用。结果表明,FeSO4·7H2O和NaHSO3对铬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效果都较好,可以有效还原土壤中六价铬并能降低土壤中总铬的浸出浓度。当FeSO4·7H2O投加量为2%时,土壤六价铬和总铬浸出浓度降幅分别达到99.0%和57.5%;当NaHSO3投加量为0.8%时,六价铬和总铬浸出浓度降幅分别达到97.7%和42.2%,与前二者相比,FeSO4·7H2O和Ca(OH)2混合物还原稳定化效果较差。投加FeSO4·7H2O能够将土壤中活性大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铬转化为稳定的有机态和残渣态铬;而NaHSO3主要将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铬转化为相对稳定的铁锰氧化态铬,其稳定化效果要差于FeSO4·7H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