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0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761篇
安全科学   248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1318篇
基础理论   222篇
污染及防治   224篇
评价与监测   150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通过测定高浓度氨氮标准品(GSBZ20005—88)的试验,验证了差示分光光度法在测定高浓度样品时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说明差示分光光度法在一定情况下能减少多次稀释所带来的误差,可以快速测定高浓度样品。  相似文献   
932.
固定源低浓度颗粒物监测技术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述了固定源颗粒物监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建议从规范现有方法和研发新方法入手,对低浓度颗粒物监测方法加以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933.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2011-2013年采暖期SO2、NO2、PM10的年均浓度、月均浓度、日均浓度的变化比较,分析了乌鲁木齐市煤改气工程实施前后大气环境发生的变化趋势,论证了乌鲁木齐市煤改气工程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改善作用,为该工程今后的推广与发展得到了可靠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34.
四种化学需氧量测定标准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四种测定低浓度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进行了比对分析。从精密度、准确度、不确定度等方面对这四种方法进行了系统对比。结果表明,在测定低浓度COD的样品时,在准确度方面,除HJ/T399—2007[7]之外的其它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得到稳定可靠的回收率;在精密度方面,5220B.4b[3]和ISO15705—2002[4]的数据与标准文本中的参考数据具有一致性;在不确定度方面,四种方法相差不大,主要影响因素均为样品重复测定引起的不确定度;在方法间的差异及相关性上,采用HJ/T399—2007和其他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而采用其它三种方法测定低浓度COD样品时,得到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并且三种方法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实际应用中,5220B.4b、ISO15705—2002和GB 11914—89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随机极差。对比结果表明,5220B.4b、ISO15705—2002和GB11914—89具有可比性,得到的数据都可用。  相似文献   
935.
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兰州市2011—2012年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在主导风向上设置采样点,分别连续监测PM10、TSP、风速、能见度。结果表明,兰州市颗粒物浓度的峰值出现在2—4月,TSP浓度最大值可达到2.465 mg/m3,PM10最大值可达到2.079 mg/m3;颗粒物污染的季节性强,以3、4月出现的频率最高,发生时间具有随机性;2012年兰州市全年颗粒物(PM10和TSP)平均小时浓度值低于2011年,沙尘天气发生频次较2011年有所降低,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36.
对不同国家在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主要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各国对于气态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体积比浓度和质量浓度2种方法,对于颗粒物浓度的表示方法则普遍采用了质量浓度;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有标况浓度和实况浓度2种表示方法,在中国标况浓度和实况浓度的数值存在较大差异,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此差异大小亦不同,一般情况下,实况浓度低于其标况浓度,且实况浓度能够更加客观反映颗粒物污染状况;建议修订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颗粒物浓度的表示方法,使用实际状况下的质量浓度来表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以保证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监测数据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937.
温州红壤的酸沉降临界负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俊岭  黄美元 《环境化学》1998,17(2):136-142
本文简要介绍了以碱总量守恒为基础建立的兼能描述钙质与非钙质土壤长期酸化过程的动态模型(LTSAM),并利用该模型讨论了温州红壤的酸沉降临界负荷。结果表明,以硫沉降即酸沉降的硫沉降非酸沉降两观点分别来确定红壤的临界负荷,其值依次为3.91与1.84g·m^-2·a^-1,后者仅是前者的47%,差异显著应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938.
用微宇宙法研究稀土元素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归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大超  戴乐美 《环境化学》1998,17(3):《环境化学》-1998年17卷3期-250--25页-《环境化学》-1998年17卷3期-250--25页
本文利用静态实验室水生微宇宙的方法研究了轻、中、重三类五种稀土混合物(La,Ce,Sm,Gd,Y)在富营养水体、底泥、浮萍、大型蚤、螺蛳和金鱼中的分布和富集。结果表明,稀土在水生微宇宙各组分中的分布和积累的趋势为轻稀土>中稀土>重稀土。稀土元素在水体中6h后基本趋于平衡,其大部分为底泥所吸附;不同生物对稀土的分布和富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趋势为浮萍>大型蚤>螺蛳>金鱼。  相似文献   
939.
云南,西藏热泉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及其金成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质微生物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和阐述了云南和西藏热泉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及其金成矿作用.发现了热泉中存在的嗜热好氧菌优势菌属为并孢杆菌(Racillus),放线菌中的优势菌属为链霉菌(Streptomyces),真菌中优势菌属为曲霉(Aspergillus),厌氧菌中优势菌为硫酸盐还原菌的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和核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对吸附聚金、沉淀金的功能菌进行的研究发现.嗜热细菌对溶解金有明显的吸附聚金作用,表明原溶液金大多富集于细胞体;并以芽孢杆菌属K12-1菌株等进行了吸附聚金条件试验.  相似文献   
940.
Adsorption of Reactive Dye on Chiti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adsorption of reactive dye on chitin 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 a view to obtain the design data for batch processing of effluents for dye adsorption. The effect of several factors governing the dye adsorption such as the adsorbent concentration, adsorbent size, temperature and pH have been elicited. Desorption of the dy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pH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