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2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472篇
安全科学   1128篇
废物处理   284篇
环保管理   430篇
综合类   1599篇
基础理论   149篇
环境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67篇
评价与监测   128篇
社会与环境   87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目前水资源短缺状况,以齐鲁石化热电厂为例提出了利用生活污水,养鱼场排水、锅炉排污水以及化学反洗水作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优化方案,并就废水田用方案的实施及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2.
在综合调查省内各火电厂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类废水处理系统的特点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3.
通过钙类化合物对动力用煤固硫作用的模拟试验 ,对不同钙化合物固硫率 (J)与Ca/S及助剂关系的研究 ,得到了钙类化合物固硫率的次序 ,即 :JNaOH +CaO>JCaCO3>JCaO>JCa(OH) 2 ,结果说明固硫率与钙类化合物的存在形式有关 ,并解释了其固硫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4.
在安全评价中,人因失误特别是事故后人因失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相对而言,事故前人因失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通过对大量核电厂安全分析报告和运行事件报告的考察,系统地阐述了事故前人因失误对系统安全的显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在核电站开展事故前人因(失误)分析的程序。该程序主要包括系统熟悉,定性分析,筛选,定量计算,与故障树的集成,敏感性分析与不确定性分析,形成分析档等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85.
针对煤粉锅炉一次风管堵塞的现象,指出了易堵塞的部位。分析了造成堵塞的原因,提出了疏通处理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新疆八一钢铁公司高炉烟煤的特点,指出了喷煤系统存在的缺陷,总结了高炉喷吹烟煤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以管理科学的库存理论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锅炉房煤场面积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88.
Microbial cycling of iron and sulfur in acidic coal mining lake sedim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kes caused by coal mining processe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pH, low nutrient status,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Fe(II) and sulfate due to the oxidation of pyrite in the surrounding mine tailings. Fe(III) produced during Fe(II) oxidation precipitates to the anoxic acidic sediment, where the microbial reduction of Fe(III) is the dominant electron-accepting process for the oxi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pparently mediated by acidophilic Acidiphilium species. Those bacteria can reduce a great variety of Fe(III)-(hydr)oxides and reduce Fe(III) and oxygen simultaneously which might be due to the small differences in the redox potentials under low pH conditions. Due to the absence of sulfide, Fe(II) formed in the upper 6 cm of the sediment diffuses to oxic zones in the water layer where itcan be reoxidized by Acidithiobacillus species. Thus, acidic conditions are stabilized by the cycling of iron which inhibits fermentative and sulfate-reducing activities. With increasing sediment depth, the amount of reactive iron decrease, the pH increases above 5, and fermentative and as yet unknown Fe(III)-reducing bacteria are also involved in the reduction of Fe(III). Sulfate is reduced apparently by the activity of spore-forming sulfate reducers including new species of Desulfosporosinus that have their pH optimum similar to in situconditions and are not capable of growth at pH 7. However, generation of alkalinity via sulfate reduction is reduced by the anaerobic reoxidation of sulfide back to sulfate. Thus, the microbial cycling of iron at the oxic-anoxic interface and the anaerobic cycling of sulfur maintain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ppropriate for acidophilic Fe(III)-reducing and acid-tolerant sulfate-reducing microbial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89.
中国煤矿灾害现状与减灾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杨梅忠  陈克良 《灾害学》1997,12(3):66-70
以大量的数据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煤矿灾害的现状与致灾特点,提出了煤矿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90.
采掘诱发地震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根据煤或岩体的赋存特征及采动后的受力特点,将采矿及掘进等工程进行过程中诱发的地震灾害分为三类,即完整煤岩体受压应力作用的失稳、顶底板受拉应力型地震及断层走滑受剪型诱发地震。文章在分别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矿诱发三种类型地震的发生条件,提出了防治发生诱发地震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