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98篇 |
免费 | 494篇 |
国内免费 | 75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15篇 |
废物处理 | 150篇 |
环保管理 | 647篇 |
综合类 | 2009篇 |
基础理论 | 312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334篇 |
评价与监测 | 122篇 |
社会与环境 | 88篇 |
灾害及防治 | 2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123篇 |
2021年 | 131篇 |
2020年 | 126篇 |
2019年 | 138篇 |
2018年 | 130篇 |
2017年 | 179篇 |
2016年 | 174篇 |
2015年 | 213篇 |
2014年 | 198篇 |
2013年 | 257篇 |
2012年 | 328篇 |
2011年 | 308篇 |
2010年 | 207篇 |
2009年 | 224篇 |
2008年 | 164篇 |
2007年 | 276篇 |
2006年 | 232篇 |
2005年 | 213篇 |
2004年 | 166篇 |
2003年 | 173篇 |
2002年 | 142篇 |
2001年 | 138篇 |
2000年 | 132篇 |
1999年 | 113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3篇 |
197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简要介绍了北京地热资源特点,分析了北京地热资源开发的时空演变规律.在搜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绘制出了北京城区地热井分布示意图,并针对其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实施循环经济推动大型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困扰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发展的大问题,循环经济模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本文以龙口矿业集团公司为例,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煤炭企业可持续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维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24(3):329-334
从环境风险到环境污染事故演变的一般规律入手,提出了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为环境污染事故风险评估、预防与应急响应提供科学手段。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的提出,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环境安全与应急响应理论;另一方面,对公共安全、企业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等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变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地表变形预测是一个复杂非线性问题,引起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很多,各因素之间呈高度的非线性关系。传统的基坑用边地表沉降变形预测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预测精度有待提高,而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元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可以灵活方便地对多成因的复杂未知系统进行高度建模,实现全面考虑各种主要影响因素的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变形预测。本文介绍了误差反向传播(BP)网络模型的结构、学习过程及其算法的改进,径向基函数(RBF)网络模型的结构及其学习过程;分析了影响深基坑开挖周边土体沉降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以25个基坑工程的地表沉降实测资料为训练样本,建立了11个输入影响因素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样本的学习训练过程及对5个检验样本的预测精度,说明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预测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Peter Weindler Frank Böhme Varis Liepa Wolfgang Wiltschko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1998,42(4):289-294
To assess the role of celestial rotation during dayti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gnetic compass course, pied flycatchers
(Ficedula hypoleuca Pallas, Muscicapidae) were handraised in Latvia under various celestial and magnetic conditions. Tests were performed during
autumn migration in the local geomagnetic field (50 000 nT, 73° inclination) in the absence of celestial cues. A group of
birds that had never seen the sky showed a bimodal preference for the migratory southwest-northeast axis, whereas a second
group that had been exposed to the natural sky from sunrise to sunset in the local geomagnetic field showed a unimodal preference
for the seasonally appropriate southwesterly direction. A third group that had also been exposed to the daytime sky, but in
the absence of magnetic compass information, also oriented bimodally along a southwest-northeast axis.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observing celestial rotation during daytime enables birds to choose the right end of the migratory axis for autumn migration
at the Latvian test location. This transformation of axial behavior into appropriate migratory orientation, however, requires
the birds to have simultaneous access to information on both celestial rotation and the geomagnetic field.
Received: 19 September 1997 / Accepted after revision: 22 November 1997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亚铵法制浆蒸煮黑液直接作农肥施于水稻田的研究,给出了不同施肥方式连续数天田间水和渗滤水中黑液污染物变化情况,定量描述了黑液作肥料直接施于水稻田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砷煤燃烧影响下室内外空气砷含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空气总悬浮物采样器和安德森颗粒物分级采样器,对陕西南部燃煤型砷中毒地区的室内外空气样品进行了采集和化学分析,探讨了室内外空气ρ(总砷)与煤w(砷)的关系,以及空气ρ(总砷)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室内外空气ρ(总砷)均与煤w(砷)呈显著正相关,烤火间空气ρ(总砷)与煤w(砷)的相关系数(R)为0.80(P<0.01);室外空气ρ(总砷)平均值与当地煤w(砷)平均值的相关系数(R)为0.97(P<0.01);烤火间空气ρ(总砷)高峰主要出现在向煤炉添煤3 h后的旺火期,且旺火期的室内空气ρ(总砷)与空气ρ(粉尘)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5).与土木结构相比,砖混结构房屋有助于减少燃煤释放到空气中的砷在不同房间之间的扩散;室内不同房间之间、室外不同地点之间以及室内外的空气ρ(总砷)差异主要表现在颗粒物粒径小于2.1 μm的部分;天气状况对室内空气ρ(总砷)随颗粒物粒径的分布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依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的预测模式,分析不同技术参数对输电线路周围环境工频电磁场强度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及优化输电线路的架设方式。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中国燃煤大气砷排放清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燃煤排放的砷是引起大气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的重要痕量元素之一.对燃煤大气砷排放进行估算可以为砷排放法规政策的制定和选择适宜的燃煤砷污染控制技术提供依据.采用基于燃料消耗的排放因子法,按照经济部门、燃烧方式和除尘设施将燃煤排放源进行分类,根据各省区不同排放类型的煤炭消耗量和燃煤平均砷含量,建立了2005年中国燃煤大气砷排放清单. 2005年中国燃煤生产和消耗量分别为2 119.8和2 099.8 Mt.燃煤导致的大气砷排放总量估算约为1 564.4 t,其中排放量最大的省区是山东(144.4 t),其次是湖南(141.1 t)、河北(108.5 t)、河南(77.7 t)、江苏(77.0 t)等,燃煤大气砷排放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省区;绝大部分燃煤大气砷排放来自工业(818.8 t)和电力部门(303.4 t),分别占燃煤大气砷排放总量的52.3%和19.4%;2005年中国燃煤排放的砷大约有375.5 t是以气态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占排放总量的24%.总体上,在全国范围内燃煤大气砷污染排放控制的重点是电力和工业部门;而对于新疆、甘肃、青海、贵州等地区,还应关注生活消费燃煤引起的砷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地震动随机模型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中的设计反应谱,对随机地震动功率谱参数的取值进行了具体研究。首先,采用时间包络函数考虑地震的非平稳特性,给出了地震动持时的取值;然后,根据加速度峰值等效原则,迭代计算得到地面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曲线;最后,选定Clough-Penzien修正过滤白噪声模型作为拟合函数,通过非线性拟合技术拟合了与《规范》中的地震烈度、场地类别相对应的谱参数。研究结果表明,Clough-Penzien修正过滤白噪声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其曲线形状。本文给出了相对于规范中的地面加速度功率谱参数值,可供这种模型作为地震地面运动输入时选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