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6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956篇
安全科学   281篇
废物处理   68篇
环保管理   837篇
综合类   2308篇
基础理论   500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56篇
评价与监测   259篇
社会与环境   276篇
灾害及防治   15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91.
近年来地铁建设不断加快,在地铁隧道上方施工已成常态。为研究基坑开挖影响下下卧盾构隧道的隆起变形,评价不同变形控制措施的实际控制效果,以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琴台变电站地下电缆通道工程为例,采用两阶段法计算了基坑开挖影响下下卧盾构隧道的隆起变形,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无加固、压力注浆加固、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和压力注浆+水泥土搅拌桩综合加固控制措施4种工况下下卧隧道的隆起变形值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初步预测基坑开挖引起下卧盾构隧道的隆起变形,该理论计算方法可靠、实用;压力注浆+水泥土搅拌桩综合加固控制措施使下卧盾构隧道的隆起变形和横断面收敛变形值分别减小至2.3 mm和0.35 mm,控制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实际推广意义,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2.
基于计算模拟与响应面分析漆酶对己烯雌酚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作为水环境中最具雌激素活性的合成化合物之一,其给生物体和环境带来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首先通过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模拟从理论上分析漆酶与DES的相互作用;其次通过实验分析其降解动力学模型及不同反应条件和介质对漆酶催化转化DES的影响;最后使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漆酶-ABTS系统催化转化DES的最佳条件.计算结果表明,漆酶与DES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且它们之间主要存在氢键和疏水作用力.实验结果表明,反应6 h左右,50 mg·L-1的DES的降解率达到93%以上;根据Michaelis-Menten模型得到的动力学参数KmVmax分别为36.18 mg·L-1和45.98 mg·L-1·h-1,模型的R2为0.99.漆酶催化降解DES的最佳pH为6,最佳温度为55℃.几种介质中,ABTS对漆酶催化降解DES的作用最强.通过响应面分析发现,在pH=5.5、55.98℃、1.52 mmol·L-1 ABTS、31.52 mg·L-1 DES的条件下,反应0.5 h后ABTS-漆酶系统可将DES完全降解.本研究可为漆酶催化转化DES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93.
本文基于湿地植物在河流湖泊中的物理、生化反应机制,应用MIKE21中EcoLab的编辑功能,建立湿地植物的水质模块,将植物的阻流、产氧、耗氧及微生物和植物吸收营养盐过程参与计算中,耦合湿地水动力实现水质模拟.在对妫水河表流湿地调研及监测基础上,建立妫水河下游与三里河的模型,考虑湿地植物类型、分布及水量变化下的植物有效面积等作用,定量研究工程尺度上河流湿地水动力及水质净化效果.计算中采用实测数据率定湿地植物对水质作用的关键参数,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通过模拟,无循环系统对支流三里河及上游调水时,岸带湿地建设后相比建设前,下游出口处氨氮、磷酸盐和总氮的浓度下降了14.29%、 33.33%和20.00%;循环系统运行后,三里河和妫水河上游流量分别增加0.4 m~3·s~(-1),使得部分河段水位抬升,断面平均流速略有增加,三里河和妫水河的有效湿地覆盖率分别增加了144.44%和13.16%,出水口处水质与工程前相比,氨氮、磷酸盐和总氮分别下降了35.71%、 50.00%和46.67%,循环体系的建设加强了湿地净化功能.模型有机地将湿地植物分布融合进模型水质计算中,为河湖湿地生态修复、方案设计和水利调控等综合措施下的水质响应研究提供了模型方法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94.
The hydrologic response to statistically downscaled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simulations of daily surface climate and land cover through 2099 was assessed for the Apalachicola‐Chattahoochee‐Flint River Basin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Projections of climate, urbanization, vegetation, and surface‐depression storage capacity were used as inputs to the Precipitation‐Runoff Modeling System to simulate projected impacts on hydrologic response. Surface runoff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when land cover change was applied. However, once the surface depression storage was added to mitigate the land cover change and increases of surface runoff (due to urbanization), the groundwater flow component then increased. For hydrologic studies that include projections of land cover change (urbanization in particular), any analysis of runoff beyond the change in total runoff should include effects of storm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s as these features affect flow timing and magnitude and may be useful in mitigating land cover change impacts on streamflow. Potential changes in water availability and how biota may respond to changes in flow regime in response to climate and land cover change may prove challenging for managers attempting to balance the needs of fu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these models are still useful for assessing the relative impacts of climate and land cover change and for evaluating tradeoffs when managing to mitigate different stressors.  相似文献   
895.
