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824篇
安全科学   261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161篇
综合类   1395篇
基础理论   266篇
污染及防治   251篇
评价与监测   163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研究旋风除尘器内气固两相的运动状况及分离机理方面,计算机模拟替代部分实验的方法能够优化设计旋风除尘器结构参数,提高其对微细颗粒的捕集效率,减少运行压力损失。本研究采用RSM模型和随机轨道模型对旋风除尘器内流场及浓度场进行模拟及实验。研究表明,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对于大于5μm的颗粒其捕集效率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旋风除尘器外壁的颗粒浓度呈螺旋带状分布;如将排气管管径减少至原直径0.8倍,可使其对2μm颗粒捕集效率提高6.6%,但压力损失提高36.5%;颗粒的凝并作用有利于提高旋风除尘器微细颗粒的捕集效率。  相似文献   
992.
我国资源再生产业集群辨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资源再生产业是解决资源危机、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迅速,在一些区域产业集群特征凸显.因此,本文采用产业集中度和区位商法,对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在省域层面的集群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资源再生产业集群特征非常明显,2007年产业集中度CR_4达到71.15%,广东、浙江和湖南三省已形成资源再生产业集群,2007年三省的区位商分别达到1.781、1.987、8.491;同时还发现重庆、湖北、天津、江苏、上海也初具集群雏形,为从产业集群角度探索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依据.此外,在对广东、浙江和湖南三省产业集群进行深入分析和验证时还发现:广东、浙江模式与湖南模式具有明显不同,前者是再生资源禀赋和地方需求主导模式.而后者则是交易成本、区位交通优势和政府扶持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3.
总结了近年来不同地区对不同环境下大气超细颗粒物的观测和扩散模拟研究进展。大量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大气超细颗粒物的时空分布、组成特征、形成和成长的特性因观测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受气象因素和局部污染源的影响很大;其来源主要包括固定、移动燃烧源的直接排放和大气中颗粒成核现象,前一种来源一般是局部的,而后一种来源则是区域性的。目前,大多数关于大气超细颗粒物扩散的模拟研究都是针对其质量浓度的,对其数浓度扩散的模拟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范围(机动车排放烟云的研究方面),在城市区域范围上的研究和应用还很少。最后,探讨和展望了大气超细颗粒物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4.
陈静  王静  王宇  陈敏 《环境技术》2010,28(1):9-12,37
本文结合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混凝土结构使役环境的智能模拟(2008CDB396)",在前期"211工程"项目"单轴约束可调式混凝土温度应力试验机"研究基础上,针对现有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机在侵蚀溶液注入与氯离子浓度控制环境的空白,采用C51单片机为控制器,设计了一种混凝土结构使役环境中氯离子浓度控制系统,用于自动调节混凝土耐久性实验,模拟实验环境箱内的侵蚀溶液氯离子浓度,保证混凝土耐久性实验试件所处环境氯离子浓度稳定在设定的范围。系统采用溶液缓冲调节与循环注入方式,控制单元采用直读式离子浓度控制器,信号采集更方便。本系统不仅结构简洁,工作可靠性高,还能减少人力浪费,提高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95.
氢氧化镁是一种正在研究的用于脱除烟气中低浓度CO2的化学吸收剂。为了掌握工业用氢氧化镁粉末的溶解速率,利用缓冲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情况下对不同悬浊液浓度、溶液温度、溶液pH值和搅拌速率情况下的氢氧化镁粉末溶解速率进行了研究。提高悬浊液浓度、提高溶液温度、降低溶液pH值和提高搅拌速率均能增大氢氧化镁的溶解速率。悬浊液浓度从0.1 mol/L增加到1 mol/L时,溶解速率增大了2.2倍;温度从23℃增加到52℃时,溶解速率增大了4.3~9.5倍;pH值从9.8降低到6.6时,溶解速率增大了78~225倍;搅拌速率从350 r/min增加到700 r/min时,溶解速率增大了1~2倍。  相似文献   
996.
湿法烟气脱硫反应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中试台上,系统开展了浆液pH值、飞灰浓度、液气比、入口SO2浓度、烟气速度和氧化方式等对脱硫反应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脱硫效率随着石膏浆液pH值、液气比的升高而增加,且入口SO2浓度越高,液气比越低,影响效应越明显;脱硫效率随着烟气速度、烟气温度和入口SO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石膏浆液中飞灰含量对系统脱硫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H值>5.6,飞灰浸出液中Fe3+含量相对较低,Fe3+对脱硫反应过渡态催化氧化影响程度较轻,不同工况脱硫效率差别不大。pH值<5.6,飞灰浸出液中Fe3+含量随pH值降低而增大,增效效果逐渐显著;氧化方式对脱硫反应过程有明显的影响,强制氧化工艺的脱硫效率比自然氧化的高5%左右。  相似文献   
997.
