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52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2014—2016年四川盆地重污染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14—2016年四川盆地7个主要城市国家环境空气监测子站资料,结合2015—2016年MICAPS常规气象数据、NECP和ERA Interim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四川盆地细颗粒物(PM2.5)浓度时间分布特征及重污染期间的气象要素和环流背景.结果发现,2014—2016年四川盆地大气重污染主要发生在冬季,重污染日数分别为41、30和16 d,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大气重污染期间,温度廓线出现多层逆温,逆温层大多出现在近地面925 hPa以下和700~600 hPa之间.四川盆地大气重污染主要对应两种环流形势,一种为500 hPa高空盛行西风气流,850 hPa高空等值线稀疏,另一种为四川盆地受到500 hPa高空槽后西北气流控制,地面为弱高压.以上两种环流形势下,四川盆地850 hPa高空附近气压梯度小,污染物不易扩散,导致重污染天气发生.本研究结论可为四川盆地大气重污染预报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2.
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对北京市2013~2018年秋冬季(即当年11、12月和次年1、2月份)细颗粒物(PM2.5)进行模拟,计算北京周边4个截面的PM2.5传输通量,结合流场、浓度的分析,总结11种大气环流型下北京市的PM2.5传输特征.污染严重的西南(SW)和西(W)环流型下,北京地区受强烈的PM2.5传输作用,0.6km以下南部平原的输入产生了非常强的输入累积作用,加重了北京地区PM2.5的污染程度.污染严重的南(S)环流型下,0.6km以下东部平原和0.6km以上南部平原的输入都产生了较强的输入累积作用,京津冀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污染物通过不同高度范围传输影响北京地区的PM2.5水平.污染同样严重的均压(UM)和气旋(C)环流型下,各方向的传输都没有产生明显的输入累积作用,本地排放的削减对于污染的控制尤为重要.污染中等的东(E)、东南(SE)环流型下,北京地区在近地层(0.2km以下)通过南部平原截面对保定等城市有较大的输出通量,对北京污染具有较强的输出消散作用.污染轻的北(N)、东北(NE)和西北(NW)环流型下,北京地区在1km以下通过东部平原截面对廊坊、天津等城市有很大的输出通量,对北京污染具有很强的输出消散作用.污染轻的A环流型下,北京地区没有明显的PM2.5输入输出现象.  相似文献   
143.
利用1981~2016年四川盆地102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霾日观测资料,对四川盆地持续霾事件(定义为连续3d及以上有烟幕或霾发生的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然后对冬季霾事件环流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1~2016年四川盆地持续霾事件的年平均日数呈增加趋势,持续霾事件日数占霾总日数的百分比与霾总日数增加趋势较为一致,霾总日数的增加主要是由持续霾事件的增加引起的.四川盆地持续霾事件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与霾日数的大值区的分布较为一致,主要集中在川东北城市群、成都平原城市群以及川南城市群.持续霾事件多发区的范围在1981~2010年呈年代际增大,在2011~2016年范围减少显著.通过分析盆地冬季霾事件的环流场发现,霾事件偏多(少)年时段,四川盆地处于暖(冷)高(低)压大值区域,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偏弱(强),东亚大槽偏弱(强),盆地上空为一定程度的辐合(辐散),存在(不存在)明显逆温结构,垂直上升运动弱(强),这些条件均有利于污染物颗粒聚集在浅薄的边界层内(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造成霾天气的维持(消散).  相似文献   
144.
原料从开采、加工、再加工等生产过程到形成最终产品,又经过贮运、销售、消费、使用等过程,直至报废、回收和最终处置等生命周期带来不少环境问题。通过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设计、生产、流通、服役、退役等不同阶段,分别采用绿色设计、环境友好生产、生态标志认证、减少流通环节、绿色采购与消费、延伸生产者责任、建立回收与处置体系等环境管理模式,以减少甚至避免环境污染,为企业、管理部门、公众对产品全过程的环境管理提供系统认识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45.
