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0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64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595篇
综合类   662篇
基础理论   326篇
环境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117篇
社会与环境   355篇
灾害及防治   1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长江中下游地区21世纪气候变化情景预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IPCC数据分发中心提供的7个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温室气体(GG)增加以及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GS)共同增加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未来50~100年的气候变化情景.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21世纪的未来温度变化与全球和全国一样,都将呈增加的趋势.GG作用下,2050年和210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变暖幅度分别为2.2℃和4.5℃左右,比全国以及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变暖幅度小;GS作用下2050年和2100年,其分别为1.2℃和3.9℃,总体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变暖幅度低于全球与全国的变暖幅度.各个季节相比,春季和冬季的增温幅度最大,夏季最小,在两种情形下,长江中下游地区21世纪中期夏季温度将分别增加2.3和0.8℃,2100年将分别增加4.1和3.1℃.对降水变化的分析表明,GG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全球、全国以及中国西部和东部地区相比,降水增加的幅度最大;GS作用下,降水增加趋势不明显;综合7个模式的模拟结果,GG作用下,春季和秋季降水增加最明显,夏季次之;GS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年平均降水变化不明显,夏季降水增加.同时,本文还对长江中下游地区21世纪中期和末期的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两种情形下,都是长江以北的增温幅度大于长江以南.GG作用下,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21世纪中期降水将增加5%~7.5%,夏季则是长江下游地区降水增加较大,将增加10%,而长江中游地区降水增加不明显;21世纪末,春季和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增加幅度都将加大,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降水增加最明显;考虑GG和GS的共同影响后,长江以南的地区降水增加,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962.
王顺兵  郑景云 《灾害学》2005,20(4):97-100
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一些地区自然灾害加剧,并将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减灾建设,及早采取相应措施,是适应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明智选择.鉴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不同区域采取的对策也有所区别.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该区域自然灾害的类型、历史时期和现在灾害的特点、发生规律及其原因,并根据该区域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提出了一些需要及早实施的战略性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963.
分离趋势产量和气候产量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长时间序列的作物产量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统计研究中,一般把作物的产量分解为趋势产量、气候产量和随机误差3部分。趋势产量是反映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长周期产量分量,也被称为技术产量,气候产量是受气候要素为主的短周期变化因子(农业气象灾害为主)影响的波动产量分量。因为不同趋势产量模拟方法分离的气候产量的结果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所以分离趋势产量以得到准确的气候产量就显得尤其重要,这关系到影响作物产量的气候因子(主要是农业气象灾害)分析的准确性。试图以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影响为例,说明如何选择合适的趋势产量求算方法,进而分离得到气候产量。提出了方法选择的3个依据条件:趋势产量模拟曲线应该符合社会技术各发展阶段的实际;全国或整个研究区的趋势产量变化特征因子应该基本一致(即社会和技术水平发展过程差异不大),气候条件相似区域其气候产量应该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分析得到的影响研究对象(作物)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或者农业气象灾害因子,应该符合所研究对象的生育特性及其对气候因子或农业气象灾害因子的响应规律。  相似文献   
964.
森林火灾气象环境要素和重大林火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利用1970~1994年25年间的森林火灾资料,分析研究了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森林火灾的火源,火环境条件,林火发生、发展、蔓延和熄灭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及重大林火燃烧期的某些要素特征,对指导森林防火灭火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5.
应用SSIM模型反演与评估二氧化硫污染面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在缺少有效二氧化硫低空面源排放清单的情况下,应用SSIM(SourceStrengthInversedModel)模式对SO2低空面源源强的反演功能,完成了天津市蓝天工程改燃措施实施后二氧化硫相对量化改善效果的模拟评估,同时模拟了SO2面源源强改善前后的空间分布,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该模式所解决的污染面源源强核查难点问题,在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中具有通用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66.