Jin X  Zha J  Xu Y  Giesy JP  Richardson KL  Wang Z 《Chemosphere》2012,86(1):17-23
2,4,6-Trichlorophenol (2,4,6-TCP) is a common chemical intermediate and a by-product of water chlorination and combustion processes, and is a priority pollutant of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in many countries. Although information on the toxicity of 2,4,6-TCP is available, there is a lack of information on the predicted no-effect concentration (PNEC) of 2,4,6-TCP, mainly due to the shortage of chronic and site-specific toxicity data. In the present study, acute and sub-chronic toxicity of 2,4,6-TCP on six different resident Chinese aquatic species were determined. PNEC values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by use of two approaches: assessment factor (AF) and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SSD). Values for acute toxicity ranged from 1.1 mg L−1 (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 to 42 mg L−1 (Corbicula fluminea) and the sub-chronic no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s (NOECs) ranged from 0.05 mg L−1 (Mylopharyngodon piceus) to 2.0 mg L−1 (C. fluminea). PNECs obtained by the assessment factor approach with acute (AF = 1000, 0.001 mg L−1) or chronic (AF = 10, 0.005 mg L−1) toxicity data were one order of magnitude less than those from SSD methods (0.057 mg L−1). PNEC values calculated using SSD methods with a 50% certainty for 2,4,6-TCP was less than those obtained by use of the USEPA recommend final chronic value (FCV) method (0.097 mg L−1) and the one obtained by use of the USEPA recommend acute-to-chronic (ACR) methods (0.073 mg L−1). PNECs derived using AF methods were more protective and conservative than that derived using SSD methods.  相似文献   
998.
克氏原螯虾亚成体和幼体对不同氨浓度水环境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H4Cl为主要成分配比成不同浓度的氨溶液,以Y型水迷宫为水环境的选择实验装置,从克氏原螯虾的行为学角度出发,探究其对不同浓度氨溶液的趋避选择性。实验共设置5个浓度梯度:4750、7125、9500、14250和19000 mg/L,其pH值为70,水温为20±05℃。以体长为501±043 cm的克氏原螯虾亚成体及体长为075±015 cm的幼体为实验对象,在Y型水迷宫中的两个选择区中分别放入污水和清水,供实验虾进行选择,记录选择清水和污水的次数及未作出选择的次数,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的二项分布检验。结果表明亚成体在氨浓度4750、7125、9500及14250 mg/L时,没有明显选择性,在氨浓度19000 mg/L时,显著避开污水;幼虾在氨浓度4750 mg/L时,没有明显选择性,在氨浓度7125和9500 mg/L时,显著避开污水,当氨浓度达到14250 mg/L及以上时,出现中毒症状,丧失选择能力。该结果证明克氏原螯虾对高浓度的氨氮型污水不仅没有偏好,而且当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会主动躲避,或躲避不及发生行为异常乃至死亡  相似文献   
999.
针对改性活性炭脱除硫化氢过程,研究了空速、温度、原料气浓度、颗粒分布孔径4个主要工艺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速在1 500~4 200h-1时穿透硫容随着空速的降低而增加,当空速继续降低为1 200h-1时穿透硫容基本不变;当0~4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穿透时间增加,脱硫效率提高,当温度超过40℃时,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脱硫效率降低;相同空速下原料气硫化氢浓度变化只改变穿透时间;改性活性炭脱硫剂发挥脱硫作用的微孔结构范围是1~5nm。  相似文献   
1000.
印染企业丝光机排出的废碱液,Na0H质量浓度为3%~5%,废水温度在50℃~70℃,色度>1000倍,SS>400mg/L,含较多棉纱线等,为探讨废碱液回收技术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本中试系统采用"滤网过滤+板框压滤+陶瓷膜过滤+蒸发浓缩"的耦合技术,对丝光机排放的废碱液进行预处理及浓缩,中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可达到废碱液100%回用,处理后的碱液浓度可达15%~25%,SS<30mg/L,色度<100倍,达到印染行业丝光工序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