对太湖周边17个气象观测站的7年常规观测资料聚类分析发现,在适宜蓝藻水华形成的高温、微风气象条件下,太湖湖面风场往往出现辐散特征,在此辐散风场的驱动下,蓝藻水华迁移过程必然与均匀风场驱动下有所不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这种辐散风场是由于非绝热加热不均匀造成的局地次级环流叠加在弱的背景风场之上引起的;其强弱程度是受湖陆温差和背景风速共同决定的,并据此给出了湖面风场辐散强度指数.  相似文献   
146.
扬水造流技术控藻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扬水造流技术的两个关键控藻参数Vmix(水体垂直混合速率)和Emix:Eu(混合深度与真光层深度之比),分别在实验室和现场围隔中开展模拟实验探讨藻类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实验开始20h后藻类垂直分布趋向动态平衡,Vmix31.08cm/min时2h内藻类未出现浮聚现象,Vmix31.35cm/min则能够长期(320h)遏制表面水华;根据20h平衡分布变异系数对光照和混合组合条件下的控藻效果进行了分类.藻类生消实验显示衰亡速率常数K与Emix:Eu呈正相关(R2=0.85,P<0.05,n=5),表明增大Emix:Eu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藻类衰亡.现场围隔实验结果表明,Emix:Eu对藻类生长消亡的显著影响,并认为在自然条件下,扬水造流技术要发挥控藻效用,Emix:Eu必须33:1.  相似文献   
147.
对不同钙硫比条件下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循环流化床脱硫系统中,保持烟气流量、循环物料量、喷水量、进出口烟气温度、入口SO2浓度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提高钙硫比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明显提高脱硫效率,其影响脱硫效率是通过钙硫比的改变实现循环物料量成分的变化,使循环物料量中有效吸收剂的比例增加,从而实现脱硫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8.
地下水循环井技术对含水层典型NAPL污染物的修复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态批试验分析苯和萘在均质中砂上的吸附特性,同时利用二维模拟槽分析其在地下水中的迁移特性并采用地下水循环井技术进行修复治理. 结果显示:苯和萘在均质中砂上的吸附符合线性等温吸附,萘的吸附系数为0.0075L/g,明显大于苯(0.0034L/g);苯在横向和纵向的浓度锋面迁移距离均明显大于萘, 50d后,地下水中ρ(苯)、ρ(萘)的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别为119.11、14.97mg/L和64.03、5.19mg/L;启动循环井修复,靠近循环井的地下水循环扰动大,气、水两相间的传质作用强,有机物被优先去除,逐渐形成一个以循环井为中心的锥形修复区域;累积曝气14h后,地下水中ρ(苯)趋于检测不出,但ρ(萘)存在明显拖尾现象,拖尾浓度达到1.82mg/L;各列单元苯衰减系数变幅较小,萘的衰减系数则存在两侧低、中间高的趋势,残留的萘基本上集中分布于远离循环井、模拟槽的两侧区域. 可见污染物的挥发性及其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性是影响循环井修复效果的主导因素,污染物挥发性越强,其迁移越快,循环井修复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9.
元坝区块须家河组地层极易发生井漏,增加了钻井风险,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分析了须家河组地层的漏失原因和堵漏难点,介绍了雷特超强堵漏剂的堵漏机理和性能优势,对雷特承压堵漏技术在元陆9井须家河组地层的成功堵漏实践进行了详细剖析。现场应用表明:雷特承压堵漏技术适用于须家河组地层,在相同漏失程度下,雷特堵漏的施工时间仅为常规堵漏的1/10,堵漏材料的消耗量仅为常规堵漏的1/19,一次堵漏成功率100%,堵漏效果显著,为类似地层的堵漏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0.
论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中国142 个测站12 小时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夏季500 hPa 纬向风的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1950 年以来,高原夏季500 hPa 昼、夜纬向风均呈现整体减弱趋势,且减弱趋势夜间比白天明显,纬向风日较差呈增大趋势。高原昼、夜纬向风在1967 年均存在减弱突变,纬向风日较差存在1965 年的减小突变和1975 年的增大突变,纬向风日较差具有4~6 a 及16~23 a 的显著周期。高原昼夜纬向风异常,使得高原东侧及其以东地区出现异常的上升或下沉气流,且高原纬向风减弱时,长江以北的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偏多,降水对高原纬向风异常响应的昼夜差异主要表现在四川盆地东西部降水异常的昼夜差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