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2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1775篇
安全科学   197篇
废物处理   260篇
环保管理   133篇
综合类   2445篇
基础理论   545篇
污染及防治   760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麦饭石对Pb2+离子吸附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夏畅斌 《环境化学》2000,19(5):436-440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麦饭石对Pb^2+离子去除的反应动力学,考察了MFS粒度、溶液PH值和铅离子的初始浓度对吸附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MFS对Pb^2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Pb^2+离子吸附的最初速率与浓度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离子交换和表面络合反应是主要吸附形式。  相似文献   
992.
王连生  张正 《环境化学》1993,12(2):151-154
本文采用产生柱法测定取代苯乙酮类有机物的水溶解度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与静态法和振荡法测定的水溶解度、摇瓶法测定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相比较,证明此方法是可行的,并和分子连接性指数呈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3.
立柱和柱式无土栽培系统及其在生菜栽培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具溢水管 ,容积为 1L的 12只ABS塑料盆钵组装的水培立柱 ,其底部是底座 ,顶部是淋滴装置 ,总高 2 0 0cm ,直径为 15cm .按柱间距 80cm× 80cm排列在面积有A =5 40m2 的非自控玻璃温室内 ,然后再串联和并联成”树林”式栽培整体 .该整体含 6 36根立柱 ,每根立柱的最多种植量有 6 0株 ,总共种植 3816 0株 ,加地面原有种植数 10 314株 ,共有 48474株 ,此为地面原种植量的 4.7倍 .立柱被安装在地面水槽上 ,通过循环灌溉系统 (营养液 )将立柱无土栽培和地面无土栽培组合为一体 ,即谓柱式无土栽培系统 .柱式无土栽培系统全种生菜 ,育苗移栽 ,种后 40d(中后期 ) ,立柱区的光照E =6 80~ 86 0 μEm- 2 s- 1 ,高出生菜光合作用饱和点E =180~ 36 0 μEm- 2 s- 1 .立柱上的小栽培钵的一点底面接触水面 ,使苗的大部分根数生长于水面之上湿润的岩棉之中 ,良好的生长空间加上流动的水柱 ,生菜获得了水、气、肥协调的根部环境 .冬季最高气温平均为θ =2 0℃ ,最低气温平均有θ =3.3℃ ,RH =5 7%~ 71% .种后 5 3d(生长后期 ) ,生菜产量平均有 5 .6kg /m2 ,较CK(平均 1.5kg /m2 )提高 3.7倍 .柱式无土栽培系统是一种高产高效的工厂化生产模式 .图 7表 3参 7  相似文献   
994.
久效磷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久效磷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发现其吸附行为主要受沉积物有机质的影响,沉积物有机质的分配作用对久效磷的吸附起主要作用,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吸附行为很好地服从线性吸附等温式,因而其吸附行为较为简单,海水的离子强度对其吸附行为影响很大,海水中分配系数明显高于淡水,温度对其吸附行为也起一定的作用,分配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略微减小。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茜素络合剂-微分吸附计时电位法(AC-ASV)测定土壤溶液中铝形态的最佳条件,着重探讨了共存离子,特别是土壤溶液中的无机离子和有机阴离子对测定铝的影响,建立了测定土壤溶液中铝形态方法。用该法可测定总反应性铝、总单核铝[Ala]和稳定性单核铝[Ali],由总反应性铝减去总单核铝求得酸溶性铝[Als],由总单核铝[Ala]减去稳定单核铝求得不稳定单核铝[Alo],与标准的Driscoll方法(阳离子树脂交换分离-8-羟基喹啉-原子吸收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茜素络合剂(AC)-微分吸附计时电位法灵敏度较高,铁的干扰较少。该法适合于测定含铁量比较高的土壤溶液中的铝形态。  相似文献   
996.
The adsorption of antibiotic tetracycline onto silica particles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H,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on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were examined and the data correlated with a dual site adsorption model. Adsorption of tetracycline onto approximately 9% of the adsorption sites was found to be irreversible, whereas the rest exhibited Langmuir behaviour. Increasing pH of the solution had a strong negative effect on the adsorbed amounts. Adsorption decreased also with increasing ionic strength and temperature. The enthalpy and entropy of adsorption were found to be approximately −16 and −25 J/mo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97.
天然沸石对溶液中氨氮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王浩  陈吕军  温东辉 《生态环境》2006,15(2):219-223
为了探讨天然沸石对NH4 的吸附规律,以浙江缙云出产的粒径为2~3.2mm的天然斜发沸石为实验材料,进行吸附等温线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沸石对NH4 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公式,且对氨氮吸附量的极限值为1.624mol·kg-1;实验沸石对NH4 的吸附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常数为0.1882h-1。通过监测溶液中各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可确定沸石晶体内与NH4 进行交换的主要离子为Ca2 和Na ,二者占交换总量的96%以上;在交换反应初期,出现了由于沸石晶体中的离子在固液两相中的再分配所造成的离子交换的不等量现象。  相似文献   
998.
NKA-Ⅱ型大孔吸附树脂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苯胺废水的特点,利用NKA-Ⅱ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处理,研究了苯胺废水质量浓度、pH值、温度和流速等因素对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苯胺去除率>99%,COD>98%,出水苯胺的质量浓度<40mg·L-1,COD出水的质量浓度<100mg·L-1,树脂的平均脱附率值接近99.7%。在废水得到有效处理的同时,苯胺资源也得到了回收,达到了废水治理与资源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研究四川六大类紫色土对五价砷的吸附解吸及其数学模拟,并采用灰色系统的关联度方法,力图使吸附解吸参数与土壤性质联系起来。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和Temkin方程对五价砷的吸附解吸的模拟,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尤以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3)方程最佳;根据二式求出的Xm、Qm主要受土壤pH、粘粒含量、CaCO3、有效磷、Ca2+、Mg2+饱和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对废鱼肉、废禽畜肉及其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在近临界水中水解制备氨基酸和氨基酸水解液的脱色进行研究.反应器容积为200mL,反应温度为180~320 ℃,反应压力为5~26 MPa,反应时间为5~60 min.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水解产物中的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实验所用原料水解后可得到17种氨基酸.水解产物中不同种类氨基酸的产率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对其中8种含量较高、用途较广、附加值较高的氨基酸,分别进行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对水解液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研究,得到了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合适的反应压力和一定的反应时间内获得较高氨基酸产率的水解条件.以颗粒状活性炭为脱色剂,对水解液在不同pH值、活性炭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条件下进行脱色实验,并考察了脱色率和氨基酸损失率.结果表明,较好的吸附条件为:pH=4.0、活性炭用量为0.02g·mL-1、吸附温度40℃、吸附时间15min,脱色率96%;被活性炭吸附的氨基酸可以通过解吸附得到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