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2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安全科学   162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583篇
综合类   603篇
基础理论   304篇
环境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323篇
灾害及防治   1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The 2011 Durban Adaptation Charter for Local Governments calls on local governments, worldwide, to institutionalise climate response, with the aim of minimis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local livelihoods and vulnerable communities. This paper, through the use of case studies, in-depth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review, assesses how three non-metropolitan municipalities in KwaZulu-Natal, a district municipality, and two local municipalities under its jurisdiction, are responding to this cal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while the municipalities have adopted measures to institutionalise climate responses, the responses are relatively new and implementation is slow, complex and fraught with limitations and competing demands. Furthermore, there appears to be a lack of co-ordination of responses between the two levels of government,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to lead to duplication. Given the multi-scalar nature of climate change, emphasis on co-ordination and the inclusion of all municipal depart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sponses is necessary.  相似文献   
962.
为更系统地归纳安全氛围与安全绩效的关系,探究安全氛围、安全绩效及安全结果间的影响机制,采用Meta分析方法,通过2000—2020年54篇文献的55个独立研究样本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安全氛围与安全绩效各维度间的关系,同时运用Meta二元回归探究潜在调节变量对2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安全氛围显著正向影响安全绩效,在高危行业中安全氛围对安全绩效影响更大;安全氛围与安全参与、安全遵守均显著正相关,且安全氛围对安全参与的影响强于对安全遵守的影响;安全氛围和安全绩效均与安全结果显著负相关,且安全绩效对安全结果的影响强于安全氛围对安全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3.
The Qinghai Lake Watershed, containing the largest saline lake in northwest of China, has suffered from severe sandy lan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daily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and wind from 1958 to 2001, 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sandy land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covering four years (1977, 1987, 2000, and 2004). Results showed that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1960s,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P) of 0<P⩽5 mm decreased, while the P>20 m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0.05) in their annual total amounts and days. The maximum daily precipitation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oth the maximum dry spell and the total dry spell of more than ten days had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60s, all the extremely high, extremely low and mean temperatur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0.01), at a rate of 0.1°C/10a, 0.2°C/10a, and 0.2°C/10a, respectively. The days with extremely high temperature had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while the days with extremely low temperature had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 The Qinghai Lake was significantly shrinking (S<0.01) and provided abundant sediments for Aeolian erosion. The NNW wind prevailed in the watershed, and the largest scale wind was from the west and concentrated on the dry months. As a result, the sandy land was mainly born on the east bank of Qinghai Lake. The total sandy land area in the watershed had grown from 587.4 km2, 660.7 km2, 697.6 km2 to 805.8 km2, accordingly, its area percentage growing from 2.0%, 2.2%, 2.4% to 2.7%,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64.
全球气候变暖成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论述了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表状况是形成气候的3个基本因素.此外,还有人类活动、太阳活动、火山活动等影响气候变化的第4类因子.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导致近百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即自19世纪末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大气中CO2等“温室效应“气体持续增加,而森林植被遭到大量砍伐和破坏,全球森林植被覆盖率持续下降,平衡大气中CO2与O2的生态功能不断下降,结果导致全球“温室效应“持续增强,使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自然因素太阳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是周期性而不是持续性的.太阳活动增强期(高峰期)有增温作用,减弱期(低谷期)有降温作用,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影响,但比起人类活动造成的CO2等气体“温室效应“持续增强对气候持续变暖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65.
利用试验方法建立了炭化痕迹的数学模型,与火灾流体动力学软件FDS相耦合,实现对炭化痕迹的再现,同时,进行了较为接近真实火灾的火灾场景试验,并用新编译的FDS软件对试验进行重构。结果表明:火势发展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起火后,火场热释放速率迅速上升,100 s左右达到约2750 kW,随后开始下降,直至434 s降到700kW左右,与火势进程基本吻合;试验得到的密度板炭化痕迹未被烧损的区域(横向30.2~86.8 cm、纵向0~18.6 cm)略小于重构得到的密度板炭化痕迹未被烧损的区域(横向33.4~91.6 cm、纵向0~18.9cm),但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新编译的FDS软件的有效性。将该软件应用于消防工作,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定量方法来描述炭化痕迹的形成过程,还可以通过火场中的炭化痕迹来反推起火点位置,辅助火灾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966.
