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325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106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634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153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前国内外对环境电磁波的测量仪器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选频式和非选频式。选频式仪器由各类测量接收机或频谱分析仪和接收天线组成,其不适于非周期信号测量。非选频式仪器由各类全向型探头和主机组成,适用于周期和非周期信号的环境电磁波测量,但这类仪器动态范围不高。本文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测量仪器,分别以单频连续波和调制脉冲为激励信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测量信号电平增加,两种仪器测量结果数据趋于一致。而在用两种标准的不同方法计算某一频段的复合场强时,其数值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2.
介绍了水刺复合工艺的优点,分析了新型水刺复合滤料的三种先进形式—针刺与水刺、纺粘与水刺、机织与水刺的特点及其市场应用领域,为滤料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3.
二维与三维电解法处理含铜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二维电解法的电解电压、电解时间、pH值、极间距对铜去除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处理效率,两极间填充活性炭和玻璃珠形成三维电解,确定了三维电解的最佳运行条件是极间距4cm,pH值3~4,电解电压22 V,电解135min,铜离子的去除率为80.6%。  相似文献   
164.
杨欣  赵子剑  唐玉莲 《环境化学》2011,30(8):1493-1499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ZrO2,将其混合在石墨粉和碳纳米管(CNTs)中,利用硅油做粘合剂,制得一次性有机磷农药(OPs)检测碳糊电极(CNTs/ZrO2│CPE),并对水中甲基对硫磷(MP)进行了检测.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XRFS)表征电极的制备过程,采用循环伏安(CV)法和方波伏安(SWV)法...  相似文献   
165.
张伟  施周  张茜  张骅  徐舜开 《环境化学》2011,30(2):549-554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负载纳米TiO2的复合光催化剂(TiO2/MWCNTs).以偶氮类染料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不同制备工艺参数的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影响.对TiO2/MWCNTs的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较好地分散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随着温度的升高,复...  相似文献   
166.
水和废水处理用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宝玉 《环境化学》2011,30(1):337-345
复合高分子絮凝剂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新型、高效水和废水处理用药剂.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无机.无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复合絮凝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7.
为在设计复合装药结构时得到复合装药的能量输出和安全性双优结构,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结构优选模型。利用不同的感度和能量输出试验数据,进行模型的训练,训练后对样本进行预测和优选。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评估复合装药结构性能优劣的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实现精确的非线性预测,得到安全性和能量输出双优的设计结构。  相似文献   
168.
目的 采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对微弧氧化进行封孔,进而得到抗烧蚀性能优良的Al2O3/Ni-P-SiC复合涂层。方法 通过采用扫描电镜(SEM)、光学金相显微镜(OM)、显微硬度仪(Microhardness Tester)、X射线衍射仪(XRD)、氧–乙炔烧蚀试验(Oxy-Acetylene Ablation Test)等方法,对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厚度、显微硬度、物相和抗烧蚀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 陶瓷层原始表面完全被化学镀层覆盖,所制得的复合涂层厚度均匀,化学镀层与陶瓷层紧密嵌合。镀液中的SiC浓度对镀覆的速度、镀层中SiC粒子的共沉积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当粒子质量浓度为16~20 g/L时,颗粒的共沉积量较大。化学复合镀60 min可以得到厚度20 μm左右的Ni-P-SiC镀层,SiC颗粒分布均匀。当镀液中SiC质量浓度为16 g/L时,镀层具有最高的硬度。对比未处理、仅微弧氧化和Al2O3/Ni-P-SiC复合涂层试样,Al2O3/Ni-P-SiC复合涂层试样具有最佳的抗烧蚀性能。结论 Al2O3/Ni-P-SiC复合涂层均匀、致密,具有良好的抗烧蚀。  相似文献   
169.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水源污染严重,国家对水处理末端的资源化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盐过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纳滤膜表面通常带有电荷,可以选择性地透过不同价态的离子.基于纳滤膜表面电荷特性不同,为很好地实现盐的分离,将制备的带有磺酸基团的氧化石墨烯引入到纳滤膜材料中,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SGO改性复合纳滤膜. Zeta电位分析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纳滤膜表面的电荷比不添加SGO的纳滤膜更负;红外光谱分析中酯基基团特征峰的出现表明磺酸基团参与了聚合反应; SEM结构表面,膜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图灵结构,在0. 2 MPa压力下,纯水通量可达45. 85 L·(m~2·h)-1,对Na2SO4截留率为98. 23%,对Na Cl截留率为24. 93%,10 h运行可以很好地实现对SO_4~(2-)、Cl~-的有效分离,可实现盐的资源化回收.  相似文献   
170.
司涵  黄琼  陶涛  杨波  赵云霞  陈敏东 《中国环境科学》2021,40(10):4314-4322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La-M-Co-O(M=Mn,Cr,Fe,Ni和Cu)/堇青石催化剂,运用BET,XRD,SEM,H2-TPR和XPS技术对催化剂性能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研究考察过渡金属掺杂,掺杂量以及焙烧温度等对催化剂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焙烧温度升高至650℃时,催化剂表面所负载的活性氧化物颗粒最为分散,其氧化活性最佳,且当反应温度为350℃时,催化剂催化氧化氯苯转化率可达96.4%,究其原因是高温焙烧致使催化剂形成LaCoO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其复合氧化物的晶体结构有利于催化剂催化氧化氯苯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