鼎湖山大气颗粒物中OC与EC的浓度特征及粒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安娜  温天雪  华维  杨员  孟泽  胡波  辛金元 《环境科学》2020,41(9):3908-3917
为了解华南背景区域鼎湖山站碳质气溶胶的浓度水平与来源,采用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鼎湖山站大气颗粒物分级样品中的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浓度水平,并分析了碳质组分的浓度特征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在PM1.1、 PM2.1和PM9.0中,鼎湖山O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6±2.0)、(7.3±2.4)和(12.8±4.0)μg·m-3, E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3±1.4)、(2.7±1.6)和(3.4±1.7)μg·m-3. PM1.1和PM2.1中OC分别占PM9.0中OC的43.8%和57.0%, EC占67.6%和79.4%. OC和EC主要富集在细粒子中. PM1.1和PM2.1中OC和EC在秋季最高,OC在冬季最低,EC在夏季最低. PM9.0中OC夏季最高.鼎湖山中碳质气溶胶以OC2、 EC1、...  相似文献   
967.
在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汉丰湖水体氮磷营养盐质量浓度季节性变化的基础上,利用氮磷化学计量摩尔比评估水体氮磷养分限制状态.结果表明:湖体TN、DN和NO3--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60、1.25和0.91 mg·L-1,三者季节变化过程相似,均呈现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特点.NO3--N对水体TN贡献较大,NH4+-N和NO2--N质量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且变化平稳.TP、DP和PO43--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3、0.09和0.06 mg·L-1,TP和DP质量浓度变化相似,呈春夏季升高,秋冬季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而PO43--P质量浓度则波动降低.TN/TP范围在11.07~56.02之间,均值为29.23,TN/TP呈季节性波动变化,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最低值出现在...  相似文献   
968.
中国城市臭氧的形成机理及污染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臭氧(O3)污染问题日趋严重.O3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及工业排放氮氧化合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光化学反应生成,少部分来自于平流层的向下传输.文章介绍了城市O3形成机理研究情况,概述了中国城市臭氧污染浓度特征及气象因子、气候变化、前体物等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9.
Distributions and populations of large mammals are declining globally, leading to an increase in their extinction risk. We forecasted the distribution of extant European large mammals (17 carnivores and 10 ungulates) based on 2 Rio+20 scenario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business as usual and reduced impact through changes in human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se scenarios are linked to scenarios of land‐use change and climate change through the spatial allocation of land conversion up to 2050. We used a hierarchical framework to forecast the extent and distribution of mammal habitat based on species’ habitat preferences (as described in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Red List database) within a suitable climatic space fitted to the species’ current geographic range. We analyzed the geographic and taxonomic variation of habitat loss for large mammals and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the reduced impact policy on loss mitigation. Averaging across scenarios, European large mammals were predicted to lose 10% of their habitat by 2050 (25% in the worst‐case scenario). Predicted loss was much higher for species in northwestern Europe, where habitat is expected to be lost due to 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 Change in human consumption patterns was predicted to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conservation of habitat for European large mammals, but not enough to reduce extinction risk if species cannot adapt locally to climate change or disperse.  相似文献   
970.
Arctic marine mammals (AMMs) are icons of climate change, largely because of their close association with sea ice. However, neither a circumpolar assessment of AMM status nor a standardized metric of sea ice habitat change is available. We summarized available data on abundance and trend for each AMM species and recognized subpopulation. We also examined species diversity, the extent of human use, and temporal trends in sea ice habitat for 12 regions of the Arctic by calculating the dates of spring sea ice retreat and fall sea ice advance from satellite data (1979–2013). Estimates of AMM abundance varied greatly in quality, and few studies were long enough for trend analysis. Of the AMM subpopulations, 78% (61 of 78) are legally harvested for subsistence purposes. Changes in sea ice phenology have been profound. In all regions except the Bering Sea, the duration of the summer (i.e., reduced ice) period increased by 5–10 weeks and by >20 weeks in the Barents Sea between 1979 and 2013. In light of generally poor data,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use, and forecaste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21st century, we recommend the following for effective AMM conservation: maintain and improve comanagement by local, federal, and international partners; recogniz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AMM subpopulatio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mplement monitoring programs with clear goals; mitigate cumulative impacts of increased human activity; and recognize the limits of current protected species legis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