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07篇
安全科学   101篇
废物处理   63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514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14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采用依时间序列进行对比的方法,考察了高锰酸盐复合剂(PPC)对饮用水源的强化除污染效能。生产性实验结果表明,PPC具有优良的强化混凝和强化过滤效能,能显著降低水厂沉后水和滤后水的浊度、CODMn、UV254等水质指标。与未投加时相比较,水厂投加PPC后沉后水和滤后水浊度分别降低了25%和33.3%,沉后水和滤后水CODM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5.3%和11.5%,UV254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6.3%和9.5%。同时,GC/MS分析表明PPC能有效去除水源水中的多种微量有机污染物,显著提高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PPC通过高锰酸钾的氧化作用,水合二氧化锰的吸附作用,以及各组分间的协同强化作用,显著提高了对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52.
在污水处理厂实验室,对二沉池出口污水进行了曝气和机械2种方式的混合絮凝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水质,在相同的投药量下,曝气混凝沉淀后的水质明显优于机械混凝沉淀后的水质,各项水质指标的去除率分别提高:BOD5 6%~9%,COD 4%~6%,NH3-N 6%~9%,TP 15%~24%,SS 8%~18%。  相似文献   
53.
维生素B1制药废水的铁炭微电解-混凝预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维生素B1制药废水高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色度高、难降解的特点,采用铁炭微电解-混凝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效果良好。铁炭微电解-混凝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为:进水pH值为4,铁炭比为1∶1,曝气量为0.2m3/h的情况下停留时间80min。出水CODCr浓度平均为1600mg/L,去除率约为79%,色度去除率为85%,出水达到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4.
有机改性粘土对赤潮藻絮凝沉降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萍  俞志明 《环境科学》2007,28(7):1518-1523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活体荧光计法,研究了吉米奇类表面活性剂双烷基聚氧乙烯基三季铵盐(DPQAC)改性粘土对2种赤潮生物赤潮异弯藻和锥状斯氏藻的絮凝沉降动力学,比较了2种实验方法的不同,并对几种影响絮凝沉降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分光光度计法进行动力学研究时,有机粘土对赤潮藻的絮凝沉降较好地符合双分子反应动力学模型,而采用活体荧光计法进行实验时,有机粘土对赤潮藻的絮凝沉降很好地符合双曲线动力学模型,利用活体荧光计法进行实验时避免了前者由于粘土沉降导致的体系透光率的快速变化,更好地反映了赤潮藻细胞絮凝沉降实质.2种动力学实验方法都表明,高岭土体系的沉降速率要略高于膨润土体系,提高粘土、改性剂的用量以及体系的pH值都能加快沉降速率,其中提高改性剂的用量是增加去除率和加快沉降速率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
均相Fenton氧化-混凝法强化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均相Fenton氧化—混凝法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强化处理。结果表明,该法特别适用于处理同时含有亲水性和疏水性染料的印染废水,处理过程充分发挥了均相Fenton氧化和混凝的协同作用,对废水中的水溶性有机物、胶粒和疏水性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印染废水初始pH4.0左右,H2O2、FeSO4·7H2O和絮凝剂聚硅酸氯化铝(PASC)的加入量分别为3.6,1.8,8mL时,处理后废水的色度降到35,COD降到103mg/L,去除率分别高达95%和94.3%,脱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6.
混凝—催化氧化法处理丁苯橡胶生产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青  赵旭涛  王维 《化工环保》2006,26(6):494-497
以聚合氯化铝(PAC)、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为混凝剂,以H2O2-O3为氧化剂,采用混凝-催化氧化法处理对丁苯橡胶生产废水。考察了混凝剂种类及其加入量、废水pH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氧化剂及其加入量、反应时间和废水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混凝实验,废水pH为7、PAC和PAM加入量为400mg/L和4mg/L;催化氧化实验,废水pH为7~8、H2O2加入量为200mg/L、H2O2与O3的质量比为0.5。处理后,废水COD从860mg/L降至145mg/L,COD去除率达83.1%,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7.
臭氧对有机物混凝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PDA(Photometric Disperse Analysis)和有机物表观分子量分级、有机物化学极性分级技术从絮体形成过程、絮体表现、有机物分子水平变化等方面研究了臭氧预氧化对混凝过程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混凝剂在预臭氧条件下的混凝过程和效率.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对混凝过程有复杂的影响,其剂量和水体有机物特征决定了其对混凝的整体影响效果.有机物分级显示,臭氧化对有机物结构有重要影响,导致有机物极性、亲水性组分含量大幅提高(36.7%),小分子量组分(<10×103)大幅增高(100%左右);但总的DOC去除率不高(3.28%).对PACl而言,在中、低剂量(O3/TOC<0.7)下,臭氧对絮体形成过程影响较小,但对絮体沉降性和浊度去除已经有阻碍作用.在中、高剂量下(O3/TOC>0.7),对絮体形成有显著滞后,浊度、有机物去除效率下降.AlCl3对臭氧化作用反应敏感,臭氧化在试验剂量条件下,对絮体形成和浊度、有机物去除都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58.
By increasing particle concentration and G value (root-mean-square velocity gradient) to enhance flocculation, a novel vertical-flow settler was designed to increase sedimentation effectiveness, and to simultaneously improve operational stabilization. Due to the gradual decrease in upward flow-rate of raw water, a floes blanket would form and suspend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settler, not at the bottom as in a conventional clarifier. Enough large floes, resulted from flocculation or fltration, would continuously settle out of the floes blanket, and simultaneously, the floes in raw water or those forming above the blanket would ceaselessly enter the floes blanket. As a result, the floes concentration in the blanket could keep a dynamic balance. The hydrodynamic shear in the blanket was improved by flow separation, which was induced by the abrupt change in flow channel. Due to the floes blanket and improved hydrodynamic shear, flocculation would be enhanced, which was helpful for removing fine particles in raw water. A comparative study showed that the novel vertical-flow settler had a much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 removal of the particles in raw water than a conventional one, when they treated kaolin suspension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500, 100 and 50 mg/L, respectively) coagulated by polyaluminum chloride(PAC1) at the up-flow rates of 1 and 2 mm/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59.
火灾现象具有随机性、模糊性,是个复杂的模糊系统行为。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借助于M ATLAB计算软件,对中国火灾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类。根据2000年中国火灾统计资料,把31个省市分为重灾区、较重灾区、一般灾区、轻灾区等4类,与传统的概率统计方法相比,本方法更符合客观实际。城市火灾分类是动态的,重灾区吸取教训,增强消防意识,增大消防投入,可减少火灾隐患;而轻灾区如不注意防范,也会增加火灾隐患。因此不论轻重灾区,均应时时增强防范意识,把火灾危害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60.
以KMnO_4为氧化剂,Al_2(SO_4)_3·18H_2O为混凝剂,含铁锰离子地下水为模拟用水,考察预氧化强化混凝法的效果。利用响应面设计试验,分析氧化剂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和pH值对铁锰去除的交互作用。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在氧化剂投加量4.16 mg/L,混凝剂投加量263.68 mg/L,pH值为7.54的最佳工艺参数下,铁锰去除率分别可达98.22%和97.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