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503篇
安全科学   143篇
废物处理   57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703篇
基础理论   132篇
污染及防治   238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太阳光/电-Fenton法降解H-acid的表观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太阳光/电-Fenton法降解染料中间体H-acid模拟废水的表观动力学研究,通过对不同初始H-acid浓度和Fe2+浓度体系以及不同初始电压浓度体系反应的分析,确定该反应的表观动力学方程和动力学参数,为该技术降解H-acid废水优化反应条件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在固定初始pH值、支持电解质Na2SO4为0.10...  相似文献   
82.
综述了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杀菌的机理,其中降解有机物机理的主要内容为空穴和羟基自由基(·OH)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杀菌机理与降解有机物类似,即电子和空穴或含氧自由基攻击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和胞内成分,使细菌失活。分别从Fe~(2+)和Cu~(2+)两种离子介导的Fenton反应总结了Fenton反应的机理,得出两种离子介导的Fenton反应具有类似机理的结论。最后阐述了目前在光催化体系中引入Fenton反应的研究现状及作用机理,发现将Fenton反应引入光催化体系是促进光催化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3.
采用流动搅动法,在溶液p H、浓度和温度影响条件下,研究针铁矿对亚砷酸盐吸附的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亚砷酸盐的吸附过程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这2个阶段.随溶液p H的升高,砷的吸附量逐渐降低,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逐渐增大,半反应时间(t1/2)也就越小,砷的吸附反应达到平衡时间就越短,且砷的扩散速率常数b值也逐渐降低.溶液p H 3.0和p H7.0时,砷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46.9 mg·kg~(-1)和99.8 mg·kg~(-1).随着砷浓度的升高,针铁矿对砷的吸附量增加,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逐渐增大;砷浓度为0.10 mg·L~(-1)和1.00 mg·L~(-1)时,砷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96.5 mg·kg~(-1)和249.1 mg·kg~(-1).Freundlich方程中吸附常数Kf值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其吸附能力是逐渐减弱的.Langmuir方程分配因子RL在0~1之间,表现为针铁矿上砷的吸附为优惠吸附.随着温度的升高,针铁矿对砷的吸附量增加,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值也逐渐升高.温度为298K和313 K时,砷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41.1 mg·kg~(-1)和315.6 mg·kg~(-1).用抛物线扩散方程b值来计算扩散过程的伪热力学常数,砷吸附反应的活化能(E*a)为14.60 k J·mol~(-1).砷扩散活化焓变(ΔHθ)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所降低,ΔHθ均为正值,扩散过程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砷的吸附;活化自由能变(ΔGθ)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升高,升高温度有利于加快扩散过程;ΔSθ值均为负,说明吸附反应使体系有序度增加.  相似文献   
84.
干法烟气脱硫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颜岩  贾力  彭晓峰  王补宣  李笃中 《环境工程》2002,20(3):38-41,24
本文建立了干法烟气脱硫反应的实验装置 ,对以氧化钙为脱硫剂的干法烟气脱硫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利用压汞仪分析反应过程中参与反应的固体颗粒的孔隙结构的变化情况 ,对干法烟气脱硫反应过程中的固体颗粒孔隙结构特性进行动态分析 ,揭示和确定了反应过程中固体颗粒孔隙结构变化规律和脱硫转化率。研究结果表明 ,孔隙结构 ,包括孔径分布、最可几孔半径等是决定和影响干法烟气脱硫反应的因素 ,其中孔隙率决定脱硫反应的最终转化率 ,孔隙分布则控制着反应的过程特性。  相似文献   
85.
IntroductionTheo chlorophenolisaverytoxicandpoorlybiodegradablepollutant,whichisusedasanintermediateinthemanufactureofhigherchlorophenolandphenolresinsandforextractingsulphurandnitrogencompoundsfromcoals.Itisalsousedinorganicsynthesis(dyesandpesticide) .Oxidationofo chlorophenolwastewaterincatalyticwetairoxidationisofpracticalinterestsinceawastewatercontainingo chlorophenolover 2 0 0ppmmaynotbetreatedeffectivelybydirectbiologicalmethods.Advancedoxidationprocesses(AOPs)havebeensuccessfullyuse…  相似文献   
86.
造纸废水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化 物化 生化”组合工艺并辅以芦苇湿地处理系统对造纸废水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优化工艺条件 ,逐级削减污染负荷 ,使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7.
绿色高强混凝土——硅灰混凝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硅灰是冶金厂生产硅铁和工业硅过程中产生的废灰,硅灰混凝土为绿色混凝土,它不仅节约了水泥熟料,而且改善了环境,大大促进了混凝土和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混凝土中掺入硅灰可得到高强和超高强混凝土,用此混凝土浇制的结构物其安全度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显著,硅灰混凝土还可以有效抑制碱骨料反应,提高结构物的安全度和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8.
生物膜法降解甲苯废气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陶粒为填料的生物滤池降解甲苯废气,并对清水试验和生物膜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生物膜法降解甲苯这样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具有良好的效果,已不再是清水试验中单纯的物理吸收过程,而是伴有生化反应的吸收过程,是以气膜控制为主的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89.
The atmospheric reaction of the methylthiyl radical (CH3S) with O3 was investigat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259–381 K), in the pressure range of 25–300 Torr, using the technique of laser photolysis/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The resulting Arrhenius expression, with an uncertainty of ±2σ, was k1(T=259–381 K)=(1.02±0.30)×10−12 exp[(432±77) K/T] cm3 molecule−1 s−1. The obtained rate constant k1 was independent of pressure over the limited range employed. Our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tudies carried out, at single temperature an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by different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90.
以碳酸镁为吸附剂,在镉离子初始浓度为0~6 mmol/L,初始pH值为4和7的条件下,研究了碳酸镁与镉离子的吸附与沉淀作用。结果表明,由于碳酸镁的溶解及与体系中氢离子的中和,碳酸镁—镉体系的最终pH值为10.4左右;体系的平衡pH值随着镉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体系中镉的平衡浓度随着初始镉离子浓度的增加缓慢上升;碳酸镁对镉的吸附等温线为折线型,不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型,符合伪二阶吸附动力学模型。结合碳酸镁吸附镉前后固相表征的结果,说明碳酸镁与镉离子的作用机制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增加,从离子交换发展为离子交换和表面配位反应并存,最后表现为表面沉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