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54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394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11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菇渣作为有机栽培基质好氧改性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别以珍珠岩、菌种、猪粪作为添加料,对菇渣静态垛好氧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菇渣+猪粪处理50℃以上的高温维持时间更长,挥发性固体(VS)和C/N下降幅度更高,有利于菇渣好氧发酵达到腐熟的状态。堆体内温度出现层次效应,高温发酵阶段下层温度高于中层温度,稳定阶段中层温度高于下层,堆体上层温度始终低于中下层。  相似文献   
192.
饮用水除砷材料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活性氧化铝、零价铁粉和载铁沸石作为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3种饮用水除砷材料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pH值为6.5,砷浓度为1 mg/L,投加量为2 g/L,25℃恒温的条件下,活性氧化铝、零价铁粉和载铁沸石分别在90 min、150 min和90 min达到吸附平衡状态,均较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砷的最大吸附容量依次为7.3、3.3和3.9 mg/g。pH值和竞争性阴离子对砷的去除均有显著影响。降低溶液pH值能明显提高3种材料的除砷效率;水中磷酸根离子的存在,能够明显降低活性氧化铝和零价铁粉的除砷效率;水中硅酸根离子的存在,能够明显降低零价铁粉和载铁沸石的除砷效率。  相似文献   
193.
硝酸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Cr(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春生  贡飞  陈姗  彭芳 《化工环保》2013,33(4):344-348
利用硝酸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含铬废水,并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吸附剂加入量对改性活性炭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硝酸氧化改性的活性炭比表面积有所增加,官能团总量增加明显;吸附剂对Cr(Ⅵ)的去除率随振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于质量浓度为10mg/L的100mLCr(Ⅵ)溶液,当溶液pH为中性,30%(体积分数)硝酸改性的颗粒活性炭的加入量为0.4g,其对Cr(Ⅵ)的最大去除率为98%。  相似文献   
194.
选择合适的改性剂对粉煤灰进行改性,通过有机高分子交联方法对改性粉煤灰进行成型处理,并采用静态吸附法评价改性粉煤灰的深度除磷效果。采用1 g氢氧化铝改性粉煤灰处理100 mL磷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模拟废水,磷去除率可达99.70%,处理后模拟废水中磷质量浓度低于0.50 mg/L, 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成型处理可提高粉煤灰的沉降速率,改善灰水分离效果。经超声再生后的成型氢氧化铝改性粉煤灰的磷去除率仍可达67.9%。  相似文献   
195.
用硫酸对麻黄废渣进行化学改性,制备改性麻黄废渣,并用于模拟废水中Cu2+的吸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官能团滴定等方法对改性麻黄废渣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麻黄废渣改性后,酸性基团数量明显增加,羟基和羧基也均有大幅度的增加,表面比改性前变得粗糙和疏松多孔,表面积增大,更有利于对Cu2+的吸附。室温(25℃)下改性麻黄废渣吸附Cu2+的较佳条件为:溶液pH 5.0、吸附时间60min、改性麻黄废渣用量4g/L。改性麻黄废渣对Cu2+的吸附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Cu2+的饱和吸附量为2.20mmol/g,与改性前(1.49mmol/g)相比有明显提高。改性麻黄废渣吸附—解吸附循环使用5次中,Cu2+的平均解吸率达到83%左右,麻黄废渣平均再生率达到94%以上,经5次循环使用,Cu2+吸附率仍可达到99.46%,说明改性麻黄废渣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6.
负载TiO2的活性炭纤维改性电极电吸附除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凝胶,将TiO2凝胶涂覆在活性炭纤维表面并进行热处理制备改性电极(TiO2/ACF),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对负载前后电极的表面特性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其对NaF溶液的电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电极负载TiO2后表面变得粗糙,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减小,而介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增大。此外,表面的TiO2同时以金红石和锐钛矿的晶型存在。电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加电可以提高吸附容量,而且电压、pH和初始氟离子浓度均对电吸附容量产生影响:电压增大,吸附容量增加,当施加电压为2 V时,电吸附容量为1.03 mg/g,比开路电位时提高40%;pH可以通过影响氟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和TiO2/ACF电极表面的羟基基团对电吸附容量产生影响;初始氟离子浓度升高,电极吸附容量增大,但是去除率降低。在处理初始氟离子浓度为4 mg/L的NaF溶液时,在2 V电压、中性pH和12 h的吸附时间下,改性ACF为电极的吸附量为1.32 mg/g。  相似文献   
197.
改性粉煤灰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酸改性粉煤灰为吸附剂,处理低质量浓度(1 mg/L左右)磷酸盐溶液,探讨了改性剂的种类、改性剂用量、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pH以及温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过酸改性后粉煤灰的磷去除率显著提高,而且硫酸改性粉煤灰的除磷效果更好,磷去除率最高可达97.68%.(2)最佳条件:选择硫酸用量为5 mL/g进行改性,硫酸改性粉煤灰投加量为2.0g,反应时间为60 min,pH为7.2~10.8,温度为25℃(即室温).(3)改性粉煤灰对磷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既有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并以Ca、Mg氧化物与磷形成磷的沉淀物为主.  相似文献   
198.
采用经过臭氧、空气和混酸(HNO3-H2SO4)化学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作为催化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FT—IR、Raman、XPS分析方法对MWNTs进行结构表征。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以改性后的MWNTs作为催化剂,开展了催化湿式氧化苯酚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经改性的MWNTs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155℃和总压2.5MPa,苯酚初始浓度为1000mg/L,催化剂投加量为0.4g/L的条件下,液相臭氧改性方法处理的MWNTs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反应120min后苯酚的去除率为100%,溶液的矿化率为72%。改性的催化剂表面生成的含氧官能团是MWNTs在催化湿式氧化反应中具有高活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9.
Changes to larval fish assemblages may have far reaching ecological impacts. Correlations between habitat modification, contamination and marine larval fish communities have rarely been assessed in situ. We investigated links between the large-scale distribution of stressors and larval fish assemblages in estuarine environments. Larval fish communities were sampled using a benthic sled within the inner and outer zones of three heavily modified and three relatively unmodified estuaries. Larval abundance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modified estuaries, and there were trends towards greater diversity in these systems. Differences in larv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were strongly related to sediment metal levels and reduced seagrass cover. The differences observed were driven by two abundant species, Paedogobius kimurai and Ambassis jacksoniensis, which occurred in large numbers almost exclusively in highly contaminated and pristine locations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ontamination and habitat alteration manifest in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estuarine larval fish assemblages.  相似文献   
200.
通过钡盐沉积改性制备改性硅藻土,并将其应用于吸附模拟废水中pb2+,分析了钡盐浓度、pH、改性硅藻土投加量、水样中pb2+初始浓度以及振荡时间对改性硅藻土吸附pb2+的影响,并对硅藻土的沉降性能和改性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选择0.20 mol/L钡盐改性硅藻土,在pH为7.0、投加量为2 g、水样中pb2+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