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326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106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635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153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PVA-SbQ固定叶绿体及其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除草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乙烯-苯乙烯吡啶(PVA-SbQ)是一种新的光敏聚合物,在紫外光诱导下形成大分子网状结构,电镜照片显示PVA-SbQ固定的新鲜菠菜叶绿体-20℃贮存6mo后,内,外膜结构完整,类囊体膜排列整齐,还原DPIP的能力保留50%,将叶绿体膜固定在铂电极上,制成生物传感器,在含0.035H2O2的50mmol L^-1,pH7.4Tris-HCl缓冲液中,25℃条件下用示差脉冲伏安法检测除草剂,在0-1.0 μg/L浓度范围,百草枯,敌草隆,扑草净和阿特闰津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图6参29  相似文献   
152.
研制了数据在线采集记录系统对高浓度苯酚在石墨电极上电解过程的循环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连续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体系电解的特点,并考察了支持电解质、扫描速率、苯酚的浓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峰电流密度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及苯酚浓度呈线性递增关系,支持电解质的添加量在苯酚电解过程存在最佳值,多次扫描过程中峰电流密度有下降趋势。实验推断电解效率下降是由于电极表面被聚合物污染导致,这一现象对电解处理有机物种的系统控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3.
以质量比9∶1的活性炭和乙炔黑制备气体扩散电极,着重研究电流密度、pH值、曝气量等因素对H2O2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较大范围内均适用;电流密度控制在50~75 mA/cm2,曝气量确定为5 L/min时,反应产生H2O2较多.另外,利用该气体扩散电极做阴极,石墨电极做阳极,以Na2SO4为电解质,研究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pH值、初始苯酚浓度、曝气量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75 mA/cm2、曝气量为5 L/min、初始pH=3的条件下,当苯酚的初始浓度为80 mg/L时,1 h后其去除率达77%.  相似文献   
154.
三维电极方法降解模拟废水COD机理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采用细胞色素C法和Ti(Ⅳ ) 5 Br PADAP法证实了三维电极降解废水COD过程中有活性物质H2 O2 及·OH自由基的存在 ;采用红外光谱对废水处理前后的有机物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三维电极方法降解废水COD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5.
化学修饰电极在环境微量及痕量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验研究及国内外文献,从伏安及电位溶出分析,流动注射/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化学修饰电极生物传感器及化学修饰电极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联用等方面,重点综述了化学修饰电极在环境微量及痕量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6.
活性炭纤维电极法处理草浆造纸黑液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用活性炭纤维(ACF)电极法和酸析、凝聚处理加电极组合方法,对造纸黑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电极法处理黑液,CODcr、色度去除率分别达64.25%和94%;“酸化+电解(45min)+Fenton试剂”的综合治理方法效果较好,CODcr、色度去除率分别达94.2%和99.6%,出水近乎清澈透明。  相似文献   
157.
目的通过有限元仿真,预测飞机复合材料-铝合金搭接试件可能产生的腐蚀部位和腐蚀深度。方法采用动电位极化的方法,测得温度为40℃的5%NaCl溶液中铝合金和复合材料两种材料的极化曲线。以极化曲线及其拟合的电化学动力学参数作为边界条件,建立电偶腐蚀仿真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分别得到两种材料的腐蚀预测结果,将其结果与实验室腐蚀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电偶试件模型预测得到的电偶电位值与实验测量得到的电偶电位值对比误差为4.2%。搭接试件的腐蚀部位为偶接处3 mm内,其腐蚀分布与搭接件电偶腐蚀模型预测的电位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腐蚀深度的预测值和腐蚀实验的实测值对比误差为12.5%。结论该研究的仿真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8.
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离子色谱法测量低浓度氟化物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两种方法对氟化物国家标准样品进行测量,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方法测量国家标样低浓度样品时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9.
经过对PH玻璃电极对比观测实验,总结其在日常观测中衰减变化规律,以及PH电极失效前所具有的特征;讨论了对现有PH观测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并编著相关修正程序;分析日常存在的测量误差,提出提高观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0.
分别用3种不同材料电极(不锈钢、Ti/Pt和Ti/RuO2-IrO2)作阳极、石墨电极作阴极在同一条件下分别对循环式准好氧填埋垃圾场渗滤液进行电解处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时间的变化,渗滤液中的COD、BOD5、BOD5/COD、重金属离子浓度、色度和pH值均会发生改变。当电解时间为10—20min时,用上述3种电极作阳极电解均会出现渗滤液COD、BOD5、BOD5/COD增大的现象;当电解时间为30—40min时,用Ti/RuO2-IrO2或Ti/Pt电极作阳极电解均可使渗滤液的色度降为0;当电解时间为120min时,分别用3种电极作阳极电解都可使渗滤液中的COD、BOD5和重金属得到有效的去除,其中用Ti/RuO2-IrO2电极作阳极电解对COD、BOD5的去除效果最好:用Ti/Pt电极作阳极电解对Pb^2+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