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23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91.
间接制冷换热器除霜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以载冷剂为冷媒,用于极端低温气候环境实验室的换热器的除霜问题进行研究,获得可行的除霜设计方案。方法从抑霜和融霜两个方面出发,设计包含变片距结霜换热器的内融霜和外融霜两种除霜方案,并搭建实验台对除霜方案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变片距结霜换热器迎风面结霜严重,背风面轻度结霜,内融霜可在3.5 min完成,而外融霜需要2倍的时间。内融霜结束后继续加热换热器,并配合新风置换可在20 min内除去化霜后的附着水。结论变片距结霜换热器能够有效对来流空气进行预除湿,抑制主换热器结霜,内融霜效果最好且目前以蒸汽为热源、内融霜为主、新风吹扫为辅的除霜系统已应用于大型气候环境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2.
大型气候实验室高低温模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突破关键技术,获得适用于大型气候实验室的高低温环境模拟系统方案。方法通过分析大型气候实验室载冷/载热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指出高低温环境模拟系统在可能遇到的极端温度下存在的安全风险,从低温试验工况推断出换热器结霜的必然性。根据载冷剂物性设计规避系统安全风险和融霜的技术方案。结果在AS-6系统和CH2CL2系统的二次循环中设计了充注/排空功能,规避了载冷/载热系统的安全风险。设计了内外融霜结合的融霜方案,进行换热器融霜。结论试验和工程应用证明,通过增加载冷剂充注/排空方案和换热器融霜方案完善的大型气候实验室的高低温环境模拟系统方案合理可行,采用的关键技术可以指导类似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93.
突出洪灾事件对新疆潜在气候转型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新疆近250年来的水文突出事件——洪灾的分析人手,探讨了其与新近提出的可能气候转型期降水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小冰期末以来新疆存在5个比较明显的重大洪灾时段。每一个时段基本上都对应着降水偏多时期,同时也对应着比较明显的气候转折期,前两次对应气温下降降水减少期,后三次对应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洪灾灾情差异显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洪水及其灾害事件对气候(降水)变化响应较明显,表现出随着降水的增加,洪灾灾情加重、主要河流洪水洪峰流量突破历史极值的情况。这为气候转型观点的成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并且还初步印证了前人有关气候转型初期自然灾害频发和洪水量级增大的论断。  相似文献   
194.
1961-2006年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1961-2006年中国东北三省72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东北三省稳定农耕期、生长期及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东北三省平均农耕期、生长期分别延长了2.4 d·10 a-1、2.3 d·10 a-1;经Mann-Kendall检验,农耕期长度、生长期长度分别在1988年、1992年发生突变。46 a东北三省积温表现为一致的增多趋势,降水量、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分析比较突变年前后两个时段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农耕期、生长期平均积温高值区向东、向北扩展;农耕期降水量高值区、低值区面积萎缩,中值区向东南方向扩张,生长期降水量中高值区面积减少;农耕期平均日照时数呈现高值区、低值区面积减少,而生长期日照时数呈现高值区、低值区面积增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5.
飞机气候试验   总被引:22,自引:18,他引:4  
现代战争要求飞机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飞机气候试验是在进行复杂气象条件试飞前需要完成的气候环境试验,用以验证飞机和地面保障设备的气候环境适应性设计,保证飞行安全。结合国内外气候试验发展情况,介绍了飞机气候试验的目的、重要性、试验内容、试验管理及工作程序等。  相似文献   
196.
利用辽宁省1971年以来近40a气候资料和1981年以来25a物候期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气候倾向率、地理信息系统精细化模拟等方法,对辽宁地区气候变化对主要农作物及自然物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a来辽宁地区增温趋势明显,气候变暖显著,2001-2006年全省平均大于10℃积温比20世纪70年代增加277.4℃,无霜期延长13d。农作物与自然物候对气候变暖反应敏感,种植带北移,近36a(1971-2006年)玉米适宜播期提前4d左右,水稻适宜生长期延长近8d;近25a(1981-2005年)草本植物春季展叶期每10a提前2~4d,草本、木本植物秋季枯黄期每10a推后5~7d。干旱、暴雨、暴雪等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危害程度加重。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利弊并存。  相似文献   
197.
198.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cadmium (Cd), lead (Pb), copper (Cu) and zinc (Zn) accumulation in five vegetable species collected at different sites (Shuichuan, Beiwan, Dongwan and Wufe) in northwest China.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air and soil temperatures were recorded dail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sowing to harvest for the five vegetables. The air and soil temperatures affected the capacity of pumpkin, cabbage, brassica napus and Chinese cabbage to accumulate Zn, Cd, Cu and Pb.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emperature, photosynthetic and physiological factors all contributed to the soil–plant transfer properties of DTPA-extractable heavy metals. Temperature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Cd, Pb, Cu and Zn accumulation in four vegetables in this semiarid area. However, the enormous surface area of spinach was likely to elevate heavy metal loads owing to atmospheric deposits. For most vegetables studied, there was a striking dissimilarity in the uptake and translocation ability of Cd, Zn and Cu in soil, but similar accumulation to translocation for Pb in soil.  相似文献   
199.
广东省植被类型丰富、气候条件复杂,开展气候因子对植被的影响研究,对于全省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ODIS NDVI数据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基于变化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广东省NDVI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18年广东...  相似文献   
200.
用1971-2000年的3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按旬统计汶川地震重灾县5-12月各旬的雨日、中雨日、大雨日、暴雨日的平均日数和气候概率,根据地震重灾区实际地质环境条件,降低强降雨强度条件,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对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的39个县进行地质灾害时空气候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重灾区的地质灾害气候风险指数值存在两个高值期间,一个是5月中旬至7月上旬,另一个是8月下旬至9月下旬。而10月下旬至次年4月,重灾区降雨明显减少,绝大部分地区没有地质灾害气候风险;从地域分布来看,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重灾区的西部和中部,风险等级为3~4级(风险较大或很大),东部地区风险等级为1~2级(中等风险或风险较小),但7月下旬高等级风险区位置集中在重灾区的南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