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66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520篇
基础理论   108篇
污染及防治   97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01.
利用人工环境舱进行实验,从衰减常数、去除率等方面分析了在置换通风下不同送风速度对负离子净化PM_(2.5)的影响。结果表明:负离子对PM_(2.5)具有净化作用;随着送风速度的增加,负离子对PM_(2.5)的净化作用先降低后增大。在保证工作区不会产生吹风感的情况下,所选的8个工况中,置换通风送风速度为0.3m/s左右时,负离子对PM_(2.5)的净化效果最佳,净去除率达到20.4%。  相似文献   
202.
壳聚糖水凝胶制备及其对Pb~(2+)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壳聚糖为原料,丙烯酸为接枝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制备了一种新型壳聚糖水凝胶。通过FTIR、SEM、热重和能谱分析对壳聚糖水凝胶进行表征,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其对Pb~(2+)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壳聚糖水凝胶是一种性质稳定的多孔结构高分子聚合物,分子中含有大量的—NH_2、—OH、—COOH等活性基团,可通过螯合、离子交换或形成离子对等方式吸附金属离子,对Pb~(2+)具有较高的吸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203.
利用湿法脱硫系统协同脱除二价汞是当前燃煤烟气脱汞的重要方法。然而脱硫系统是一个还原系统,吸收进入脱硫浆液中的二价汞会发生再次还原,显著降低汞的脱除效率。就脱硫浆液中二价汞的还原问题,详细阐述了当前研究者在液相二价汞的还原机制、液相离子、气相条件和操作条件等对二价汞还原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4.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the biosorbent from waste activated sludge were investigated by adsorbing Pb2+and Zn2+in aqueous single-metal solutions. A p H value of the metal solutions at 6.0 was beneficial to the high adsorption quantity of the biosorbent. The optimal mass ratio of the biosorbent to metal ions was found to be 2. A higher adsorption quantity of the biosorbent was achieved by keeping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below 55°C.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biosorption processes, and the developed mathematical equations showed high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s(above 0.99 for both metal ions) and insignificant lack of fit(p = 0.0838 and 0.0782 for Pb2+and Zn2+, respectivel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the metal elements were adsorbed onto the biosorbent surface via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alyses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complexation(between –NH2,-CN and metal ions) and ion-exchange(between –COOH and metal ions).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s could be the combined action of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complexation and ion-exchange between functional groups and metal ions.  相似文献   
205.
采用酸浸—萃取—沉淀法回收废锂离子电池中的钴。实验结果表明:废锂离子电池在600℃下煅烧5 h可将正极材料上的有机黏结剂与正极活性物质分离;正极活性物质在Na OH溶液浓度为2.0 mol/L、n(Na OH)∶n(铝)=2.5、碱浸温度为20℃的条件下碱浸反应1 h后,铝浸出率达99.7%;已除铝的正极活性物质在硫酸浓度为2.5 mol/L、H_2O_2质量浓度为7.25 g/L、液固比为10、酸浸温度为85℃的条件下酸浸反应120 min,钴浸出率高达98.0%;酸浸液在p H为3.5、萃取剂P507与Cyanex272体积比为1∶1的条件下,经2级萃取,钴萃取率为95.5%;采用H_2SO_4溶液反萃后在硫化钠质量浓度为8 g/L、反萃液p H为4的条件下沉淀反应10 min,钴沉淀率达99.9%。  相似文献   
206.
采用海绵铁填充的SBR反应器,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外加Mg2+、Mn2+、Cu2+、Zn2+和Al3+等金属离子对生物海绵铁体系去除污水中COD、NH3-N、TP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Mg2+、Al3+对生物海绵铁体系对COD、NH3-N、TP的去除效率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较良好的水平;Zn2+对体系去除NH3-N及低浓度的Mn2+对体系对TP的去除都存在时间-浓度累积效应;Cu2+对生物海绵铁体系对COD、NH3-N特别是对TP的去除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7.
基于UNMIX模型对大气降雨中水溶性离子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洛杉矾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的降水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通过UNMIX模型对降水中的无机离子成分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洛杉矶降水的pH均值为4.84,表现为轻度污染的弱酸性水平;降水的污染来源主要有3个,分别是二次污染源(50%)、海洋传输源(43%)、燃煤源及生物质燃烧源(7%);降水中离子解析结果与洛杉矶地区细颗粒物污染来源解析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在细颗粒物化学成分缺失的情况下,降水离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污染来源解析.  相似文献   
208.
采用SEM、FTIR、XRD、BET等技术对静电纺丝制得的吸附材料壳聚糖/聚乙烯醇(CS/PVA)纳米纤维膜进行表征,并通过对模拟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吸附实验,系统考察了溶液pH、重金属离子(Cu2+、Ni2+及Cd2+)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加电压25kV、接触距离15.0 cm、纺丝速度0.15 m L·h-1的条件下,可制得CS/PVA质量比为20/80的连续无缺陷的平均直径76.31 nm、比表面积219.4m2·g-1的纤维膜.CS/PVA纳米纤维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在2 h内达到平衡,其吸附容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pH值的升高而提高,在pH=5.5时达到最大.在25℃和pH=5.5的条件下,用CS/PVA纳米纤维膜吸附浓度100 mg·L-1的Cu2+、Ni2+和Cd2+溶液,吸附容量分别为98.65、116.89和124.23 mg·g-1,且对重金属吸附无选择性.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同时匹配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计算结果表明,CS/PVA纳米纤维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209.
采用模拟Co污染土壤的方法,分别投加2.5 mmol/kg、5.0mmol/kg、7.5 mmol/kg的EDDS、NTA、CA和OA,研究了其对花生生长与吸收土壤重金属Co,以及对土壤中Co的活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合剂处理使花生的生物量降低,在高浓度整合剂处理时,降幅最大;EDDS的添加比NTA、CA和OA更显著地增加了土壤Co的有效态质量比,同时明显提高了花生的富集系数和转运能力;在螯合剂处理下,花生的转运系数最高达到0.916,具备了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能力;根系和地上部富集Co能力最强时分别达到58.64 mg/kg和46.33mg/kg,是对照组的1.29和3.63倍;各处理花生根系中的Co质量比要高于茎叶中的质量比,花生植株Co质量比与土壤有效态Co质量比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相关(p<0.01);综合来看,螯合剂的投加能有效活化土壤溶液中的Co,促进植物吸收、转运重金属.  相似文献   
210.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磁性埃洛石,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详细表征了改性前后埃洛石的结构和形态,并采用静态批量平衡法对Co(Ⅱ)在磁性埃洛石上的吸附行为和机理进行探究,考察了料液比、平衡时间、p 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50℃时,Co(Ⅱ)在磁性埃洛石上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7.5mg·g-1.p H7.5时,随着p H增加,吸附量增大;当p H=7.5时,吸附量达到最大;以后即使p H增大,吸附量也不会明显变化.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升高温度利于Co(Ⅱ)在磁性埃洛石上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