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0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20篇
安全科学   128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666篇
综合类   740篇
基础理论   402篇
环境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103篇
社会与环境   324篇
灾害及防治   15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Popular music is a generation-specific zeitgeist, while music affords otherwise unobtainable engagement with environmental themes. Despite being the most widespread form of music there is a paucity of scholarship on climate change vis-à-vis popular music. In turn,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popular music may provide a soundtrack that narrates the rapidity of contemporary biophysical change. Approaches of conveying versus communicating climate change in music are considered across a spectrum of musical forms, from contemporary and historical popular music to contemporary classical music and sound art. The article applies the framework of shifting baselines to music engaged with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order to formulate a closer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intergenerational biophysical change and subjective and qualitative socio-cultural change. To cease losing track of such inexorable degradation, the article speculates on future musical forms that may obviate such intergenerational myopia by conveying and/or communicating the unprecedented rapidity of biophysical change.  相似文献   
112.
利用阿克苏地区5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降水和温度资料,对近50 a来该地区气候变化及其趋势进行了分析。各气象站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上都呈增加趋势。除库车县气象站年平均温度呈降低趋势外,其余呈上升趋势。总体上,阿克苏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3.
低碳生活是一种自然地节约各种资源的习惯,是一种生活习惯。气候变化是本世纪最严重的全球问题之一,不断推进低碳生活是减少人类生活对气候影响的重要途径。低碳生活推广后,消费者对建筑的规划、环境影响以及节能等关注将增加,进而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分析低碳生活对建筑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和扩大宣传的多级支持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4.
生物处理单元采用水解酸化、多级串联接触曝气、连续流的除磷脱氮A2/O工艺,并辅以外排厌氧富磷污水侧流除磷,开发了一个新型的具有强化除磷脱氮功能的污泥减量HA—A/A—MCO工艺。用该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发现,在SRT60d、进水COD316~407mg/L、NH4+-N30~40mg/L、TN35~53mg/L、TP8—12mg/L的条件下,出水COD≤18mg/L、NH4+-N≤2.1mg/L、TN≤10.3mg/L、TP≤0.44mg/L。研究还发现,水解酸化池处理产生的VFA能有效促进生物除磷脱氮,导致厌氧释磷量达57mg/L,进入化学除磷池的侧流液量仅相当于进水量的13%;系统最主要的脱氮形式是SND和缺氧反硝化,SND脱氮占脱氮总量的50%,缺氧反硝化占26%;HA-A/A—MCO系统有效实现了生物相分离,并利用生物捕食作用获得较低的污泥产率,0.1gMLSS/gCOD。  相似文献   
115.
气候变化对洪湖湿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变化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洪湖湿地区域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对洪湖周边4个站点1961~2004年的气象数据分析,从气象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洪湖湿地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洪湖湿地区域气温有显著升高趋势,气温增加倾向率为0264℃/10 a;年降水量有微弱升高趋势,增加倾向率为49964 mm/10 a;降水量夏季和冬季有升高趋势,但是春季和秋季有减弱趋势。气候要素的综合变化使洪湖湿地区域湿润系数具有降低趋势。气候变化造成洪湖湿地面积萎缩、水位降低,同时造成了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物入侵,降水格局的变化改变了湿地水文状况,加剧了湿地的生态不稳定性。研究结果为湿地恢复重建和本区湿地生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6.
对近10 a来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成果作了综述。气候变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干预气候变化过程中涉及经济过程的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适应措施的成本和收益、国际合作机制和涉及代际公平的折现率选取。 在研究方法上,对得到广泛运用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和碳税机制作了详细的评述。在应用层面上,欧美发达国家在城市气候变化经济评估系统建立和碳税征收方面都有成功的应用,但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我国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来说,比较适合在发达省份以市域或省域为单位开展成本收益评估,发展中省份则应将更多关注放在评估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害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此外,我国也应关注在欧盟地区实施较为成功的碳税政策,虽然目前在中国开征碳税的可能性较低,但是对碳税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税率选取及立法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7.
以1961~2007年三江源区的气象及径流资料为基础,采用M K法和R/S分析法分析三江源区气候及水文要素变化趋势及进行未来变化趋势预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判定径流过程的主要驱动要素。研究表明:三江源区气温普遍显著升高,水面蒸发和地温随着气温的升高也不断增加,降水的增加并不显著,而年径流尤其是夏秋季节径流存在明显减小的趋势。R/S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和水文要素未来总体的变化趋势与过去一致。三江源区径流过程是由气温起主导作用,径流对气温变化较降水变化更为敏感。本研究将为三江源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优化配置提供科学借鉴,同时为三江源区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8.
极端气候事件的灾后适应能力研究——以水稻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水稻种植业为例,基于1985-2008年中国水稻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灾后适应能力的机制及绩效。结论表明:西南、华中、华东地区在极端气候事件灾后,并没有将农业产业结构向养殖业调整,相反,种植业在政府扶持与创新激励下反而恢复生产甚至进一步扩张。特别对于西南等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较强的灾后适应能力,往往是农业生产机会成本较低的作用结果,同样由于此原因,华东地区在水灾之后却出现了劳动力转移现象。现阶段,灾后适应能力较多的表现为微观层面的农户响应行为,此种民间调控机制必然有其局限性,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水利工程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体系构建、标准化农田建设、良种补贴等方式引领粮食主产区应对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19.
能源消耗是中国最主要的碳排放源,而地方政府是碳管理的基层行政单元,因此,有效控制区域的能源碳排放是碳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区域消耗的能源中,外来电是缓解当地用电压力的重要措施,但一般外来电引起的碳排放易被忽视。将外来电导致的碳排放纳入区域能源碳排放核算体系内,利用部门分析和范围分析法建立了包含外来电分析的能源碳排放核算系统,以上海市崇明县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表明:(1)2000~2009年崇明的能源碳排放增长较快,由181万t增至477万t(CO2当量);(2)碳排放总量的8212%来自3个部门:工业、建筑业和生活部门;(3)2009年,购买电力导致的间接碳排放达2316%,体现了实施碳管理时考虑外来电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0.
太湖流域的稻麦两熟复种大约产生于东晋南朝时期(317~589年),此后这一种植制度长期存在,并不断有所发展。考察发现,此一区域的稻麦两熟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候并无突出的季节矛盾,只是有两个时期例外。这两个时期一是明末清初,一是19世纪。太湖流域历史上突出的季节矛盾不由人口、品种等社会原因引起,而由气候变化这一自然因素导致。明末清初和19世纪分别是历史上最为寒冷的时期,是气候变冷造成了这一区域稻麦两熟突出的季节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