GCM预测情景下中国21世纪干旱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干旱事件发生的趋势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基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中6个GCM模式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数据,采用帕尔默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评估了21世纪RCP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4.5和RCP 8.5情景下我国干旱事件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1世纪中后期,由于气候显著变暖而降水变化不稳定,我国将面临广泛的干旱化趋势,其中干旱频次、持续时间和强度都呈显著上升趋势。相对于基准期,干旱事件的空间格局也将发生变化,其中北方地区干旱事件历时和频次明显增加,而南方严重干旱事件的强度加剧。尽管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降水小幅增加,但仍不能扭转因增温所导致的区域干旱化趋势。因此,在制订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旱灾预防、减缓及适应性方案和措施时,需要考虑气温和降水变化时空不匹配等因素的影响,从水热两方面调控干旱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67.
近50 a西北干旱区冬季积雪日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基于西北干旱区104个站点1961—2010年的日积雪深度、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数据和NCEP/NCAR数据,利用K-means聚类分析、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西北干旱区冬季积雪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冬季积雪日数大值主要集中在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地区,西辽河流域、鄂尔多斯高原、天山、塔里木、阿拉善高原地区冬季积雪日数相对较少,内蒙古高原地区冬季积雪日数基本呈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减少的趋势。2)近50 a,西北干旱区冬季积雪日数呈增加趋势,且各区域主要在1984年发生突变现象。内蒙古高原地区内站点冬季积雪日数变化较大,其他分区内站点的冬季积雪日数基本无变化。3)西北干旱区各分区周期变化主要集中在5、10、25 a左右,其中25 a的周期变化最为明显。4)冬季东亚大槽、南支槽的减弱与西风的增强使西北干旱区降水量增加是导致西北干旱区冬季积雪日数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8.
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脆弱性动态监测及驱动因子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脆弱生态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论文在充分考虑研究区生态环境背景特征(沙漠化、盐渍化、风力侵蚀、干旱等灾害严重)的基础上,引入极端气候灾害因子(指示气候变化)和大尺度景观格局指数(指示人类活动对生态景观的干扰),构建了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对研究区2000—2013年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总体上处于中-重度脆弱状态;其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西部局部地区则呈现“E”字型格局,该分布格局主要受西北内陆地区大气环流以及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貌影响;2000—2013年,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生态脆弱性呈现减小趋势,其生态脆弱性变化状况受气温、降水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研究成果可以为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保护和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69.
深入分析气候变化下汉中盆地水稻产量变化响应,可在进一步探究影响研究区水稻产量主要气象要素的同时,为地方水稻生长期内气象灾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研究区水稻生长季主要的气象影响因子,文章基于1951—2014年汉中盆地多测站日气温、降水量、积温及气温日较差数据和水稻单产资料分离的气象单产数据,综合运用线性趋势、趋势系数、HP滤波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在分析汉中盆地水稻气象产量和生长季各气象要素变化趋势的同时,推求了水稻气象产量和各主要气象要素序列的显著周期。研究结果表明:1)近64 a汉中盆地4—9月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和≥10 ℃活动积温变化均呈上升趋势,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2)汉中盆地各气象要素与水稻气象单产的显著周期分析结果显示水稻气象单产第一主周期与各气象要素的第二主周期相对应,均存在13~14 a时间尺度的主周期变化;3)各气象要素对水稻气象产量的影响各异,不同气候背景下影响水稻气象产量的主导气象因素不同。论文研究结果可为汉中盆地水稻生产的优化布局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0.
目的利用近22年的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rm)风场资料,对东沙群岛海域的风候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为军地海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具有高精度的CCMP风场资料,统计分析近22年期间东沙群岛附近海域的风候特征。结果东沙群岛附近海域的海表风速呈"W"状双峰型月变化。峰值出现在11、12和1月期间,海表风速在9 m/s左右,次峰值位于6月,海表风速在6 m/s左右,东沙海域的年平均风速为6.5 m/s。东沙海域的海表风速表现出"U"型日变化特征。东沙附近海域的风速主要分布于3~5级,即3.4~10.7 m/s之间,1月的大风频率明显高于7月。1月和10月,东沙附近海域的风向以NE向为主,7月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风向以S-SW向为主,4月风向则以ENE和SSE向为主。从全年来看,风向以偏东北向为主,S-SW向居其次。在近22年期间,东沙海域的海表风速整体上以0.0424 m/(s·a)的速度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结论运用高精度的CCMP风场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了东沙群岛海域的风候特征,对军地海战场环境建设具有科学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