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8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12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9篇 |
废物处理 | 8篇 |
环保管理 | 288篇 |
综合类 | 798篇 |
基础理论 | 210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46篇 |
评价与监测 | 112篇 |
社会与环境 | 217篇 |
灾害及防治 | 1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68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153篇 |
2010年 | 119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133篇 |
2006年 | 114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100篇 |
2003年 | 81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为推动株洲市现代生态城市的建设和提升株洲市的综合竞争能力,通过对"十五"期间株洲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分析和评价,提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并预测了"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十五"期间株洲市区总体环境空气质量处于污染严重水平,SO2是市区空气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其次是PM10,而NO2年均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模式预测表明,"十一五"期间,株洲市市区环境空气中SO2、NO2和PM10的年平均浓度呈缓慢下降,环境空气质量将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22.
滨海城市气溶胶中颗粒态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与气溶胶颗粒相结合的汞,即颗粒态汞,不仅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而且在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扮演重要角色.以我国东南滨海城市厦门市为研究对象,采集郊区、居民区、旅游区、工业区和背景区四季(2008年10月~2009年8月)的PM2.5、PM10和TSP样品,基于塞曼原子吸收法的俄罗斯LumexRA-915+汞分析仪对大气不同粒径颗粒物中颗粒态汞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厦门市大气不同粒径颗粒物中汞的含量均表现为冬、春两季的浓度明显高于夏、秋两季;春、夏、秋、冬四季细颗粒物(PM2.5)中的含量分别为(51.46±19.28)、(42.41±12.74)、(38.38±6.08)和(127.23±33.70)pg/m3.不同粒径颗粒物中汞主要分布在PM2.5中,占到颗粒物态汞的42.48%~67.87%,表明细粒子富集汞的能力较强.不同功能区颗粒态汞的浓度分布趋势为背景区居民区旅游区工业区郊区,说明颗粒态汞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采样点的环境功能密切相关.总体而言,滨海城市大气颗粒态汞含量较低;PM2.5对颗粒态汞的富集明显高于PM10和TSP,表明对颗粒态汞的控制应集中在细颗粒物污染上. 相似文献
923.
924.
925.
河网城市不透水面快速扩展,已成为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理解掌握区域不透水面与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压力响应关系十分必要。以国外研究为重点,从不透水面的识别技术方法、 流域不透水面与河流生态系统状况之间的压力响应关系、 不透水面在流域土地利用规划调控和河流管理应用等三个方面,回顾了不透水面研究的主要进展,特别对不透水面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阈值效应进行了较细致梳理。从研究区域、 研究视角、 研究方法、 决策应用等四个方面,讨论了当前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河网地区较为特殊的水文地貌特点,提出了河网城市开展相关研究的主要任务,认为必须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方法问题包括:不透水面实地调查方法及与有效不透水面转换、 汇水单元及其多尺度体系、 压力响应体系构建,以及数据分析技术方法等。最后以上海地区为案例,分析了河岸带尺度上的不透水面与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压力响应关系。这一研究体系框架试图为相关实证研究提供可实际操作的方法论参考。 相似文献
926.
山区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空间分布特征——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地形位指数和分布指数,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区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20 a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建设用地在低地形位的优势性增强且有向高地形位扩展的趋势,水田的优势分布范围缩小,但在低地形位优势增强,建设用地、 水田在低地形位的优势增强导致旱地、 灌木林地优势分布区间上移并收缩;②研究时段内工作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未出现明显的分化,各类型相间分布,未形成明显的以建设用地为中心的带状分布格局;③1990年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地形位梯度上的分布已经分异成高、 中、 低三段式格局且20 a间未发生明显改变,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形适应弹性已经被拉大。 相似文献
927.
生态城市建设不只是个生态恢复、生态重构、生态建设的过程,而是一种生态新观念、新经济、新秩序和新文化的创新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态城市的规划应作为城市规划的总纲,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作为重要内容和必要的组成部分予以重视。本文以地处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平凉市为例,探讨了在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支撑生态城市建设有效运行的相关措施,对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28.
利用福建省龙岩市2006—2009年PM10的监测数据和龙岩市地区山谷风各风向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一元线性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龙岩市区PM10浓度与N风向、NW风向、NNW风向的出现频率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这些风向的出现会导致污染物堆积在谷底范围之内,阻碍了PM10污染物向谷外的扩散,使得处于谷底的龙岩市大气中的PMl0浓度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929.
黄河流域城市群与产业转型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城市群和产业转型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揭示流域尺度城市群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对指导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本文聚焦“城市群和产业转型发展”,联合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从生态保护、资源配置、动态演化、空间结构、整合调控等视角,探讨黄河流域城市群与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议题,以求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核心观点如下:识别水资源、城市群和产业发展的关系是促进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协同、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并进的关键;分析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复杂耦合与动力演化机制对于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揭示黄河流域典型城市群和产业空间演变机理,构建城市群与产业转型发展空间一体化目标与模式,是促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和能源革命导致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复杂、“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构建背景下,黄河流域“城市群和产业转型发展”亟需更全面的整合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30.
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类型的城市相比,工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相对突显,应更加重视防护型绿色空间网络化布局与建设。2000—2017年间,工业城市包头市区高质量的绿色空间大量被城市建设占用,城市绿色空间破碎化程度加剧,片状和带状绿色空间分布减少,尚未形成绿色空间生态网络体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现状绿色空间承担着比以往更大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压力。根据包头市工业城市防护型绿色空间建设需求性特征,基于隔离/保护理念、弹性理论、GIS空间分析技术等,评估包头市防护绿色空间布局适宜性,进一步结合2017年绿色空间分布特征,对防护绿色空间建设进行优先级分区。结果表明:(1)研究区防护绿色空间布局适宜区449.5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629.59 km2)的71.41%,与现状绿色空间覆盖率(44.71%)相比,可增加26.7%的绿色空间覆盖率;(2)适宜区面积内存在较大面积的无绿色空间和低质量绿色空间,分别约占适宜区面积的25.73%、47.64%,防护绿色空间网络化程度低;(3)根据防护绿色空间布局建设分区结果,41.02 km2的区域可考虑优先建设绿地面积。结果可为包头市及同类型城市防护绿色空间布局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