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36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04篇
综合类   171篇
基础理论   150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84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完善事故致因建模的基础理论体系,从微观、中观与宏观3个层面归纳国内外现有的50余种事故致因模型,并以“点-线-面-体”为主线论述事故致因模型的立体网状结构体系。基于此,从方法学的视角论述事故致因建模的理论基础,并提炼相似比较法、概率统计法等5种一般建模方法。最后分析新形势下事故致因模型及其建模方法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系统的梳理与归纳了现有事故致因模型及其结构体系,完善了事故致因建模的方法论,可为事故致因建模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72.
为了从信息发展和安全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安全信息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对安全信息学的定义、安全信息学与安全信息方法论之间的5条主要联系进行阐述,提出了安全信息学的研究对象及其23个主要分支学科。其次,基于信息学方法论原则和安全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探讨出安全信息学的5条方法论原则。此外,从信息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分析过程提出安全信息学具体方法,分析安全信息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搜集法、概括法、统计法9种基本方法。最后,建立了安全信息学的一般程序,包括5个主要步骤,为安全信息学的构建提供方法论支持。研究表明:安全信息学有其独特的方法论,其方法论的研究能为安全信息学建立及开展提供方法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73.
吴超 《安全》2021,42(3):36-46
为填补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领域中安全科学类课程的空白,采用理论研究方法和基于“创新安全科学理论—发表系列论文—撰写研究生教材—开设研究生课程—向全国高校推广”的发展思路,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先后在国内外行业主流期刊发表200多篇论文,并将这些系列论文编撰成专著教材出版,包括《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科学方法学》《安全统计学》《安全信息学》《安全文化学》《现代安全教育学及其应用》等,在此基础上创建相应的研究生课程及其配套教学资源,并在全国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位点的高校中推广,取得显著效果。上述安全科学系列研究生新课程的创建及其经验,可助力安全科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同时为安全新学科建设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974.
Conservation practitioners widely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decisions based on the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evidence use in conservation planning is rarely assessed, which limits 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We devised a mixed methodology for empirically evaluating use of evidence that applies social science tools to systematically appraise what kinds of evidence are used in conservation planning, to what effect, and under what limitations. We applied our approach in a case study of the Nature Conservancy of Canada (NCC), a leading land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 We conducte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65 NCC planning documents (n = 13 in-depth) to identify patterns in evidence use, and surveyed 35 conservation planners to examine experiences of and barriers to using evidence. Although claims in plans contained a wide range of evidence types, 26% of claims were not referenced or associated with an identifiable source. Lack of evidence use was particularly apparent in claims associated with direct threats, particularly those identified as low (71% coded as insufficient or lacking evidence) or medium (45%) threats. Survey participants described relying heavily on practitioner experience and highlighted capacity limitations and disciplinary gaps in expertise among planning teams as barriers to using evidence effectively. We found that although time-intensive, this approach yielded actionable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evidence use in NCC conservation plans. Similar mixed-method assessments may streamline the process by including interviews and refining the document analysis frames to target issues or sections of concern. We suggest our method provides an accessible and robust point of departure for conservation practitioners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use of conservation planning reflects in-house standards and more broadly recognized best practices.  相似文献   
975.
璩路路  李裕瑞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2):3252-3266
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是现代人地关系耦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农业地域类型,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农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人地系统科学原理阐述了沟道农业的概念内涵、科学认知、优化模式及其保障政策。结果表明:(1)沟道农业可持续性应遵从“要素—系统”到“结构—功能”,注重“沟坡水土保持、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乡村振兴”的多目标有机结合。同时,处理好宏观与微观效益的关系以及不同尺度的沟道水土构型、农田景观、农业系统的层次体系,深化贯通式研究,全面揭示沟道农业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微观作用机理。(2)总结了沟道农业优化模式,搭建了不同模式的框架图,建议完善相关的技术与制度保障体系,以支撑实现区域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目标。(3)新时期黄土高原现代沟道农业高质量发展应立足于人地系统科学前沿,全面构建现代沟道农业系统理论与方法,深入探究优化沟道农业生产方式和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的新途径。(4)基于要素流、产业链、流通网,面向SDGs目标和乡村振兴、粮食与生态安全,深入探究不同尺度沟道农业状态评估与情景模拟,服务支撑区域现代化建设决策。黄土高原沟道农业系统特征与优化模式研究,是推动农业地理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创新,进而为黄土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76.
为提高腐蚀管道剩余强度的预测精度,提出引入弹性梯度下降法改进BP神经网络,并融合改进海鸥优化算法(ISOA),构建腐蚀管道剩余强度预测模型。关于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寻优,首先采用Cat混沌映射初始化改进海鸥优化算法(SOA)初始种群的分布,提升寻优能力,优化SOA的搜索方向和攻击形式,增强其全局搜索能力并提高收敛速度,然后用ISOA对弹性BP神经网络(RBPNN)模型中的权值和阈值进行寻优,最后构建ISOA-RBPNN预测模型。以管道爆破数据为例,利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并与PSO-BPNN模型和IFA-BPNN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SOA-RBPNN模型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2个模型,预测结果较实际值误差更小,在预测腐蚀管道剩余强度领域具有更好的性能,可为后续研究腐蚀管道剩余寿命和制定维修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