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8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780篇
安全科学   1228篇
废物处理   272篇
环保管理   563篇
综合类   2347篇
基础理论   313篇
环境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424篇
评价与监测   120篇
社会与环境   81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提高煤与瓦斯突出强度的预测精度及预测速度,用最大最小蚂蚁系统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模型设计。根据煤与瓦斯突出强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数据,建立其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以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为自变量,网络误差为目标函数,通过蚁群算法的迭代运算,搜索出误差的全局最小值,以实现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阈值优化,并用优化后的网络进行瓦斯突出强度的预测。实例结果表明,MMAS-BP算法的预测值均方差为0.089,约为BP神经网络的0.1倍,且输出稳定性好,适用于煤与瓦斯突出强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992.
针对煤矿瓦斯爆炸灾害子系统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以南方某省1958—2007年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数构建时间序列,应用霍斯特时间序列数据的标度行为,提出瓦斯爆炸时间序列的重标极差分析(R/S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瓦斯爆炸时间序列的霍斯特指数为0.550 2,分形维数为1.449 8,其分式布朗运动轨迹表现出一定的持久性和非高斯性。为诊断瓦斯爆炸事故时间序列变异年份,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段R/S分析,获得变异年份为1974年,以1974年为分界点构成2个时间序列,霍斯特指数分别为0.589 1和0.697 5,分形维数为1.410 9和1.302 5,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时间序列的持久性趋势一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时间序列看似无序却蕴藏规律,反映了系统的动力学变化特征,R/S分析方法可以描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时间序列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93.
杂质对硝酸铵水溶液临界爆炸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装置对含杂质的硝酸铵水溶液临界爆炸温度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Cl-单独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硝酸铵溶液的热分解,提高了其临界爆炸温度;pH值一定时,随着Cl-浓度的增大,硝酸铵水溶液的临界爆炸温度呈指数形式降低;Cl-浓度一定时,pH值越小,硝酸铵水溶液的临界爆炸温度越低;油脂会降低硝酸铵溶液的热稳定性.该结果...  相似文献   
994.
与其他类型的突出相比,石门揭煤的突出危险性最为严重,对它的突出机理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防突工作水平。根据马家沟矿石门揭煤突出后遗留的孔洞形状,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突出过程进行反演分析;再现了马家沟矿石门揭煤突出发生的地质条件及发展过程。结果显示,急倾斜煤层石门揭煤突出过程中,煤体自重应力的作用比较明显;突出发生后,地应力梯度和瓦斯压力梯度均下降,卸压区宽度增大。因此,对于急倾斜煤层石门揭煤,一方面,要采取瓦斯抽放等措施,降低工作面前方煤体的应力和瓦斯压力;另一方面,要采用金属骨架对其上方煤体进行支护,防止该煤体垮落诱导突出。  相似文献   
995.
实验室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借鉴国内外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研究成果,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人们对煤与瓦斯突出试验研究的深入程度为主线,将实验室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的研究历程进行阶段划分。研究表明:20世纪50—60年代,成功诱导了突出,初步考察诸因素对突出的影响;70—90年代,深入探究突出发生的力学判据及突出过程,并提出数十种有关突出机理方面的假说;21世纪初,以组建三维模拟试验台进行试验为特点,大大提高了模拟试验条件与现场的相似度,但在力学加载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调性、模型的整体密封性、测试探头的精度等方面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996.
使用撬装式生物反应器处理含油污泥的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庆油田华池作业区93#井场的修井油泥为对象,添加石油降解菌剂、营养盐、膨松剂,使用撬装式生物反应器控制反应温度及提供全面的机械搅拌增进溶氧量与营养物质的传递速率,对初始含油量为7.24%的含油污泥进行24d的生物强化降解后,含油量下降为0.23%。结果表明,使用撬装式生物反应器可以使微生物快速高效的降解石油污染物,...  相似文献   
997.
针对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状况及新疆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了煤炭开发过程中引发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积极探索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加强对煤矿开发产生的废水、矸石的处理及监管力度,加大矸石、废水的监管和排污收费征收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998.
着重阐述了煤矿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调查重点和调查内容、方法,分析了煤矿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常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9.
东北区域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重度污染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东北已成为我国又一个霾污染多发和重发区域.采用2013~2017年东北区域大气污染物地面监测数据、卫星数据和气象数据等信息,探讨了中国东北地区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与重度污染成因.结果表明,"沈阳-长春-哈尔滨"带状城市群是全年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空气质量指数(AQI)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污染最严重,春季吉林省西部周围为椭圆形污染区,夏季和秋季大部分时间空气质量最佳.3个典型的霾污染时期是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即秋末和初冬,时期一),12月下旬和1月(即冬季最冷的时候,时期二),及4月到5月中旬(即春季沙尘和农业耕作期).时期一,季节性作物残茬焚烧和冬季采暖用煤燃烧产生的PM_(2.5)强排放是极端霾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AQI 300);时期二,在最严寒月份里,重度霾污染事件(200 AQI 300),主要由燃煤和汽车燃料消耗的PM_(2.5)排放量高,大气边界层较低,以及大气扩散性差等共同引起;时期三,春季PM_(10)浓度较高,主要是由内蒙古中部退化草原的风沙和吉林省西部裸地的区域性扬尘传输造成的.同时,当地农业耕作本身也释放PM_(10),并提升了裸土的人为源矿物尘的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1000.
张军  李旭  刘磊玉  李雨茹 《环境科学》2023,44(12):6921-6932
为探究某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中重金属对周边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采用辐射环形法,以电厂烟囱为中心,布设31个农田土壤采样点.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土壤中10种重金属含量,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基于地统计空间插值和AERMOD扩散模型对重金属空间分异情况和污染特征进行探究,并运用PMF受体模型对重金属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①燃煤电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ω(Pb)、ω(Mn)、ω(Zn)、ω(Cr)、ω(Ni)、ω(Cu)、ω(As)、ω(Co)、ω(Hg)和ω(Cd)的平均值分别为414.46、286.38、155.22、69.54、55.77、53.48、31.73、19.86、0.78和0.71 mg·kg-1,其中Hg、Pb、Cd、As、Zn、Cu、Co、Cr和Ni的含量均超过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26、19.36、7.88、2.83、2.23、2.49、1.87、1.11和1.93倍,元素Cd、Cr、Ni和Zn的高值区出现在电厂西北方向.②燃煤电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均值为714.53,整体处于很强的生态风险水平,并在千河火车站、石油天然气公司附近出现高值富集区,Hg元素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为520.92,处于极强的生态风险水平.③燃煤电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主要来源为煤炭燃烧的降尘源(32.16%)、工农业活动源(19.78%)、自然源(26.25%)和交通源(21.81%).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值均分布在距电厂1~2 km范围内,重金属含量在距离电厂1 km范围内较小,在1~2 km范围逐渐增大,大于2 km后又呈逐渐减小趋势.研究得出的电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情况及富集特征,可为开展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