北京城市典型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初始冲刷效应分析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城市硬化地表的迅速增加使得降雨径流量增加,屋面和路面等下垫面上污染物的大量累积并随径流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对城市水环境造成威胁.为了解径流污染过程和给径流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于2004~2006年选取典型屋面和路面对径流污染过程进行了监测和分析,计算了两种径流的次降雨平均浓度(EMC)水平,发现两类径流的COD和TN污染较为严重;屋面径流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分别超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V类)3.64和4.80倍;路面径流的COD、TN分别超标3.73和1.07倍.利用M(V)曲线,判断径流量同径流污染负荷的关系,发现屋面径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TSS)、COD、TN和总磷(TP)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初始冲刷现象;路面初始冲刷现象主要表现为TSS和TP,总体上初始冲刷效应不明显.汇水面性质、降雨强度、污染物累积状况等都是影响屋面和路面径流污染物排放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96.
依据1998—2006年18个航次13个站的调查资料,简要描述和分析了大鹏湾表层沉积物中包括碳、氮、磷的多项生物地球化学要素多年的平均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并依据TOC/TN原子比探讨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结果表明,大鹏湾的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中各生物地球化学要素的分布变化影响不大,TOC、TN和TP含量分别为(17600±4600) mg·kg-1、(1738±446) mg·kg-1和(562±89) mg·kg-1,比珠江口和大亚湾高.9年调查期间,TOC、TC、TN和TP含量的年际变化趋势都是上升的,表明随着周边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产生的大量有机质通过小河流和地表径流排放入海,使大鹏湾中沉积物的环境逐渐恶化.TOC/TN原子比为12.4±2.5,介于海洋浮游生物源和陆生高等植物源之间,反映了大鹏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是陆源和水生2种来源的混合输入.TOC/TN原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大鹏湾接受陆源有机质与水生有机质的比例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97.
利用大连市2014~2015年地面观测资料、高空地面形势场和2015年12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WRF-CMAQ数值模式,对大连市污染天气特征和污染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5年大连市共有大气污染日数145d,占20%,大气污染天气过程35个;发生大气污染时的高空形势场主要为槽后脊前的西北气流场,占63%,槽前西南气流场次之,占21%,槽区、脊区各占6%;地面形势场主要表现为风速较小的均压场(68%)和等压线密集风速较大的非均压场(32%)两种气压场.2015年12月出现的5次污染过程中,大气层结均为稳定层结,且近地面水平风速均值较小,对污染物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扩散起到抑制作用,导致空气质量恶化;模拟结果发现大连市冬季污染过程中大气气溶胶的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铵盐和硫酸盐等细颗粒物,其中硝酸盐占比最大,且污染过程的增幅最为明显,说明机动车和燃煤排放已对大连市城市污染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98.
ABSTRACT: Excessive nitrate‐nitrogen (nitrate) export from the Raccoon River in west central Iowa is an environmental concern to downstream receptors. The 1972 to 2000 record of daily streamflow and the results from 981 nitrate measurements were examined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 of nitrate to streamflow in the Raccoon River. No long term trends in streamflow and nitrate concentrations were noted in the 28‐year record. Strong seasonal patterns were evident in nitrate concentrations,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s occurring in spring and fall. Nitrate concentrations were linearly related to streamflow at daily, monthly, seasonal, and annual time scales. At all time scales evaluated, the relation was improved when baseflow was used as the discharge variable instead of total streamflow. Nitrate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to be highly stratified according to flow, but there was little relation of nitrate to streamflow within each flow range.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developed to predict monthly mean nitrate concentrations explained as much as 76 percent of the variability in the monthly nitrate concentration data for 2001. Extrapolation of current nitrate baseflow relations to historical conditions in the Raccoon River revealed that increasing baseflow over the 20th century could account for a measurable increase in nitrate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899.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方法的探讨,开发出了针对生态市建设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框架,并以淮南市为例,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分析了淮南生态市建设SEIA的主要内容:土地利用规划、产业政策结构调整以及各项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为生态市建设SEIA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00.
中国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乡村去旅游,这是人们释放心理压力、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因此乡村旅游发展非常迅速。2006年我国把旅游主题确定为“乡村旅游年”,这更加说明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从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作为研究出发点,简要介绍了乡村旅游的背景和概念,研究了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现状,最后给出了市场推广的主体与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